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航天航空院的成长故事

 2025-01-03 11:09:01  阅读 890  评论 0

摘要:四年,对于一个学院的发展来说并不算久。但2004年建院的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只用四年时间就完成了一个新兴学院的起步与发展,学院党委在2008年“七一”获得了“北京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航天航空学院快速发展的秘诀何在?航院人将它归结为三个“凝”字。教师进行学术讨

四年,对于一个学院的发展来说并不算久。但2004年建院的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只用四年时间就完成了一个新兴学院的起步与发展,学院党委在2008年“七一”获得了“北京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航天航空学院快速发展的秘诀何在?航院人将它归结为三个“凝”字。

教师进行学术讨论:科研发展的保障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院的成长故事

凝炼学科 促进航院发展

航天航空学院(以下简称航院)的发展获得了学校的大力支持。校党委书记陈希曾先后多次参加学院和固体力学研究所的研讨会,代表学校提出了航院发展定位的指导性意见。

在学校的指导下,2004年5月18日,航院在工程力学系基础上建立。工程力学系是清华的传统院系,下设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动力学、工程热物理等多个研究所。虽然基础很好,但从一个系到一个学院,还是面临着多方的协调工作。

一个学院的发展需要各学科的齐头并进。航院建立后,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增加了航空宇航等专业,但科研教学人员主要集中在原有的工程力学学科。学院人员编制少,一时间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很难使各学科都得到发展。为了更快地建立完备的学科设置,学院党委进行了院内资源的调整。

力学系有些教师曾学习过航空宇航相关专业,原有基础可以在航空领域更好地得以应用。航院党委逐一与这些老师谈心,分析发展方向,使他们安心到新的专业发展。在遴选、引进人才的过程中,名额分配也向航空专业倾斜。

尽管这对于传统学科的教师来讲意味着更多的“牺牲”,但这些老师并没有怨言,反而利用支部组织生活等形式为学院的发展出谋划策。

固体力学党支部拥有黄克智、余寿文等多名老教授,是一个“忙人多、牛人多”的支部。作为航院的一个二级学科,固体力学支部并没有将自己的支部讨论囿于本学科的提升,而是组织教师站在学科战略发展的整体布局上思考如何促进整个学院的发展,如何在保持原有力学学科的整体优势和建设新的航天航空学科上落实人才引进和课题支持等方面的工作,实现两个学科的“双赢”。在一次支部生活中,黄克智院士、薛明德教授率先发言,围绕“航天航空学院的发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两位教授实事求是、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拨动了大家心底的“弦”,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在全院的努力下,短短四年,航院凝聚成一个整体,也凝炼了自己的学科特色,完成了新学科方向的初步建设,实现了力学、热物理和航空宇航三者的“多赢”:航空宇航学科架构基本形成,航院本科教学平台实施顺利;许多重大国防科研课题都在进行中,一批本科生和研究生、国防生和定向生毕业后走进部队和航天航空单位;同时,力学学科保持了优势,在2006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以99分排名第一,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7年获得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的荣誉,在力学类中排名第一。

尤其是在最近三年的发展中,航院有4个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以及10多项省部级一等奖。2007年科研经费比2004年增加了1.5倍;

2007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准21项,项目数在全校各院系中排名第一。

航天员工程硕士班: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

凝聚人心 建设高效队伍

一个学院的发展总会遇到或多或少的“不和谐”音符。在这样的时候,如何看待“发展”与“和谐”成为航院能否继续前行的关键。

“发展中肯定有不和谐,但只有和谐才能促进发展。”航院党委书记庄茁说,“不和谐的时候不能只停下来解决矛盾,那样永远解决不了矛盾。发展了,回过头来看,矛盾也就没有了。有些问题暂时解决不了,要让教师看到远景,要把可行性讲清楚,使大家放弃争论,共同奋斗。”

在实际工作中,航院党委总是尽量通过自身努力,根据不同教师群体的特点,促进大家的共同发展。对骨干教师鼓励和引导、对青年教师培养和关心、对离退休人员尊重和帮助,在航院“以人为本”并不是一句空话。

航院对一线教师的培养不仅限于提供更好的条件,还通过对院内学术带头人精神境界的宣传为他们树立学习的楷模。黄克智先生是航院的老院士,除对一线教师进行业务指点和生活上的关心外,他还为年轻教师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和成才机会,当年轻教师在学术上具备一定实力时,他又把自己在国内外学术机构的任职推荐给年轻人担当,为他们搭建舞台。在黄克智院士80寿辰的时候,航院党委借这一契机,将黄先生的事迹总结为“敬业如山,胸襟似海”,既是对黄先生一生的精辟写照,也为后辈教师为人为学树立了“坐标”。

在70后青年教师的培养上,院党委从成长和生活两方面关心青年教师的进步。学院每年组织青年教师座谈会,了解他们的需求,引导青年教师加入教授学术团队,为他们创造学习进修的机会。针对青年教师带学生少、难以完成课题的问题,学院率先在学校教代会上提出副教授晋升博导的建议,并得到学校采纳。

航院还有一笔“宝贵的财富”——160多位离退休老教师。“他们为清华大学和航院、力学系的发展奉献了毕生的智慧和力量。他们不是航院的负担,不能让老同志感觉退休后就被‘抛弃’了。”庄茁说。

老同志要退休时,常务副院长梁新刚和院党委书记庄茁亲自到教师办公室感谢他对学院发展做出的贡献。在老同志参加的活动中,院领导向他们介绍学院情况的同时,听取他们对学院发展的意见。学院还通过党支部与老同志们建立了沟通渠道,定期征求意见,增加他们对学院建设的参与度。春节聚餐、春游、秋游、重阳节文艺演出、生日会……一系列活动不仅让老人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更让老同志的家属感叹:“你们单位里就像兄弟姐妹一样。”考虑到老同志们身体和生活上的困难,学院专门设立离退休基金,由老同志们自己决定每年的资助情况。

离退休教职工新春团拜会:家人的聚会

在航院老中青三代教师中,有部分教师是党外知识分子,学院党委也给予了他们特别的关怀,不仅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更调动了他们在航院教学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任革学教授全身心投入国防生力33班的班主任工作,使这个入学成绩并不高的国防班多次获得北京市“先锋杯”团支部等称号,全班20名同学全部加入中国***,并实现“携笔从戎”的诺言,更有14名同学选择到京外工作。学院为有这样的老师感到骄傲,也全力肯定、推荐任老师的事迹。在校级优秀班主任的评选中,院党委副书记亲自为任老师填写事迹报告。每年“两会”闭幕后,学院都邀请航院的全国人大代表杨慧珠教授、全国政协委员朴英教授介绍参政议政体会。今年,朴英老师自费制作了《北京市十一五规划纲要》热点展览,普及、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在航院大厅展出后受到了同学和老师们的欢迎。

凝聚力量 将学生送上“主战场”

完善的学科建设、尽职的教师队伍为航院的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石”。在这块“基石”上,航院所要培养的不只是学业优秀的毕业生,更是品学兼优的报国栋梁。

在各种学生活动中,学院坚持育人主线,本科生党员教育以提高理想信念和政治素质为主、研究生党员教育以爱国奉献和成就事业为主,结合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加强学生党员的经常性教育。院党委书记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学生支部组织生活,每年至少为学生党员上一次党课。

在学生党员的发展中,航院党委从不追求单纯的党员数量,而是全面考核每位申请入党同学的思想素质。

全部同学都加入了中国***的国防生力33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支部在发展党员时除了政治、业务、思想等要求外,还要求发展对象有良好的军人作风。一位同学在高三时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成绩很好、乐于奉献、要求入党的愿望也很强烈,但却在大四时才成为预备党员,原因就是这位同学到大学之后纪律观念有所放松,时常出现上课开会迟到现象,直到他在党员同学的监督和自己的努力下彻底克服了这个缺点后才获得通过。

让学生“学好”,更要让学生“走好”。航院成立前,力学、热物理等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时常感觉社会需求量小,力学系到重点行业的就业率偏低;另一方面,急需力学、热物理等专业高素质人才的航天、航空、航海(简称“三航”)及国防等重要部门,却苦于招不到清华毕业生。

经过认真分析,航院党委形成了以“滴灌理论和精确制导思想”指导学院实践教育和就业引导的工作理念。

所谓“滴灌”,是指就业引导以“三航”主流单位为主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三航”的了解、热爱和兴趣,强化“三航”学科的知识结构和基本功,锤炼学生献身“三航”的过硬思想素质,为学生将来进入“三航”主流单位做好全面的思想、精神和知识上的准备。对本身就对“三航”有高度兴趣的学生,尤其要给予特别关注和“滴灌”。“精确制导”,是指为立志去“三航”单位的同学创造条件,不仅引导学生进入“三航”主流单位,更要帮助学生尽可能进入到这些单位的核心或关键领域。

在本科生推研工作中,学院拿出外推的大部分名额,将同学推荐到“三航”单位攻读研究生。2003级但聃、金鑫两位同学成绩非常好,都具有推荐直博的资格,但在院党委的引导下,两人经过慎重考虑选择到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读研。虽然“留下”意味着航院又将有两名高素质的学生,但“送出去”更有利于学生投身国家战机设计的“主战场”。航院党委认为“值”!

本科生暑期社会实践:走近“三航”走上大舞台

2005年9月奖学金答辩时,学院得知学生杨士普有“做与大飞机相关工作”的就业意向。当时,院领导正准备到中国大飞机设计的主战场——西安中国一航一飞院访问。于是,院里决定让杨士普一起前往该院进行就业实践。杨士普非常喜欢那里的工作氛围,回来后立即与一飞院签约。杨士普到一飞院报到时,院里的三位领导又亲自送他到单位工作。

为了能够让学生走上“主战场”,学院举办了“航天英雄与清华学子面对面”、“走近中国一航沈阳飞机设计所”、“与月亮有个约会——欧阳自远院士做客清华园”等系列活动;为了使学生得到更长远的发展,学院与“三航”部门的核心院所联系,积极推荐学生到重要岗位学习、工作;为了毕业生能够安心在“主战场”工作,学院帮助他们的朋友顺利到该单位就职。到2007年,航院有83%的毕业生选择到国家重要行业和领域就业,有近50%的毕业生去了“三航”和国防单位。很多非国防生同学也选择到“三航”单位工作,形成了人人立志上大舞台、成大事业、有大作为的可喜局面。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清华大学航天航空院的成长故事】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原文链接:https://www.yxiso.com/zhishi/818149.html

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
院校搜的目标不仅是为用户提供数据和信息,更是成为每一位学子梦想实现的桥梁。我们相信,通过准确的信息与专业的指导,每一位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迈向成功的未来。助力每一个梦想,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beimuxi@proton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院校搜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BEIMUCMS 3.0.3

页面耗时0.1677秒, 内存占用2 MB, 访问数据库23次

陕ICP备14005772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