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旷课管理谈“以法治班”的原则_大学班干针对同学旷课迟到的方案

 2025-01-05 20:33:01  阅读 508  评论 0

摘要:摘?要:普通班的学生旷课现象让许多班主任很头痛。班主任不能时刻在班级监督,科任老师不能及时反馈给家长。学生旷课次数多了,班主任处理起来往往费时费力。但不处理又不行,纪律涣散的班级肯定不是一个负责任的班主任所愿意见到的。而班主任认真处理、教育了,学生也常屡教

摘?要:普通班的学生旷课现象让许多班主任很头痛。班主任不能时刻在班级监督,科任老师不能及时反馈给家长。学生旷课次数多了,班主任处理起来往往费时费力。但不处理又不行,纪律涣散的班级肯定不是一个负责任的班主任所愿意见到的。而班主任认真处理、教育了,学生也常屡教不改。其实这种现象反映了学生:旷课前抱着侥幸心理,即班主任可能不会知道,知道也可能不会处理或不会严肃处理;旷课被发现后觉得反正旷都旷了,没有挽回的余地,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了。这样一来班主任事后的教育处理往往很麻烦,也达不到警戒的效果,所以普通班的学生旷课成为了一种平常现象。

关键词:以法治班;处理规则;补过教育;人性化

一、以法治班:“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旷海无边回头是岸”

从旷课管理谈“以法治班”的原则_大学班干针对同学旷课迟到的方案

我在班级公布张贴了关于旷课处理的 规章制度 。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方面确立严格规章制度,并公正执行,形成一套疏而不漏的恢恢“法网”;一方面留有余地,引导学生如何修正错误,让他们感觉到“旷海无边回头仍然是岸”。高一下半学期,学生旷课现象大幅减少。

班级旷课处理规则

一、旷课记录处理规则:

(一)每旷课一次,班主任及时教育并联络家长寻找,及时了解学生去处。

(二)旷课达五节以上十节以下的,由班主任通知家长,由家长进行家庭教育。

(三)旷课达十节以上二十五节以下者,班主任联络家长到校教育,并共同商议如何教育学生杜绝旷课现象。

(四)旷课达二十五节以上三十六节以下者,班主任再次联络家长到校共同商议如何教育学生杜绝旷课现象,下学期须由家长带领来校注册,并在政教处主持下签订《学生操行协议》。

(五)旷课达三十六节以上五十五节以下者,班委班主任须将情况再次反映给学校,由学校办理家校联系卡。通知家长,并由家长带回家进行为期两周的家庭教育。班委班主任在两周后,根据该学生的悔改表现情况,再考虑是否令其返回学校继续就读。

(六)旷课达五十五节以上者,班委班主任须将情况再次反映给学校,由学校根据情况办理劝告退学手续。

(七)旷课以早自修(点名与否为准)、每天上下午七节课(星期五六节)为范畴。以上节数没来均属旷课,会被记录在案,呈报学校。

二、旷课记录消除规则:

(一)凡三个礼拜内没有旷课记录的消除先前旷课记录三节。

(二)凡五个礼拜内没有旷课记录的消除先前旷课记录十八节,并由班主任联络家长予以进步表扬。

(三)凡十个礼拜内没有旷课记录的消除先前所有旷课记录,并由班主任联络家长再次予以表扬,表现良好者提请班委会讨论给予班级爱好积极分子或“三好学生”荣誉称号。

(四)旷课记录以科任老师记录签名为证。纪律委员应妥善保管出勤记录本(班级日记),按时节整理成数据并向班主任汇报。

(五)本规则本着公平公正原则,以维护班级课堂秩序为宗旨,望大家共同遵守。如违反以上条款者皆按规则严格办理。班级班委、班主任概不能包庇任何学生,一经发现,将追究其失职责任。

二、《班级旷课处理规则》执行时必须注意的细节要领

(1)旷课记录本由纪律委员(或班长)保管,每节课上课时由保管者记录旷课名单,下课后呈交科任老师认定签名为证。这样可减轻纪律委员的压力(根据班级情况,向学生说明是科任老师记录旷课亦可),也可以减少科任老师点名的麻烦(实际科任老师只需签名就可以了)。

(2)班主任可以在班会课上适时公布班级出勤情况,表扬出满勤者,提醒劝诫旷课次数多的学生。班主任自身要明确此规则的重点不是惩罚性,而是规则本身的威慑性以及对学生而言的补过原则。所以经常适时地提醒学生应连续多久不旷课才能避免惩罚是班主任的常规功课。

(3)规则一定要公开公平、严格执行,不仅要对那些经常旷课的学生严格执行“法治”,对那些被其他科任老师捧在手心的优秀学生也要一视同仁,该奖就奖,该教育就教育,不因人而异、亲疏不同,从而让规则具有公信力。我也常常在班会课上,就具体奖罚事项和全班同学公开讨论,由班级共同决定处理办法。做到奖得有来由,处罚得有道理,赏罚并重与公正严明相结合,尽量让学生心服口服。

(4)“法治”与“仁治”并举。“法治”为主,“仁治”为辅。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有各种各样的毛病和问题是正常的现象,教师应该在心理上接受,不应当在面对学生屡教屡犯时失去了耐心,以致采用强硬的姿态而失去了方寸。提倡对班级的“法治”,并不是否认德育的重要性。以法治班是建立在教育引导向善的基础上,它和国家层面上的依法治国毕竟不同,应该更多地赋予柔性与弹性,在使用“法”的手段的同时应该给予爱和鼓励。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即让普通班的学生在“仁治”的关爱下,更能从心理上接受“法治”的教育,班主任也因此能在班级管理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班级旷课处理规则》执行的效果及引发的思考

(1)可以让学生预先知道无故旷课的后果,切身体会无故旷课的严重性,从而自觉避免旷课。学生都是很不愿意受处分的,特别不想麻烦家长来学校,也不愿意签订《学生操行协议》。只要让制定的班级制度发挥公正无私、执行无碍的效力,这种预知的惩罚一般会引起学生重视,并自行尽量避免。

(2)可以让习惯旷课的学生有及时改正的机会。即使在事后教育,学生也会知道接下要怎么做才能避免受处分。他们大多数都会尽量做到连续不旷课以消除先前的旷课记录。其实只要他们连续五个礼拜不旷课,久而久之养成习惯,以后也不太会旷课了,这就逐步改变了他们旷课的习惯,促使他们为养成其他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

(3)班主任可以做到有凭有据,既秉公处理,以理服人,又可以避免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关系的紧张。我们经常看到学生旷课,很多班主任都要先进行一番苦口婆心的教导,如果学生屡教不改,班主任往往失去耐心而对学生进行严厉的训斥,这往往达不到劝诫教育的预期效果,有时反而造成班主任和学生对立局面。采用这样的规则,我们班主任就可以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去教育旷课的学生。我常常私下告诉那些旷课的学生:“你已经旷课几节了,再旷课几节,班主任我就不得不这样处理了,如果你不想受到这样处理,就得消除记录,你必须得连续多少个星期不旷课。”同时我以谈心的方式告诉学生:这是班级的规则,班主任面对的是几十个学生,不能徇私。往往学生是能够理解班主任工作的难处,也不会认为班主任是在故意为难他。事实上,自实行规则以来从没有一个学生因为旷课而办理家校联系卡过,更没有学生因旷课而被劝告退学过。

由此,对于班级管理我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其实班级管理涉及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并不仅仅是旷课这一部分。它包含生活、学习、思想品质、为人处世等各方面。是不是可以在整个班级管理中较为人性化地对待这些后进生,多留一点空间和时间改进他们的缺点,多设置一些可操作性的补过原则,慢慢引导他们积极向上,逐步使他们养成好的习惯。毕竟学生的毛病多半不是一时半会养成的,教导他们向上也是循序渐进、谆谆教诲的过程,只要我们坚持原则、公正地对待他们,慢慢地引导,依法治班,从严不怠;再辅以脉脉温情进行德育,普通班的班主任将少了许多烦恼,多了份教书育人的成就感。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延平中学)

一学期内无故旷课累计达一定学时数者(旷课一天,按实际授课时间计),分别给予下列处分:

110—19学时者,给予警告处分。

220—29学时者,给予严重警告处分。

330—39学时者,给予记过处分。

440—49学时者,给予留校察看处分。

550学时以上(含50学时)者,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扩展资料

旷课主要原因有:

1、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减弱:学校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给中学生以全面、系统和深刻的影响,在中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但一些学校教育应有的主导作用,却因教育的部分功能减弱,而使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呈减弱趋势。

2、社会环境的负面作用增强:社会环境,围绕在学生周围,对学生自发地产生影响。社会环境的潜移默化作用,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外因。

3、家庭教育的配合作用疲软: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学校,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重要补充。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只有互相配合、互相支持,才能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然而,部分家庭教育的配合、支持作用却没有很好地适应学生发展。

4、学生主体作用衰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外因。但相同的学校教育,相似的家庭教育,相同的社会环境下,大多数学生能坚守校园认真学习,而另一些学生却逃学在外,无疑是这部分逃学学生的主体作用衰退。

百度百科——华中科技大学学生违纪处分条例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从旷课管理谈“以法治班”的原则_大学班干针对同学旷课迟到的方案】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原文链接:https://www.yxiso.com/zhishi/852527.html

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
院校搜的目标不仅是为用户提供数据和信息,更是成为每一位学子梦想实现的桥梁。我们相信,通过准确的信息与专业的指导,每一位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迈向成功的未来。助力每一个梦想,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beimuxi@proton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院校搜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BEIMUCMS 3.0.3

页面耗时0.0433秒, 内存占用2 MB, 访问数据库23次

陕ICP备14005772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