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专业学什么

 2025-02-16 06:48:01  阅读 280  评论 0

摘要:专业代码为081501的采矿工程专业,是本科层次,学制是四年,专业类是工学,毕业后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学生在校期间会学习《矿山岩体力学》、《煤矿地质》、《地貌学与第四季地质学》、《光电子技术及应用》、《井巷工程》、《采矿学》、《岩石力学》、《矿山压力及其岩层控制》

专业代码为081501的采矿工程专业,是本科层次,学制是四年,专业类是工学,毕业后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学生在校期间会学习《矿山岩体力学》、《煤矿地质》、《地貌学与第四季地质学》、《光电子技术及应用》、《井巷工程》、《采矿学》、《岩石力学》、《矿山压力及其岩层控制》、《矿井通风与安全》、《液压传动与采掘机械》等课程。

以下是采矿工程专业的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固体矿床(煤、金属及非金属)开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能在采矿领域等方面从事工程设计与施工、矿山安全工程、矿山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专门人才。

采矿工程专业学什么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矿山地质、岩体力学、采矿原理与开采设计、矿山安全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接受到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掌握矿山规划与开采设计、岩层控制技术、矿山安全技术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创业的品质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以及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采矿工程工作必需的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掌握扎实的矿山开采方法与技术、矿山压力及岩体工程监测、矿山灾害预防及应急救援等技术,了解固体矿产资源开采技术的前沿及发展趋势;

4.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先进的生产组织和技术管理基本能力,以及新工艺、新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基本能力;

5.熟悉国家有关固体矿产资源勘探、开采、利用、安全生产和矿山环境保护的技术标准以及行业政策、法律和法规;

6.掌握利用计算机及网络等工具进行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现代信息获取与加工处理以及职业发展学习的能力;

7.具备团队合作、组织协调、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以及较强的沟通交流、环境适应以及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能力;

8.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主干学科: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地质学、工程力学、测量学、采矿学爆破工程、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井巷工程、采掘机械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理论力学B(64学时)、材料力学B(64学时)、流体力学(32学时)、工程测量(48学时)、矿山地质与工程地质(40学时)、岩体力学(48学时)、金属矿床地下开采(72学时)、凿岩爆破工程(56学时)、井巷与隧道工程(40学时)、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48学时)、露天采矿技术(40学时)。

示例二:工程力学A(l)(72学时)、工程力学A(2)(80学时)、测量学A(32学时)、流体力学及流体机械(32学时)、煤矿地质学(56学时)、矿山岩体力学(40学时)、采矿学(80学时)、采矿系统工程(40学时)、井巷施工技术(32学时)、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或边坡稳定)(48或40学时)、矿井通风与安全(或露天采矿工艺)(56或40学时)、采掘机械(或露天矿用设备)(32或48学时)。

示例三:理论力学(72学时)、材料力学(80学时)、测量学(32学时)、流体力学及流体机械(36学时)、矿山地质学(60学时)、岩体力学(48学时)、煤矿开采学(80学时)、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48学时)、矿井通风与安全(48学时)、井巷工程(40学时)、非煤矿床开采(30学时)、采掘机械(48学时)、矿井特殊开采(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地质实习,金工实习,采矿认识、生产及毕业实习,计算机应用及上机操作,课程设计(机械零件、采矿学、矿井通风与安全等),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各类专业课程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开设采矿工程专业的院校有:华北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东北大学、贵州大学、重庆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大学等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采矿工程专业学什么】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原文链接:https://www.yxiso.com/zhishi/1446218.html

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
院校搜的目标不仅是为用户提供数据和信息,更是成为每一位学子梦想实现的桥梁。我们相信,通过准确的信息与专业的指导,每一位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迈向成功的未来。助力每一个梦想,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beimuxi@proton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院校搜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BEIMUCMS 3.0.3

页面耗时0.0542秒, 内存占用1.99 MB, 访问数据库22次

陕ICP备14005772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