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业科技学院(JiLi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位于吉林省吉林市,是吉林省省属公立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院校、吉林省首批整体转型试点院校。
学校由原吉林省农业学校和原吉林特产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2003年原吉林省农业学校并入原吉林特产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截至2023年4月,学校有九站和左家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66.3余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0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2.39亿元。图书馆中外文纸质藏书118.6万册,电子图书总量达64.8万册;设有9个二级学院,开设49个本科专业(包括2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11个专科专业;有全日制在校生13893人,继续教育在籍学生2997人,教职工970人。
截至2023年4月,近年来,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近80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科技部丰粮工程项目3项,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1项,发表核心及检索论文930余篇,审定玉米、水稻、大豆等新品种15个,获批人参、黑木耳等地方标准7个,国家发明专利37项,获得吉林省科学技术奖20项。
2010年学校立项89项,其中科技部3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全年科研经费555.3万元。“十一五”期间学校承担各级科研、教研课题390项,获奖53项;有3项科技成果获国家专利,中熟玉米吉科玉101和中晚熟水稻吉科稻512两个项目已推广应用;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葡萄、玉米、水稻新品种各1个、黑木耳新品种5个;制定了吉林省黑木耳生产地方标准,作为国家级地方标准填补了省内空白。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1项;公开出版教材和著作224部,发表核心期刊以上论文753篇,SCI检索17篇。大力开展科技兴农工作,积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在吉林省开展科技人员培训和项目推广工作,累计培训农民、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村管理干部1.3万余人,研发推广实用技术200多项,累计创造经济效益4亿元。“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和创业人才培养工程”项目获吉林省政府校企合作优秀奖和吉林省人才优质项目二等奖。
据2014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在研国家级项目21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有四位教师分别参与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863、973项目的研究工作,获得市级以上各类奖项17项,科研经费四年累计达2408万元,各类科研奖励支出150余万元。2013年,实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科技进步奖的双突破。
截至2023年4月,学校建有省级科研平台18个,省级农产品检测中心1个。成立6个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中心)。
截至2017年3月,学校建有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农产品检测中心1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吉林省特色农业产业研究中心1个。
截至2021年5月,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图书馆纸质图书104万余册;电子图书本地存储60多万种,在线可获取300多万种;现刊178种。有中外文数据库20个,包括《超星百链外文检索数据库》、《EBM外文电子书数据库》、《中国知网》、《超星移动图书馆》、《读秀学术搜索平台》、《百度文库》、《实习实训专题数据库》、《就业数字图书馆》、《创业数字图书馆》、《爱迪克森网上报告厅》、《国研网-教育版》、《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中科UMajor大学专业课学习数据库》、《中科UMajor大学生专业课学习资源数据库》、《博看人文期刊数据库》、《智信电子书数据库》、《阿帕比数字资源平台》、《“智汇三农”农业专业知识服务平台》、《软件通》、《新学术新知学术发现系统》,在线试用数据库40多种。
截至2023年4月,学校图书馆中外文纸质藏书118.6万册,电子图书总量达64.8万册,中外文数据库17个。
学院校训为“厚德图本,励学笃行”。
学院校旗为绿色长方形旗帜,旗帜左上角印学院校徽,中央印黄色“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校名。
学院校标为双圆套圆形徽标,主体颜色是蓝、白相间。校标以学院英文缩写“JLASTU”为设计元素,变形为舞动的人形、向阳的飞鸟和飞扬的飘带。校标环形上部是“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校名,白色底部1907标志最早办学时间。
学院校徽为教职员工和学生佩戴的题有校名的金色圆形证章。
学院校歌为《铸青春风骨》。
学院校庆日为每年9月6日。
时间 | 获奖名称 |
---|---|
2020年12月25日 | 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促进奖”。 |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毛彦军 |
院长 | 李启云 |
党委副书记 | 王怀忠、金华 |
纪委书记 | 白雪 |
副院长 | 李国江、潘力、尹柏双姚慧敏 |
参考资料: |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介绍】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beimuxi@protonmail.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