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机构设置及岗位职责 | ||
岗位 | 人员及联系方式 | 岗位职责 |
处长 | 姓名:龚静 办公电话:5592270 办公地点:行政楼8250 | 全面主持教务处工作,分管教学研究与发展科。 |
副处长 | 姓名:李强 办公电话:5220327 办公地点:行政楼8237 | 分管综合科、教学运行管理科。 |
副处长 | 姓名:冉茂武 办公地点:敏行楼A218 | 分管实验实训中心、党建工作。 |
副处长 | 姓名:冉耀宗 办公电话:8121265 办公地点:行政楼8236 | 分管专业建设与发展科、课程建设与教材开发科。 |
综合科 | ||
综合管理 | 科长:佘静芳 科员:姚卫 办公电话:5233275 办公地点:行政楼8233 | 1.教务处年度工作计划及工作总结、学期教学进程安排表、年鉴等的编制; 2.教务处内部事务管理、目标考核、收发文件、部门通知、运行经费管理、印信管理、各类证明出具; 3.重要教学信息、各类报表数据汇总统计、档案管理; 4.教务处综合性业务内部协调推进、外联接待等工作; 5.教务处网站建设、新闻发布; 6.校运会经费的管理; 7.处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
教学运行管理科 | ||
教学基本运行 | 科长:谭晓芬 科员:杨雪琴 孙黎明 办公电话:5230904 办公地点:行政楼8239 | 1.常规教学文件的制(修)订; 2.落实每学期教学任务的下达; 3.办理全校性调停课手续办理及数据统计; 4.办理学生免修、免考、重修、缓考等手续并统计数据,督促落实重修的相关工作; 5.协调和解决日常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突发事件; 6.每学期教学工作量的审核及统计; 7.组织实施学生的公共选修课选课的工作; 8.公共教室的调度及管理; 9.组织开展教学检查; 10.教学运行相关业务新闻宣传报道。 |
学籍与成绩管理 | 1.新生学籍电注册、在校生学年电子注册、学历学位电子注册; 2.学生休学、复学、保留学籍、留级、转专业及转学、退学等学籍异动手续办理; 3.退学警示相关工作; 4.学生成绩认定管理,学生成绩数据的统计及分析; 5.毕业生资格审查; 6.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制放及管理; 7.毕业生电子图像采集; 8.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的补办审核及发放; 9.学生学习成绩查询、学籍状态、学历证书、注册信息等情况核实和查询,出具相关证明; 10.成绩与学籍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立卷和归档。 | |
考试管理 | 1.学校期末、重修、缓考等考试管理,对考试全过程进行监督和协调; 2.制定和完善相关考务管理制度,并组织执行; 3.制定考试计划,编制课程考试安排表并发布; 4.教务处承担的对外考试的相关管理工作。 | |
其他 | 处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 |
教学研究与发展科 | ||
教学发展研究与管理 | 科长:马俊峰 科员:张新婷 办公电话:5230904 办公地点:行政楼8239 | 1.教学发展与教学改革方案、规划及相关文件制(修)订; 2.教务处专项经费及教学发展专项经费使用管理与监督; 3.教学专项项目申报、立项、中期检查、结题、评优等管理工作; 4.对接与落实各类专项评估工作; 5.教学指导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日常事务; 6.教学质量专项检查; 7.制订和实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开展骨干教师教学教研能力培训、教学讲座、教学工作坊、教学沙龙、示范观摩课的组织与实施工作; 8.教学研究与发展相关业务的新闻宣传; 9.处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
专业建设与发展科 | ||
专业建设管理 | 科长:舒亚非 办公电话:5223280 办公地点:行政楼8235 | 1. 专业建设方案、规划及相关文件制(修)订; 2.专业教学计划的调整与监控; 3.专业建设平台的建设与管理; 4.专业师资团队的建设与管理; 5.每年度计划招生专业的报送; 6.新办专业年度质量报告的汇编及发布; 7.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论证; 8.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汇编; 9.专业建设专项项目的管理; 10.新专业申报、新专业学士学位授予申请的组织实施; 11.专业设置、专业预警、专业调整; 12.专业建设相关业务的新闻宣传; 13.处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
课程建设与教材开发科 | ||
课程与教材建设 | 科员:唐红 办公电话:5223280 办公地点:行政楼8235 | 1.课程及教材建设与管理相关方案、规划及文件的制(修)订; 2.组织、指导各专业制(修)订课程教学大纲; 3.课程资源建设、在线开放课程、线下课程建设等; 4.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 5.课程、教材专项建设项目的建设与管理工作; 6.新开课程的组织和评审、课程评估等工作; 7.教材选用的审定工作、教材采购与管理工作; 8.课程建设与教材开发相关业务的新闻宣传; 9.处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
铜仁学院位于“中国西部名城”——贵州省铜仁市,坐落于梵净山麓、锦江河畔的川硐教育园区,泱泱校园,宏丽庄重,气象万千,是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建设高校、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获奖高校、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建设院校、贵州省“十二五”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贵州省首批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和全国及省级文明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在“软科2019中国最好大学”排行榜中,学校排名520位,名列贵州综合性本科高校第六、市州本科高校第一。百年薪火相传,砥砺奋进,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数万人才,涌现出了一大批学术精英、行业翘楚、党政干部、教学名师,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办学起源于1920年创办的明德学校,几经传承演进,2006年升格为全日制本科院校。2010年通过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评估;
2013年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2015年整体搬迁至川硐教育园区,实现了“一校一址”办学目标,开启了学校转型跨越发展的崭新篇章。
百年筚路蓝缕,弦歌不绝,铸就了“明德·致用”的校训,培育了“苦心励志·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凝练了“铜仁需求·国家标准”“依托梵净·服务发展”的办学理念和“依托山区·服务地方”的办学特色,确立了“小而精”的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形成了以区域一流(培育)学科教育学为引领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学校占地910亩,建筑面积33.9万平方米,实验实训中心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99.2万册,电子图书283.3万册。
学校现有10个学院,2个特色学院——乌江学院(校政协同办学示范学院)和田秋写作学院(专攻写作与沟通的特色学院),1个研究生院,1个继续教育学院。有33个本科招生专业,涵盖教育学、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农学等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本科生7938人,预科生527人,留学生668人(其中,学历生259人,语言生409人)。联合培养了全日制研究生133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1007人,其中,专任教师530人,博士146人,硕士337人;正高级职称131人(二级教授2人,三级教授7人);“双师双能型”教师329人;硕士生导师79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国家863计划首席专家1人;贵州省核心专家1人,省管专家2人,省级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6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人,贵州省“千”层次人才9人,贵州省千人创新创业人才1人,贵州省青年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1人;铜仁市市管专家6人;省级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2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2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管理团队1个。
学校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着力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格品质健全、专业知识坚实、技术技能较强,具有智慧灵性和国际视野及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三年来,学校承担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40项、国家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73项、省级126项;有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农村区域发展)、国家级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1个(视觉传达设计);贵州省区域一流培育专业1个(园林)、贵州省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贵州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贵州省特色专业2个;建有贵州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辅导员工作室(黔黔辅导员工作室)1个。
学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现有贵州省区域一流培育学科1个(教育学)、省级重点建设(含支持)学科7个;建有院士工作站及分站各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贵州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1个、贵州省大学科技园1个、省级科普示范基地1个、省级人文社科示范基地1个、贵州省高校特色重点实验室3个、贵州省高校工程中心3个、贵州省高校产学研基地5个、贵州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1个、省级专业技术基地1个、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1个,市人文社科示范基地1个和梵净教育研究院、梵净民族文化研究院、梵净生态研究院、铜仁学院中老(老挝)研究中心等校级科研机构5个。三年来,学校获得科研总经费15990.6万元;承担各级各类课题1000多项,其中,国家级课题28项、省部级课题188项;发表学术论文2498篇,其中,在SCI、SSCI、CSSCI上发表论文170篇;获得授权专利733项,出版专著136部、教材70部;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励26项,其中,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7项,贵州省科技进步奖5项。
学校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和校政企合作,组建了产教融合创新发展联盟,与德江、沿河和大龙经济开发区、大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县、区政府建立了校地合作关系,与铜仁市委宣传部、铜仁市食药监局、铜仁市大数据管理局和达内集团、威顿化工、红星锰业、华丰农投等200余家行政事业单位及企业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开展了有效的项目合作,形成了“引社会服务之水,灌人才培养之田”的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融合模式,人才培养质量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铜仁学院教务处电话】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beimuxi@protonmail.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