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业大学介绍

 2025-01-04 08:51:01  阅读 943  评论 0

摘要:南京林业大学(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简称“南林”,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入选国家首批“卓

南京林业大学(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简称“南林”,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江苏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学校前身为中央大学(创建于1902年)森林系和金陵大学(创建于1910年)森林系,1952年合并组建的南京林学院,是当时全国仅有的三所高等林业院校之一。1955年华中农学院林学系(武汉大学、南昌大学和湖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组成)并入,1972年更名为南京林产工业学院,1983年恢复南京林学院名称,1985年更名为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介绍

截至2023年2月,学校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0244.15亩,有纸质文献总量238多万册,电子图书430多万册;设有22个学院(部),开设有本科专业69个;有8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国家一流学科、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有教职工235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630余人,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3万余人,其中博士与硕士研究生8500余人。

南京林业大学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2月,学校建有“林木遗传与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林木生物质低碳高效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机电产品包装生物质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南方现代林业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林产化学与材料国际创新高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等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50余个。

类别

名称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机电产品包装生物质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林木遗传和生物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分中心(溧水分中心、泗阳分中心、东台分中心)

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国家林业局林木遗传和基因工程重点开放性实验室、国家林业局生态工程重点开放性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木材加工与人造板工艺重点开放性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林产化学加工重点开放性实验室

国家林业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林业局南方杨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局竹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省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林木遗传和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木材加工与人造板工艺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有害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制浆造纸科学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杨树种质创新与品种改良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省农林产品深加工技术装备工程中心、江苏省特种经济树种培育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家具家饰产品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有害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工程中心、江苏省速生木材及农作物秸杆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省人文社科基地

江苏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江苏省生态经济研究中心

国家林业局挂靠科研、技术监督检测机构

类别

名称

国家林业局挂靠科研、技术监督检测机构

国家林业局南方林木种子检验中心

国家林业局南方森林工程开发服务中心

国家林业局南方植物新品种分子测定实验室

国家林业局林产品经济贸易研究中心

国家林业局南方植物新品种分子测定实验室

国家机械工业食品机械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国家林业局人造板及其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南京)

机械工业包装食品机械行业技术发展中心

国家林业局江苏森林生态定位站

机械工业包装食品机械行业系统控制中心

国家林业局竹材工程研究中心

机械工业CAD咨询服务中心包装食品机械行业分中心

国家林业局木材工业引进项目培训中心

国家林业局南方植物新品种权事务所

国家林业局节能技术服务中心

木犀属植物栽培品种国际登录中心

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中心

全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技术培训中心

国家林业局林产化工及纸浆造纸咨询培训中心

南京林业大学建设成果

截至2023年2月,学校“十三五”以来,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课题3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58项,国家“优青”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92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3项。在《Nature》《Science》《PNAS》等国际顶刊发表高水平论文12篇,SCI 论文数量年均增长72%,ESI高被引论文230篇;授权发明专利数年均增长59%,审定良种42个,制/修订国家标准33项。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60余项、省部级科技奖励40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十三五”以来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56项、人文社科类奖励1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中国优秀专利奖4项。

2022年7月1日,南京林业大学作为依托单位,苏州博物馆共建的江南园林遗产保护与活化江苏省文化和旅游重点实验室入选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拟认定的第二批江苏省文化和旅游重点实验室公示名单。

南京林业大学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15年12月学校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图书馆有纸质藏书170万册,订购中外文现刊1100余种,中外电子图书350余万册,电子期刊5万余种,光盘2万余片。订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创新资源服务系统、中国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SSCI)等近50个中外文数据库。馆藏文献以林业为特色,是全国林业文献信息收藏最完整的图书馆之一。同时,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出版物指定收藏馆之一。与世界上40多个国际学术机构定期交换资料,经常接受国内外团体和个人赠书。

学术期刊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是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南京林业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为江苏省一级期刊。报道内容: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等学科有创新的研究成果,着重体现环境与发展领域的研究特色。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58年,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林业领域学术期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文核心科技期刊、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国科学院SSCI统计源期刊。被中国科学院列入中国自然科学学术期刊排行榜(农林业)前10名,并荣获教育部、江苏省等多项优秀期刊奖。被美国《CA》、《CSA》、《FA》、《FPA》、英国《CABI》、波兰《IC》、日本《JST》、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教育部科技论文在线等多家大型数据收录。进入〈SCI 〉引文数据库。目前是全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江苏省一级期刊,全国林学权威期刊。2010年知网发布的影响因子1.329。

《林业科技开发》是1987年3月由南京林业大学与国家林业局科技司等联合主办的国家级林业技术期刊,是国家林业局重点扶持期刊,她以实用性强、信息量大的特点而深受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喜爱。该刊已被列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林业核心期刊”等,并已被《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电子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年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收录。该刊自2001年起,连续两次被评为江苏省一级期刊。

《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于1986年创刊,是国内较早的室内设计专业杂志。主要介绍新知识、新材料,使业内人士了解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及时报道居室装修的流行趋势,不断推出优秀案例及居室用品。

南京林业大学创新联盟

2019年4月13日,南京林业大学牵头,集合长三角地区从事湿地公园科学研究、规划设计及建设发展相关工作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事业单位和有关社团组织,正式成立长三角地区湿地公园绿色发展国家创新联盟。

南京林业大学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2月,学校与美国、德国、加拿大、英国、瑞典、俄罗斯、日本、法国、意大利、芬兰、伊朗等20多个国家的10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学术研究、师资培养和人才交流合作关系。学校长期聘用的境外专家共64位,每年约200名教师赴境外进行交流,约300位外籍专家来校进行交流访问、科研合作、讲座讲学。2020年,获批“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一项;同年,学校被授予了一定的出访来访外事审批权,成为江苏省首批获得外事独立自主审批权的地方高校之一。学校与美国阿拉巴马农工大学合作共建孔子学院;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乡村振兴人才项目、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江苏高校学生境外学习政府奖学金、海外实习实践等项目;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联合举办经教育部批准的“3+2”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加拿大新布伦瑞克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英国思克莱德大学等海外高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人才联合培养项目;与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海外学校联合开展长短期学分互认访学项目,每年派出数百名学生出国实施国际化培养。学校每年接收700余名外国留学生来校学习或交流访问。

南京林业大学文化传统

南京林业大学形象标识

校名

校徽

南京林业大学在办学110周年暨独立建校60周年校庆庆典之际启用新校徽,新校徽延续了原校徽的基本造型,进行了局部改良设计与造型的规范化。新校徽由“水杉叶”、“校老图书馆”和历史溯源“1902”年3个元素组成设计而成。

1、外形为圆形,两片鲜绿的水杉叶如张开的臂膀环抱校园。“水杉叶”由原校徽传承延续而来,这个特征已经沿用了20余年,是南林独有的特征符号,广大师生、校友和社会公众已经建立深刻的印象和识别。

2、中心为方形,即学校的老图书馆抽象。该建筑是南林历史与文脉的延续,见证了学校一步步的成长和壮大,也维系了一代代南林人的情感。深绿色的老图书馆以平直刚健的线条凸显特征,喻示严谨治学、诚朴树人的南林风貌。

3、数字“1902”,即南林的主要渊源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的创立时间,代表了学校百年的办学根基与渊源。

校旗

南京林业大学精神文化

校风

团结、朴实、勤奋、进取

校训

在办学110周年暨独立建校60周年校庆庆典到来之际,该校启用校训“诚朴雄伟,树木树人”。

“诚朴雄伟,树木树人”中的“诚朴雄伟”源自中央大学校训。梁希、郑万钧诸位名师前辈,秉承此训,为林业科研、林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该校予以继承,同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将之弘扬光大。“诚”,即真心,诚意。“朴”,即质朴,朴真,朴实,实事求是。“雄”,即雄壮、雄伟、称雄。“伟”,即伟大、崇高、卓越。“诚朴雄伟”是优质的教师、优秀的学生、杰出的人才必须具有的品德、精神、学识、目标、理念的训导。

“树木、树人”与学校发展历史吻合,同时对当下多科性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工作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树木”,既是学校传统优势林科的职责与使命,同时也指出了事物发展尤其是科学研究的规律:耐得寂寞,坚守坚持,才能有所成长、有所收获。相比“树木”,“树人”的工作更是长久之计、不易之事,“树人”是学校与教师应履行的首要任务,也是根本任务和神圣使命。无论“树木”还是“树人”都要遵守一个规律,只有根深蒂固,才能枝繁叶茂;只有广泛吸取营养,才能长成参天大树。这与该校从林科到9大门类的多学科协调发展道理一致。

“诚朴雄伟、树木树人”,作为南京林业大学的校训,正在教育、指导、激励全校师生,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以林科为特色,以资源、生态和环境类学科为优势,理、工、农、文、管、经、哲、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在国内有地位,国际有影响的高水平特色大学,为实现建设生态型国家、人力资源大国的战略目标,凝心聚力,团结拼搏,创新发展。

校歌

南京林业大学于2013年12月31日正式发布校歌,校歌由著名作曲家陶思耀创作,歌名为“为了碧水青山”。

歌词:

登上那钟山 极目眺望,玄武湖畔你郁郁苍苍,五脉混合源远流长,学统端正四海名扬!

百年南林,绿色的摇篮,你把绿荫洒向四面八方!

碧水青山 钟情向往,林钟声声在耳边回响。诚朴雄伟 树木树人,改革创新 勇于担当!

百年南林,科学的殿堂,你用知识的甘泉把我滋养!

无论我走到什么地方,装点河山不变的志向,忠诚报国 奉献一生,美丽中国书写篇章!

百年南林,生命的导航,我要为你创造新的辉煌!

南京林业大学学校领导

南京林业大学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赵茂程

党委副书记、校长

勇强

党委副书记

王培君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刘中亮

副校长

李维林、缪子梅、聂永江、尹佟明、张晓琴、赵剑锋、徐信武

纪委书记、监察专员

王海艳

南京林业大学历任领导

历任领导

党委书记

校长

朱启銮

1952-1954

郑万钧

1956-1962

杨致平

1955-1957

王心田

1962-1968

王心田

1958-1968

李 力

1973-1979

李 力

1973-1979

马大浦

1979-1984

王心田

1979-1981

王明庥

1984-1993

朱济凡

1981-1984

赵奇僧

1993-1997

夏承尧

1984-1993

余世袁

1997-2010

程志文

1993-2000

曹福亮

2010-2017

陈景欢

2000-2010

王浩

2017-

封超年

2010-2017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南京林业大学介绍】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原文链接:https://www.yxiso.com/zhishi/831164.html

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
院校搜的目标不仅是为用户提供数据和信息,更是成为每一位学子梦想实现的桥梁。我们相信,通过准确的信息与专业的指导,每一位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迈向成功的未来。助力每一个梦想,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beimuxi@proton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院校搜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BEIMUCMS 3.0.3

页面耗时0.0937秒, 内存占用2.01 MB, 访问数据库23次

陕ICP备14005772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