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文学院的办学条件

 2024-12-30 07:09:01  阅读 473  评论 0

摘要:2004年以来,学院教师获省部级以上奖30余项,2005年熊宪光教授(排名第二)的《整体建构多层面中国古代文学史系列教材》在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评比中获二等奖,学院教师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1项(李怡教授《“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2004年以来,学院教师获省部级以上奖30余项,2005年熊宪光教授(排名第二)的《整体建构多层面中国古代文学史系列教材》在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评比中获二等奖,学院教师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1项(李怡教授《“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1项(何宗美教授《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在教育部第一届至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奖评选中获奖5项,在重庆市第一至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获奖22项,1人获全国师范院校优秀教师曾宪梓教育基金奖,1人获教育部“霍英东基金”教学三等奖。

文学院共建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寇鹏程教授主持的《美学与人生》)、2门重庆市精品课程(2004年刘明华教授主持的《中国古代文学》和2005年王本朝教授主持的《中国现当代文学》),4门校级精品课程(汉语言文字学、美学原理、影视艺术概论、语文教学法)。汉语言文学专业2010年被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 学院科研实力雄厚,2006年以来,学院教师获立项市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02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4项、一般项目28项,国家语委重大科研项目1项,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34项,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员会项目3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2项,中央统战部项目1项,重庆市级社科规划项目37项。

2006年以来,学院教师获省部级以上奖20余项,其中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1项,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2项,获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项,获重庆市社科优秀成果奖15项(其中,获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 院徽

西南大学文学院的办学条件

院训:仁爱、博雅

学院楼名:雨僧楼 1、院团委

主要举办活动:组织举办团校培训、管理学生团员相关工作。

2、院学生会

主要举办活动:学院迎新晚会、毕业生晚会、素质拓展活动、志愿者活动、文艺活动、寝室美化大赛、班服设计大赛、体育活动等由文学院主办的活动或相应的学生活动的承办、组织工作。

3、桃园文学社

桃园文学社成立于1956年5月6日,现挂靠于西南大学共青团委会,文学院共青团委会,属于学术科技类社团。桃园文学社是现西南大学成立最早的社团,有着悠久的历史,素有自己的刊物《桃园》,并曾邀请过郭沫若先生亲临西师为该社题词,叶圣陶先生也曾为该社刊题词。80年代,桃园文学社培养了一大批文学,新闻界的人才。参加过中外交流和接受过电视台采访。举办过许多经典且口碑极好的活动。

4、普通话发展协会

西南大学普通话交流与发展协会(简称“西大普协”)成立于2013年5月27日,是受共青团西南大学委员会、共青团西南大学文学院委员会、西南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三方联合管理与指导的校级兴趣爱好类社团。以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前的发音辅正工作为常规活动,同时搭建大学生课余活动第二平台,繁荣校园社团文化!

5、手工艺协会

社团全称为“西南大学手工艺协会”,又称“DIY社团”,本社团为兴趣爱好类的社团,是由西南大学在校大学生组织并参与的学生社团组织。社团成立于2005年10月,以“自己动手创造五彩缤纷”为社团宗旨,现挂靠于学院文学院。手工艺协会是一个以制作手工艺为主的兴趣爱好类社团。 文学院秉承“含弘光大、继往开来”的校训和“特立西南,学行天下”的大学精神,经过几代人薪火传承,已发展成为学科专业齐全、教学经验丰富、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硕,在国内高校文学院中具有重要影响的教学及科研人才培养基地。2010年以来,学院获本科教学优秀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先进集体、科研工作先进集体、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学生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等荣誉。

传承历史辉煌,再塑学院风采。为建成国内外有影响的研究型学院,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文学院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努力打造一流的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党委书记 杨爱华

党委副书记 杨涛

党委副书记 何定龙

院长 王本朝

副院长 张勇

副院长 黄大宏

副院长 肖伟胜 历届系主任、院长:

何剑薰

魏兴南

彭维金

翟时雨

曹廷华

刘明华

王本朝

历届党委书记:

苏鸿昌

唐正康

李世溶

王运章

杨秀

许子清

梁光志

李茂康

邓力

张勇

杨爱华

西南大学在重庆市。

西南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简称“西大”,位于重庆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并与农业农村部、重庆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

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双一流”农科联盟成员高校。 入选“111计划”、“2011计划”、“百校工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科研概况

截至2021年1月,学校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十三五"期间,学校科研经费总量达到36.9亿元,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52余项。

国家重大文化工程项目4项,获得授权专利1524项,育成动植物新品种99个,出版专著600余部,获教育部普通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19项,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级奖130余项。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西南大学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西南大学文学院的办学条件】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原文链接:https://www.yxiso.com/zhishi/758155.html

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
院校搜的目标不仅是为用户提供数据和信息,更是成为每一位学子梦想实现的桥梁。我们相信,通过准确的信息与专业的指导,每一位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迈向成功的未来。助力每一个梦想,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beimuxi@proton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院校搜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BEIMUCMS 3.0.3

页面耗时0.0423秒, 内存占用1.99 MB, 访问数据库22次

陕ICP备14005772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