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华图教育为您服务。
华图公务员授课老师都是精挑细选,经过重重筛选而来,具有良好的教学素养,能及时为考生解决考试中的所有困难。在公务员培训行业,华图的名师一直备受广大考生的喜爱,我们的名师有:张小龙、于洪泽、蔡金龙、顾斐、钟君等老师。
华图教育每个老师的授课均具特色,能有效地带动课堂氛围,考生互动性强,学习效率成倍增长。目前,国家、各省公务员队伍中许多考生曾在华图接受培训。
最后,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1. 《社会公共性研究》(主编,人民出版社2009)
2. 《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3. 《哲学与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4. 《思维世界导论——关于思维的认识论考察》(主编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5. 《中国现代化之哲学探讨》(主编之一,人民出版社1990)
6. 《人活动的效率》(人民出版社1990) 1. “公共性的样态与内涵”(与王维国合作),《哲学研究》2009年第8期
2. “论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互动”(与宋洪云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3. “社会运行中机制的特点及优化途径”(与曹延莉合作),《河北学刊》2009年第2期
4. “从社会利益机制看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互动”,(与谭清华合作),《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7期
5. “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方向引导机制”(与王锦刚合作),《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6期
6. “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动力机制”(与王洪波合作),《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7. “公共利益: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解读”(与谭清华合作),《哲学研究》2008年第5期
8. “从主体性到公共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走向”,《中国社会科学》 2008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8年第23期转载
9. “论马克思的社会自我批判思想”(与谭清华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8年第3期
10. “实践、历史、方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维度”,《理论视野》2008年第2期
11. “文化的相对性与文化相对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新华文摘》2008年第2期转载
12. “解决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几点思考”(与宋洪云合作),《理论视野》2007年第4期
13. “实践的权利和实践批判的权利”(与万林艳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批判理论”,《哲学研究》2006年第7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21期转载
15. “构建和谐的社会有机体”(与王文兵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16. “文化自觉与社会秩序”(与王文兵合作),《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17. “文化:人为的程序和为人的取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19期转载
18. “从社会有机体看和谐社会之构建”(与王文兵合作),《唐都学刊》2005年第4期
19. “反思‘热点’现象”(与韩娜娜合作),《学术界》2005年第4期
20. “哲学视域中的公共性及其当代诠释”(与曹鹏飞合作),《齐鲁学刊》2005年第1期
21. “公共性论纲”(与王维国合作),《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22. “人才的培养、使用与人的全面发展”,《中国人才》2004年第3期
23. “主体性是人的生命自觉的一种哲学表达”(与王文兵合作),《唐都学刊》 2004年第2期
24. “《大学》的经济哲学与当代大学使命——《礼记·大学》探微”(与刘克苏合作),《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25. “学报之路与大学之道”(与武京闽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26. “哲学对公共活动领域的关注”(与王维国合作),《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27. “从主体性到交互主体性”,《理论前沿》2002年第12期
28. “哲学社会科学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与周笑冰合作),《新视野》2002年第5期
29. “理解文化及其可持续发展”(与田建华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30. “无法消解的主体性”,《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CUPA)》2002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2年第4期转载
31. “论人类主体及其主体性”,《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32. “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的新定位”,《高校理论战线》2001年第9期
33. “论社会群体及其主体性”,《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6期
34. “论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35. “信息与网络时代的主体”,《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36. “反思物质需求:无限还是有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37. “认识的基础、对象及与实践的关系”,《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
38. “公共领域的哲学:新的生长点”,《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39. “世纪之交哲学的走向”,《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40. “人的认识的主体性”,《长春市委党校学报》1999年第2期
41. “确定实践标准的实际意义与哲学内涵”,《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6期
42. “尊重感觉:现代文明的基本要求”,《世纪论评》1998年第5-6期
43. “大文化观念:一种理解和行为的依据”,《世纪论评》1998年第1期
44. “只要人类在思考,就会遇到哲学”(与吴汉民合作),《新视野》1997年第6期
45. “认识的进步与效率”,《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46. “认识的效率意义与有效率的认识”,《哲学研究》1997年第4期
47. “哲学与社会文化理想”,《长白论丛》1996年第5期
48. “转向大文化观”,《新视野》1996年第3期
49. “哲学的本性与前途”,《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4期.
50. “中国发展道路的特色与品格”,《新视野》1995年第1期
51. “社会组织与道德建设”,《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新华文摘》1994年第12期转载
52. “名牌的生成:一种特殊文化的创造”,《社会科学辑刊》1994年第4期
53. “从涡流到势流:走向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5期
54. “论建设和创造的主体性”,《教学与研究》1993年第5期,《新华文摘》1993年第12期转载.
55. “中国传统文化的前景——从社会价值取向看21世纪中国文化的走向”(与曹明德合作),《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第3期
56. “思维操作及其偏差的校正”,《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
57. “人的活动效率规律寻踪”,《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1期
58. “社会意识的功能”,《教学与研究》1990年第5期
59. “人的活动方式与效率”,《现代哲学》1990年第2期
60. “人的活动与效率”,《哲学研究》1989年第6期
61. “论活动的展开和有效性”,《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9年第6期
62. “制约活动效率的因素”,《天津社会科学》1989年第5期
63. “论人的活动效率观念”,《高校理论战线》1989年第3期
64. “有关人活动效率之诸关系”,《社联通讯》1989年第3期
65. “论人的活动效率观念”,《高校社会科学》1989年第3期
66. “解放 探索 实践”,《教学与研究》1988年第5期,《新华文摘》1988年第12期转载.
67. “哲学的分化与综合”,《江海学刊》1988年第3期
68. “哲学研究中的假说方法”,《现代哲学》1988年第2期
69. “社会系统中的被动效应和主动效应”,《天府新论》1988年第1期
70. “理性的哲学与哲学的理性”,《教学与研究》1987年第5期,《新华文摘》1988年第2期转载.
71. “略论哲学基本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新华文摘》1987年第8期转载.
72. “人的主体性的进程”,《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第2期,英文版1987年第4期
73. “略论从物质和意识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历史的和逻辑的演进”(与李秀林合作),《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2期
74. “哲学理论研究方法的启迪——读艾思奇同志抗战前期一组文章随笔”(与肖前合作),《教学与研究》1986年第3期
75. “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再认识”(与肖前合作),《天津社会科学》1985年第4期,《新华文摘》1985年第12期转载
76. “现代化潮流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研究》1984年第6期
77. “论实践的效能、效果和反馈”,《哲学研究》1983年第7期
78. “论人心所向”(与李秀林合作),《光明日报》1983年3月21日,《新华文摘》1983年第5期转载
79. “论唯物辩证法的‘斗争’范畴”(与肖前、李德顺合作),《哲学研究》1981年第11期,《新华文摘》1982年第1期转载.
80. “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证明问题”,《教学与研究》1980年第6期
81. “试谈实现祖国统一的途径”,《美洲华侨日报》1980年3月31日
82. “假左真右的一大‘发明’——评所谓‘知识公有化革命’”,《吉林日报》1978年3月28日
83. “也说知识的功罪——驳所谓‘知识越多越反动’”(与刘云平合作),《吉林日报》1977年11月15日 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教程》(第一主编,人民出版社2008)
2. 李秀林等主编《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参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 《哲学素质培养》(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 李秀林等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四版)(参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5. 肖前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参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6. 汪永祥主编《马克思主义原理纲要》(试用本)(参编,企业管理出版社1993)
7. 肖前等主编《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修订本)(参编,人民出版社1991)
8. 李秀林等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三版)(参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9. 肖前等主编《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修订本)(参编,人民出版社1983)
10. 杨焕章主编《简明哲学原理》(参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1. 2008年,教育部理论研究委托课题:改革、发展、稳定、和谐互动机制研究
2. 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985工程”重大攻关项:马克思的实践和实践批判理论
3. 200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人的活动的公共性及其限度研究
4. 200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华夏复兴论:一种历史哲学和文化 1.“化为素质和能力的唯物辩证法——谈李瑞环《辩证法随谈》”,《改革内参(决策版)》,2009年第10期
2.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方法论研究》评介”(与谭清华合作),《教学与研究》 2007年第6期
3.“道不远人 在学与用——写在李瑞环《学哲学 用哲学》出版之际”,《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4.“诚信的结果是双赢”,《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2年第3期
5.“文化的追求与反思”(与杨悦合作),《学习时报》2001年11月12日
6. “与其虚拟‘上帝’ 不如诚信为人”,《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0年第3期
7.“科学精神是增强科学素质的深度要求”,《前线》1999年第11期
8.“改革开放:创造力的激发和引导”,《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
9.“治国与治国方略——来自《中华治国方略文库》的启示”(与刘敬东合作),《当代学术信息》1998年第5期
10.“面向特区现实的理论思维──读周文彰《特区导论》”(与刘克苏合作),《哲学动态》1997年第3期
11.“人生难得是恬淡”,《现代交际》1997年第3期
13.“如水之交”,《现代交际》1994年第11期
14. “关于个人问题的哲学沉思——《马克思主义个人观引论》评介”(与曹明德合作),《当代学术信息》1994年第2期
15.“创造: 21世纪中国的主旋律”,《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1期
16.“《广义认识论原理》评介”(与曹明德合作),《哲学动态》1992年第10期
17.“具有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5期
18.“小体系的年代——关于哲学发展的一点想法”,《光明日报》1986年4月28日
云大学子亲答,这三四年云大的生活,听说过很多老师神奇的传说,有的老师上课慷慨激昂,有的老师上课严谨认真,虽然风格迥异,但是都深受下哪些老师的课是非常火爆,必须要去听这个老师课的。
一、了解中外国家人文——王涛
王涛教授的课在云大非常火爆,每次选课的时候都会有超过500人选,但是大多数都选不上。如此火爆的原因不仅是不点名等这些原因,其次还有王涛教授全方面、客观的讲述中非关系,讲述自己在非洲的所见所闻,讲的非常精彩,还有中日关系、日本文化等等多国人文习俗,蹭课人数非常多,必须得要提前去占座。
二、云大大学国文必听教授——李瑞生
李瑞生老师的大学国文课场场爆满,九十人的教室每次都能挤得满满的,老师上课慷慨激昂,时常还会拿出自己所收藏的云大近代历史文物展示给学生,深有民国时期国学大师风范,其不仅上国文课上的十分精彩,还精通书法、篆刻等,上课课件所用书法展示等都为自己所书,可见其对学生负责的态度。
三、紧跟时代潮流的思政老师——杨仕
你以为思政课都是枯燥无聊的吗?老师都是大腹便便、慢慢吞吞的主任?错了,来云大可以体验能够紧跟新时代潮流的毛概课程,杨仕老师课上严谨认真,课间为同学们放各种各样吐槽大学生活的视频,深受同学们喜爱,虽风趣但不失严谨。
如果你还想知道还有哪些云大老师的课是必须蹭课的,就在评论区和我一起交流吧!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云南省公务员培训是云大(王文兵老师的)好还是华好?】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beimuxi@protonmail.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