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的三结构理论

 2024-12-29 14:57:01  阅读 297  评论 0

摘要:人格的三结构理论是本我:位于无意识中的本能、冲动与欲望构成本我。自我:介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是人格的心理面。超我:是人格的社会面,是道德化的自我”由良心”和自我理想”组成。一、结构理论西格蒙特弗洛伊德曾提出著名的冰山模型(意识、潜意识、前意识),潜意识在

人格的三结构理论是本我:位于无意识中的本能、冲动与欲望构成本我。自我:介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是人格的心理面。超我:是人格的社会面,是道德化的自我”由良心”和自我理想”组成。

一、结构理论

西格蒙特·弗洛伊德曾提出著名的冰山模型(意识、潜意识、前意识),潜意识在冰山之下,前意识在水的界面之间,意识是露出水面的部分,潜意识占绝大部分。但后期他重新提出了结构模型,而放弃再将地形模型看做一种人格结构理论。值得注意的是,结构模型除了是一种人格结构模型,从更本质的意义上讲,是一种人格动力学模型。

人格的三结构理论

1.本我

位于无意识中的本能、冲动与欲望构成本我,是人格的生物面,遵循快乐原则”。

2.自我

介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是人格的心理面。自我的作用是一方面能使个体意识到其认识能力;另一方面使个体为了适应现实而对本我加以约束和压抑,遵循的是现实原则”。

3.超我

人格的社会面,是道德化的自我”由良心”和自我理想”组成,超我的力量是指导自我、限制本我,遵循理想原则”。

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不是静止的,而是始终处于冲突——协调的矛盾运动之中。本我在于寻求自身的生存,寻求本能欲望的满足,是必要的原动力;超我在监督、控制自我接受社会道德准则行事,以保证正常的人际关系;而自我既要反映本我的欲望,并找到途径满足本我欲望又要接受超我的监督,还有反映客观现实,分析现实的条件和自我的处境,以促使人格内部协调并保证与外界交往活动顺利进行,不平衡时则会产生心理异常。自我只有处理好与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关系,心理才不会发生异常。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人格的三结构理论】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原文链接:https://www.yxiso.com/zhishi/748435.html

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
院校搜的目标不仅是为用户提供数据和信息,更是成为每一位学子梦想实现的桥梁。我们相信,通过准确的信息与专业的指导,每一位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迈向成功的未来。助力每一个梦想,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beimuxi@proton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院校搜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BEIMUCMS 3.0.3

页面耗时0.0706秒, 内存占用1.98 MB, 访问数据库24次

陕ICP备14005772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