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格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是什么

 2025-03-29 10:54:01  阅读 192  评论 0

摘要:古格地貌的突出特点是塔林,塔林即为佛塔。塔林一般由塔身、塔顶和塔层组成,下粗上细。札达盆地的塔林都具备了上述形态,且此地塔林茂密,蜿蜒曲折,一排排的塔林耸立,在古格的形态最为完好,因此将此地貌命名为“古格地貌”。以下是编辑整理的内容,大家可以参考。古格地貌

古格地貌的突出特点是塔林,塔林即为佛塔。塔林一般由塔身、塔顶和塔层组成,下粗上细。札达盆地的塔林都具备了上述形态,且此地塔林茂密,蜿蜒曲折,一排排的塔林耸立,在古格的形态最为完好,因此将此地貌命名为“古格地貌”。以下是编辑整理的内容,大家可以参考。

古格地貌景观形成过程

札达盆地位于西藏西南边陲,构造上处于喜马拉雅断块挠起带头部内侧,呈 NW-SE走向,长约1000km,宽约70km,总面积约40000km^2,海拔约4500m。

古格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是什么

盆地中地层呈明显的二元结构特征,基底岩石为三叠纪-侏 罗纪灰岩、砂岩和板岩,盖层为上新世-早更新世早期沉积的固结和半固结岩石,因受喜马拉雅断块挠起运动的影响,形成NW、NE和近EW、SN向等多组节理裂隙。

晚新生代以来,盆地上升,在构造节理的主导下,穿越盆地的象泉河及其支流对岩石地层进行侵蚀、切割。在雨水的淋蚀、寒冻风化的剥蚀作用下,逐渐形成现今大小不同和形态奇特的半固结砂泥岩塔林地貌景观-古格地貌,这是中国地质地貌景观的一种新类型。

古格地貌景观形成原因

盆地上升,在构造节理的主导下,穿越盆地的象泉河及其支流对岩石地层进行侵蚀、切割。在雨水的淋蚀、寒冻风化的剥蚀作用下,逐渐形成现今大小不同和形态奇特的半固结砂泥岩塔林地貌景观-古格地貌,这是中国地质地貌景观的一种新类型。

古格地貌的形成基本分为四个部分,基岩岩石构造形成阶段、盖层沉积物形成阶段、盖层岩石构造形成阶段以及古格地貌的形成阶段。第一个阶段将侏罗纪的岩层随着不断隆升沉积,最终形成宽阔的丘陵地貌;第二阶段沉积了将近千米的沉积盖层,该盖层多为砂、砾等,与侏罗纪的岩层有着明显的差距较大的固结程度;

第三阶段发生了多次冰川活动,形成固结一一半固结岩石,随着挤压力的作用,整个青藏高原得到抬升,岩层之间存在大量断层:最后一阶段,冰川活动更为剧烈,并伴随着寒风、雨水不断的冲击,最终形成今日我们所了解的古格地貌。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古格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是什么】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原文链接:https://www.yxiso.com/zhishi/1808238.html

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
院校搜的目标不仅是为用户提供数据和信息,更是成为每一位学子梦想实现的桥梁。我们相信,通过准确的信息与专业的指导,每一位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迈向成功的未来。助力每一个梦想,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beimuxi@proton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院校搜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BEIMUCMS 3.0.3

页面耗时0.0393秒, 内存占用1.99 MB, 访问数据库22次

陕ICP备14005772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