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是一本大学。广州大学是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是以国家中心城市“广州”命名的综合性大学,于2000年合并组建,有着90多年的办学传统。
广州大学简介
广州大学,简称“广大”,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高校、“冲一流”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国家“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试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入选高校、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高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广州国际友城大学联盟发起单位。2000年,由广州师范学院、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广州教育学院、原广州大学和广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等高校合并组建广州大学。
学校现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4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58门省级精品课程,39个省级教学团队,39项省级教学成果奖,省级教学名师9人。坚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三创营”众创空间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近三年,孵化学生创业团队68支,注册创新型公司42家,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国家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竞赛成绩位居广东高校乃至全国同类高校前列。拥有广州芭蕾舞团、广州歌舞团等高水平的艺术团体。
广州大学是一本学校。所有的本科专业都是一本专业。
广州大学(Guangzhou University)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综合性大学,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广东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扩展资料
广州大学的本科专业有:土木工程、心理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给水排水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广播电视新闻学、工业设计、工程管理、化学工程与工艺、法学、教育学、生物工程、物流管理、机器人工程、物流管理,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等。
一、广州大学是一本吗
广州大学是一本大学,该校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高校、冲一流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国家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试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
二、广州大学王牌专业名单
国家级特色专业:土木工程、心理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给水排水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省级特色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工业设计、工程管理、化学工程与工艺、法学、教育学、生物工程、物流管理
市级特色专业: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城市规划、旅游管理
校级特色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信息安全、环境工程
广东重点建设学科
攀峰重点学科:数学、土木工程
优势重点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学、统计学、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特色重点学科:凝聚态物理、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广播电视艺术学
三、广州大学简介
广州大学是以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广州”命名的综合性大学,于2000年合并组建,有着90多年的办学传统。学校紧紧抓住国家推进“双一流”建设,以及广东省和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机遇,坚持面向国际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主动对接广州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创新和开放,按照内涵建设、创新引领、特色发展、开放办学的发展理念,锐意改革,开拓进取,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大学城、桂花岗两个校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9788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4990人。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设有26个学院,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现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31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本科招生专业65个。学校不断优化学科结构,服务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特色更加鲜明,逐步构建起文理工相互支撑、交叉融合、协同发展的学科体系,形成由四个省“冲一流”重点建设学科、14个省级重点学科和16个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扶持学科构成的重点建设学科体系。聚焦“新工科、新师范、新文科”建设,按照学科交叉融合思路布局了5个理工科和2个人文社科学科发展平台。初步形成了以土木工程、网络空间先进技术、环境工程、智能制造等为代表,服务广州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学科领域。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进入ESI全球前1%。在《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榜单中,网络空间安全列全国第4位,统计学列全国第7位。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本科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以“德才兼备、家国情怀、视野开阔,爱体育、懂艺术,能力发展性强”为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具有“广大底色”的创新型人才。学校现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9个省级教学团队,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9人,4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9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广大金课体系建设成效显现,现有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60门省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在线开放课程,与世界高水平大学课程互联、学分互认的课程增加到200门。拔尖人才培养新模式基本建立,共组建33个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近3年平均初次就业率为90.92%,用人单位总体满意度达98.7%。坚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国家创新创业竞赛成绩位居广东高校乃至全国同类高校前列。“三创营”众创空间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引进和培育并举,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学术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2856人,副高以上职称者1195人;教学科研人员1951人,其中博士1326人,占67.97%。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名,教育部“*”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青年长江4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3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领军人才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6人。
学校承担重大重点科研任务能力不断提升,科研创新和服务地方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现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含培育基地)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51个。对接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组建了网络空间先进技术研究、智能制造工程研究、计算科技研究、大湾区环境研究等15个科研团队。20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排名列全国第73、78位,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全国排名从2015年的全国第66位上升到的全国第28位,2017-连续获主持国家重点研发专项3项,获省重点研发专项3项和珠江创新团队1项。2016年以来,共申请国际、国内专利2396项,授权专利1064项,连续荣获广州市专利大户荣誉称号。论文质量稳步提升,学校1-11月SCIE/SSCI、CSSCI发文量近2000篇;ESI高被引论文总量为142篇。发表在《Science》、《Nature》等期刊上的论文数不断增加。近五年以来,学校获得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和社科奖励90项。学校不断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内的高校、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和风投资本对接体系,促进“双创”科技成果在大湾区的转化落地,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16年以来,学校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154项,新增产学研合作平台28个,加入产学研协同合作联盟22个,共建研发中心50多个、实习基地300多个,社会服务项目经费总计8.91亿元。与广州无线电集团、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广州智能装备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机械工业集团、腾讯科技、华为、360企业安全集团、广州越秀集团等71家企业单位新建合作关系。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声像灯光等一批重要成果在广州塔、港珠澳大桥等国内重大工程中得到充分应用。咨政建言作用日益凸显,一批研究报告得到省市及以上领导的肯定性批示,累计制定30余分国家、省及行业标准。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依托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的国际影响力,深入推进开放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不断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需要,努力拓展国际化办学格局。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筹设成立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发起成立了广州国际友城大学联盟,进一步在国际学术资源、教育和科技等方面展开合作,目前联盟成员大学已增至11所。积极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化科研合作、国际化师资建设、国际文化交流,先后与3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所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逐步成立了中意历史建筑与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广州大学-林雪平大学城市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中心、广州大学-基尔大学基因干扰与应用联合研究中心、广州大学-淡江大学工程机构灾害与控制联合研究中心等15个国际科研合作平台。每年派出约1200名学生赴剑桥大学、华盛顿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西澳大学、海德堡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交流学习分别与美国卫斯理安学院、意大利帕多瓦大学、伊朗马赞德兰大学合作开办孔子学院。
博学笃行、与时俱进。广州大学坚持以,坚持,立足广州,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强化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服务广州建设引领型全球城市的使命担当,不断追求学术卓越,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与广州城市发展深度融合、与广州城市地位相得益彰,具有学科、城市区域和国际化特色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以上就是关于广州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广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beimuxi@protonmail.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