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管理、数量分析方法、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系统和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l.掌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
3.具有信息组织、分析研究、传播与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
4.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5.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收集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经济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学、生产与运作管理、组织战略与行为学、管理学原理、应用数理统计、运筹学、计算机系统与系统软件、数据结构与数据库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程序设计实习、管理软件实习、毕业设计等。一般安排18周,其中毕业设计不少于12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相近专业:管理科学 工程管理 体育产业管理 资产评估
什么样的一门学科-对信息进行分类、管理、以及研究如何应用的科学
这个专业主要是研究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俗地讲,就是从信息中发掘财富。现代社会正是信息化社会,大量纷繁的信息如何管理,并且从中获得有效的信息,正是信息管理科学的研究重点。与计算机结合,使计算机作为工具,信息管理更加有效和实用。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现代化,对信息管理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例如铁路订票系统,就是对车票这种信息的查询和管理系统。可以说软件开发的最主要面向的客户就是帮助企业制作良好的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管理涉及咨询、服务、物流等很多行业,有很多的就业机会。
授课的内容— 偏重计算机、涉及管理课程
学习的内容涵盖计算机学科和管理学科的核心课程。管理学科方面有会计学、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计算机方面有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两学科综合课程有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等。独立设计、实现小型信息系统或大型信息系统中的某一子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最后一个学期还应安排相应的管理软件上机实习。
专门设置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的院校很多,如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等。其中工科院校偏重对计算机应用的学习,文理院校偏重在管理上的研究,另外西交利物浦大学(由西安交通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在中国苏州联合创办的一所具有独立法人的招分在一本以上的大学)所开设的此专业方向则为“电子金融方向”。电子金融是指应用电子通信和电子计算来提供金融服务和金融市场,它包括电子支付系统、金融服务企业的运营以及金融市场的操作。计算机系统、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作为新的分配渠道,为金融服务企业有效地创造满足他们客户的需求的产品提供了条件。同时,这些新的技术让客户能轻松的利用广泛的资源和供应商得到金融信息和服务,从而打破了金融服务企业竞争的壁垒。这使得金融服务行业需要不断的创新,也加大了市场对既拥有必要的计算机技能,还同时了解金融产品、金融服务以及金融服务商如何运营等专业知识的毕业生的需求。电子金融专业就是为了满足市场的这一需求而开设的。
有关联的其他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企业管理、情报学、图书馆学。
名称不同但实质相同的专业: 计算机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专业,是一个涵盖面很广的专业,所以,在不同的学校的内容可能差异很大。
专家提醒
这是一个适应面相当广的专业。就业机会很多,近年来主要是:
软件开发人员-----帮助企业和组织问题,起薪一般在2000-3000元/月;
要注意这个专业在有的学校实际是学习计算机软件,有的可能是以前的图书馆系的改名,报考是一定要查明这些情况。
毕业后干什么— 主要是与计算机应用相关的工作,还有一些信息管理的工作
网络或系统管理员------企业或组织高效运行的保障,起薪一般在1500-3000元/月;
企业信息管理员 —— 在企业中从事信息搜集、管理工作,起薪一般在1000-3000元/月。
报考什么样的学校—— 应查明各校研究方向上的不同
专业所学课程
01计算机基础
02形势与政策
0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4体育
05军事理论
06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
07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08西方经济学原理
09线性代数
10数据库应用
1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2高等数学
13管理学原理
14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15数据结构
16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17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18大学英语
19数据库系统原理
20计算机操作系统
21市场调查与预测
22计算方法
23多媒体技术
24计算机硬件技术概论
2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6离散数学
27运筹学
28管理应用软件开发
29市场营销概论
30电子商务概论
31可视化程序设计
32财务管理
33动态网页应用
34计算机网络
35企业战略管理
36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37信息系统分析设计
38管理信息系统
39Unix系统与编译技术
40文学修养
41就业指导
42决策支持系统
43企业资源计划
44统一建模语言(UML)
45人力资源管理
46微观经济学
47宏观经济学
48信息安全概论
49数据库原理
50JAVA语言
51知识产权法
52企业竞争情报
53信息分析与预测
54计算机实用软件
55编译原理
56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57计算机系统维护
58市场营销学
59线性代数
开设院校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吉林化工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 重庆师范学院 贵州大学 贵州财经学院 贵州民族学院 云南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财贸学院 西北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 西安财经学院 西北师范大学 兰州商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 新疆财经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物资学院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 北京联合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理工学院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商业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 河北大学 河北理工学院 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经贸大学 山西大学 山西财经大学 内蒙古大学 辽宁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锦州师范学院 吉林工学院 黑龙江大学 大庆石油学院 哈尔滨商业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苏大学 扬州大学 杭州商学院 浙江财经学院 安徽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仰恩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南昌大学 济南大学 山东经济学院 山东工商学院 青岛大学 河南科技学院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财经学院 湘潭大学 湖南商学院 广东金融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商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 广西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山东财政学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湖南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东北电力学院 三峡大学 河海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南京邮电学院 杭州电子工业学院 重庆邮电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 北京城市学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上海海运学院 北京广播学院 中国医科大学(五年) 吉林大学(五年) 中南大学(五年) 北京印刷学院 华侨大学 暨南大学 长春税务学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重庆工业管理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安徽财经大学(大三分两个方向:信息管理;信息系统)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吉林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东华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 厦门大学 厦门理工学院 山东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吉首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重庆大学 西南大学 四川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兰州大学 深圳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郑州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延边大学 广西民族学院 北京服装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太原重型机械学院 华北工学院 山西农业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 内蒙古财经学院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沈阳理工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沈阳化工学院 大连工业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沈阳师范学院 长春理工大学 黑龙江科技学院 上海外国语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盐城工学院 中国药科大学 南京财经大学 浙江科技学院 浙江工程学院 温州医学院 东华理工大学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 河南大学 新乡医学院 湖北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科技学院 五邑大学 广西工学院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 桂林工学院 重庆交通学院 重庆工商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西南石油学院 四川理工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贵州师范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邮电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青海民族学院 宁夏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天津外国语学院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 唐山学院 华北科技学院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山西医科大学 长治医学院 大连外国语学院 吉林农业大学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上海杉达学院 淮阴工学院 南京林业大学 嘉兴学院 温州师范学院 安庆师范学院 皖南医学院 阜阳师范学院 合肥学院 福州大学 浙江传媒学院(分两个方向:网络、多媒体)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德州学院 泰山医学院 济宁医学院 烟台师范学院 河南理工大学(原焦作工学院) 安阳师范学院 武汉工业学院 南华大学 衡阳师范学院 广东药学院(分两个方向:医药软件工程方向和医药信息方向) 玉林师范学院 重庆三峡学院 伊犁师范学院 河南科技大学等?河北工程大学 鲁东大学 山东政法学院 西藏民族学院 大连交通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安康学院
摘 要: 作者开发了一种基于条形码的实验室管理系统,提高了对学生进行考勤、成绩管理的效率。系统首先使用EAN-13码对学生信息进行编码,并打印;通过扫描学生的条形码,即可登录系统实现学生资料的管理、课程资料的管理、考勤和成绩的录入、综合查询输出功能及用户资料和权限管理等功能。系统使用VC++编程,数据库用SQL2000,系统可运行在Windows98/2000/XP平台。使用该系统极大提高了实验室的管理效率。
关键词: 实验室管理 条形码 考勤管理一体化
1.引言
一直以来,对学生的课堂考勤与平常成绩管理工作基本上都是靠手工进行的。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有关学生考勤与成绩管理工作所涉及的数据量越来越大,现在学校已经普遍采用计算机对学生成绩进行管理,但是学生的考勤管理依然停留在手工管理上。手工管理具有效率低,保存不方便的缺点。特别是专业实验课程,由于学生分散做实验,更不利于考勤工作的进行。所以我们开发了一个可利用条形码的,不仅适用平常成绩信息管理,而且同时适用于考勤管理一体化的系统。
事实上,条形码系统已经应用到学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在图书管理方面,图书的统一编号、图书发行、分编、流通,以及读者管理和控制图书期刊的采购、过期书刊的处理,等等,均可使用条形码技术。国内很多高等院校包括我校和省、市的大型图书馆已经普遍采用了条形码图书管理系统。[1],[2]
借助相同的原理,我们设计出条形码实验室管理系统,采用条形码扫描仪读取学生标识条码传输到计算机,对学生考勤与成绩进行管理。该系统可以帮助广大从事实验教学的教师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学生考勤的记录与成绩信息管理工作流程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进一步提高办学效益和现代化水平。
2.学生条形码设计
首先,我们会给每个学生设计一个唯一的条形码,并打印出来。以后学生拿着该条码进入实验室,只要使用扫描仪扫描该学生的条码,即可通过数据库调出学生的信息进行管理。
学生条码设计原理如下所述。
由于本校学生学号为10位,因此我们选用13位码进行设计。现有的最普遍的13位码为EAN-13商品条码[3],[4]。采用这种条码的好处是其使用广泛,现存的大多数条形码扫描仪能识别出来。
设计学生学号的条码如下:(0)(学号)(性别)(校验码)。
其中所有条码以0开头,如有必要可以作为学校不同校区的代码;学号10位,例如2004380203;性别区别码:男0女1;校验码1位。校验码的计算可以参考文献,不同的条码其校验码的产生方法都不同。实际上,现有的条形码编码软件都可以根据条码的种类自动生成校验码。
根据上面的设计思路对学号为2004380203的学生进行条码分配,020043802030X。其中X为待定校验码。由于使用EAN-13码,计算得到X为5,即该学生的条码为0200438020305。
3.实验室管理系统
本系统具有以下6大功能:学生资料的管理,课程资料的管理,考勤和成绩的录入,综合查询输出功能,可利用条形码输入,用户资料和权限管理。
要实现以上功能,与系统相连的数据库应该包含有如下信息:创建数据表;创建学生数据表包括学生标识(学生ID),学生姓名,学生学号,学生班级;创建课程数据表包括课程标识(课程ID),课程名称,任课老师,课程描述;创建考勤数据表连接学生信息与课程信息;创建成绩数据表连接学生信息与课程信息;创建综合信息表显示学生,课程,考勤,成绩全部信息;创建用户数据表包括用户标识(用户ID),用户名称,用户密码。
我们设计的系统包括以下模块。
(1)系统用户管理功能模块
实现用户的添加、修改及删除功能。
(2)课程管理功能模块
实现课程的添加、修改、查询及删除功能。
(3)学生管理功能模块
实现学生的添加、修改、查询及删除功能。
(4)程序运行功能模块
实现利用条形码读取学生学号同时记录其考勤与成绩的功能。
(5)综合查询功能模块
实现利用条形码读取学生学号同时输出其对应的课程的考勤与成绩的功能。
为了实现以上功能,我们设计的系统的数据流向如下图所示:
系统方面我们使用VC++编程语言设计,数据库方面使用SQL2000设计。本系统可应用在Windows98/2000/XP平台。
4.使用效果总结
为了测试条形码实验室管理系统的效果,我们在2011学年的下学期将该系统引入本系光信专业学生的专业实验管理工作中。经过一个学期的使用及使用前后的对比,我们发现:学生迟到、缺勤的人数大幅下降,因为他们感受到实验室管理工作执行的严格性与高效性;而老师方面,由于使用了该系统,精力不需要再花在管理工作上面,因此能更有效地集中在专业实验教学中,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5.结语
针对目前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对学生考勤及成绩管理方面效率不高的问题,我们利用条形码技术与数据库技术设计了条形码实验室管理系统。系统分配给学生每人唯一的13位条码。学生进入实验室,扫描其条码,即可通过系统调用学生的信息,完成学生的考勤和成绩录入工作,代替了繁琐的人手录入。此外,系统包括6大模块,可协助教师完成日常的实验室教学管理工作,提高了管理效率与管理水平,更间接地提高了实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戴宏民.条形码技术及应用.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1:53-60.
[2]李保风.条形码简介及在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安阳大学学报:综合版,2003.16(2):
1、-4.
[3]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条形码技术与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39-42,49-53.
[4]华南农业大学应用物理系.专业实验(光电)讲义,2007:
15-30.
2010年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资助(编号:LXJG1002)。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请回答提问)】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beimuxi@protonmail.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