四川文理学院位于四川省东部达州市,其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创建于1906年的龙山书院,1976年开始举办高等教育,时称达县师范学院,是当时四川省较早的几所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之一,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纳入国家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行列,定名为达县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更名为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四川文理学院,是目前川东地区惟一一所全日制本科院校。
学院占地面积近800亩,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10000余人,在职教职工73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570多人,正副高职称170余人,外籍教师6人。馆藏图书11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1500多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000多万元。学院设有中文系、社会科学系、外语系、数学与财经系、物理与工程技术系、化学与化学工程系、音乐系、美术系、体育系、计算机科学系、教育科学与技术系、初等教育系、管理系、文化与传媒系、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部等15个系(部),设有50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31个专科专业和40多个成人高等教育专业,主要面向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招生。
建校以来,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质量兴校、科研强校、人才立校、特色名校”的办学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加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狠抓重点学科和精品课程建设,全面推行学分制改革,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使课程和专业设置日趋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院不断加强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积极引导学生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提高专业实践技能。自2007年以来,组队参加全国、全省数学建模竞赛获得国家级二等奖3项,省级奖励14项;参加全国、全省大学生艺术节获各类一等奖26项,二、三等奖35项;参加各类体育竞技比赛,获得国家级奖励10项,省级奖励25项;参加全省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英语写作竞赛、多媒体课件大赛等均取得好的成绩。学院先后被评为四川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和“高校文明校园”,2008年被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最佳文明单位”称号。2003年学院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解放军总政治部、共青团中央表彰为全国“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同年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全国学联授予“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称号;2004年、2008年荣获“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四川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先进集体”;2006年被授予“十五”期间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2009年度荣获四川省高校“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单位。
学院重视科研工作,建有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特色植物开发研究实验室”和巴渠文化研究所、川陕苏区历史文化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应用电子技术研究所、数学与应用数学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外语语言及应用研究所、书法艺术研究所等10个院内研究所。主办有省级公开刊物《四川文理学院学报》、《四川文理学院报》,在全国高校及学术界拥有大量读者,不少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或收目。
建校以来,学院共为社会培养了近4万名合格大学生,学院培养的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富有敬业创新精神,深受用人单位好评。他们中绝大多数已经成为所在行业骨干,不少人已经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一些人已成为国内知名大学和研究院、所的教授,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教师、着名作家、诗人、企业家等,学院在社会上有着良好的办学声誉。
当前,学院按照“立足川东,服务全川,辐射周边省市”的办学思路,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依托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致力内涵建设,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把学院办成以文理工学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四川文理学院】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beimuxi@protonmail.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