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流层的高度是多少

 2025-03-23 10:39:01  阅读 165  评论 0

摘要:对流层在低纬度地区平均高度为17~18公里,对流层在中纬度地区平均为10~12公里,极地平均为8~9公里,并且夏季高于冬季。对流层的特点对流层的温度随高度降低;规则的垂直对流和不规则的湍流作用强;对流层的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云雾降水及猛烈风暴均发生在这一层内,有“

对流层在低纬度地区平均高度为17~18公里,对流层在中纬度地区平均为10~12公里,极地平均为8~9公里,并且夏季高于冬季。

对流层的特点

对流层的温度随高度降低;规则的垂直对流和不规则的湍流作用强;对流层的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云雾降水及猛烈风暴均发生在这一层内,有“天气层”之称。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约降低0.65℃。

(1)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这主要是因为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绝大部分直接来自地面因此 离地面愈高的大气,受热愈少,气温愈低.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 摄氏度。

对流层的高度是多少

(2)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对流层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低纬度地区受热多,对流旺盛,对流层所达高度就高;高纬度地区受热少,对流层高度就低。

(3)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近地面的水汽和杂质通过对流运动向上空输送,在升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降低,容易成云致雨.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

对流层的气温变化

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变化:对流层,因为其主要热量的直接来源是地面辐射,所以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青藏高原地区的对流层比相同高度的其它地区温度明显高,就是因为它提高了地面辐射的位置。

对流层随高度变化的普遍规律:高度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5℃。由于气温的这种变化,故形成空气对流运动强烈的特点。

平流层,则因离地面远,地面辐射对其影响可忽略,其热量来自臭氧吸收的太阳紫外辐射。所以下冷上热,大气以水平流动为主。对流层的中间层,又称高空对流层,它也是上冷下热,对流明显。(离臭氧层又远了)

在近地面,对流层气温高的地方空气呈上升运动,而气温低的地方空气呈下沉运动,从而形成了空气的对流。对流层气温下面高,上面低,容易发生空气对流。

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雨,雪,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对流层的各种天气变化影响着生物的生存和行为,对流层是大气层中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对流层的高度是多少】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原文链接:https://www.yxiso.com/zhishi/1721714.html

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
院校搜的目标不仅是为用户提供数据和信息,更是成为每一位学子梦想实现的桥梁。我们相信,通过准确的信息与专业的指导,每一位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迈向成功的未来。助力每一个梦想,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beimuxi@proton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院校搜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BEIMUCMS 3.0.3

页面耗时0.0635秒, 内存占用1.99 MB, 访问数据库22次

陕ICP备14005772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