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考生生源地为辽宁、河北、重庆、广东、湖北、湖南、江苏、福建、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由于该校在这些省市已经合并为本科批次招生,广西师范大学在上述省份是本科大学。如考生生源地为西藏、黑龙江、河南、云南、贵州等地,该校在这些省份按本科第一批次招生。
广西师范大学简称“广西师大(GXNU)”,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由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建校时间是1932年,距今已有90年历史。
学校简介
广西师范大学是国家一本院校。广西师范大学位于世界著名山水旅游城市桂林市,是由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建立的高校。是广西历史上最早的文化教育中心,是一所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并入选了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广西师范大学是国家教育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高校。有王城、育才、雁山3个校区,校园面积4100多亩在职教职员工2355人,全日制本科生26831人,硕士生6386人,博士生171人,各类留学生近1600人,成人教育学生16000多人。经过建设发展,已成为一所教师教育特色鲜明、文理学科均名列全国百强、国际交流合作广泛的综合性大学。
专业学科建设
截至2016年9月,广西师范大学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项,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有自治区优势特色专业15个、自治区优质专业11个,自治区精品课程27门,自治区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自治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
广西师范大学有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学、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教育、教育技术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特殊教育、体育教育等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物理学、汉语言文学、化学、思想政治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历史学、法学。
广西师范大学王牌专业:经济学、法学、社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小学教育、体育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
截至2016年9月,广西师范大学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博士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广西(高校)重点学科35个,学科专业涵盖了除军事学外的12大门类。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1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822人,具有高级职称940人,占51.59%,具有硕士(含)以上学位1561人,占85.67%;学校有国家级、省部级高层次人才约120人次,其中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国家级人才约20人次,国家级各类人才称号已经齐全(包括双聘院士);有广西院士后备人选、广西八桂学者、广西特聘专家、广西优秀专家、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等省部级人才约100人次。
学术科研
截至2016年9月,广西师范大学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广西重点实验室5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16个;广西协同创新中心1个,广西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单位1个,广西高校人文社科类协同创新中心2个、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广西“人文强桂建设工程”重点研究基地5个,国家体育总局研究基地1个。
2011-2015年,广西师范大学论文被SCI等三大索引收录1158篇、期刊论文3919篇。化学与药学学院曾明华教授课题组在国际顶尖化学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篇,其中2篇入选2005-2015年ESI高引频论文。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欧立教授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世界物理学顶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化学与药学学院梁宏教授、杨峰教授课题组在国际药学期刊发表学术论文。马克思主义学院谭培文教授、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徐毅教授的学术论文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经济管理学院张海丰老师撰写的学术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39项,其中,获广西科学技术奖17项,其中广西自然科学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广西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获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17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38项。
目前根据教育部公开信息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本科一批次、二批次概念,广西师范大学在广西、甘肃等省为第一批次录取而在广西、四川、内蒙古、江西、贵州、河南、安徽、陕西、黑龙江、山西、云南等省是第二批次招生。广西师范大学由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广西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有化学、历史学等专业。
简介:
广西师范大学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国培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5A级旅游景区靖江王城风景区的组成部分,及广西历史上最早的文化教育中心,是一所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最早溯源至1928年创办的省立广西大学和1932年创办的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1936年省立师专并入,1939年更名为国立广西大学,1941年重建桂林师范学院,1943年升为国立桂林师范学院。1950年再次并入广西大学。1953年原广西大学停办,以其文教学院、理学院的部分教师及师范专修科全体学生为基础组建广西师范学院。1983年更名为广西师范大学。
截至2020年,学校有王城、育才、雁山3个校区,校园面积4100亩;在职教职员工2400多人,全日制本科生27000人,硕士生近6000人,博士生200人,各类留学生1600人。现建制教学学院21个,79个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2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物理学第二类特色专业 2007年。
2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第一类特色专业 2008年。
3 政治与行政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第三批特色专业 2008年。
4 化学 化工学院 化学 第三批特色专业 2008年。
5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历史学 第四批特色专业 2009年。
不同地区录取分数线是不同的,如2021年广西师范大学理科录取分数线在山东普通类一段最低分是522,省控分是444,在四川本科二批普通类最低分是515,省控分是430。
广西桂林师范大学是一本院校,但下设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是三本独立学院。不要与广西桂林师范大学混淆。广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建设高校、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承担高校之一、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大学,坐落在世界著名山水旅游名城、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截至2014年12月22日,学校有王城、育才和雁山三个校区,占地面积4100多亩;有21个教学学院(含独立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在职教职员工2230人,全日制本科生21949人,硕士生5716人,博士生122人,各类留学生1800多人,函授、进修生等学员13000余人。学校是广西具有博士授予权的6所高校之一,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72个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有35个广西(高校)重点学科,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大门类,形成了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师范与非师范性专业协调发展、教育层次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
广西师范大学是一本。学校有专任教师2000多人,专任教师中正高级近400人,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人数的48.68%;拥有博士学位700多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人数占总数的84.87%。硕士研究生导师1203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74人。
学校有国家级、省部级高层次人才约160人次,其中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国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国家级人才20多人次,国家级各类人才称号已经齐全(包括双聘院士)。
广西师范大学其他情况简介。
广西师范大学学校教改成果显著。学校获得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国家一流课程7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
还有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项,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
以上内容参考 广西师范大学——学校简介
以上就是关于广西师范大学是一本院校还是二本院校?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桂林师范是一本还是二本】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beimuxi@protonmail.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