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四川理工学院属于二本院校。 四川理工学院,简称川理工,位于四川省自贡市,前身是1965年建立的原华东化工学院西南分院。
四川轻化工大学(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Engineering)始建于1965年,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四川省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四川2011计划,是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建设院校。
首批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四川省首批创新改革试点高校、四川省第二批省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示范科研单位、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2006年二本省控512 该校录取线:530 ,
2007年二本省控:474 该校录取线:481 ,
2008年二本省控:534 该校录取线 :560 ,
学校现有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约1500人,教授、副教授近500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6人,四川省教学名师1人,四川省师德标兵4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人,四川省优秀教师3人,四川省“十佳青年教师”1人。
学校建立了13个二级学院、2个教学部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现有本科专业58个,涵盖了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等8个学科门类,建成了材料与化工、生物与食品、电子信息、机械工程、管理类五大学科专业群,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4个专业是四川省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还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学校有四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是四川省“一号工程”建设基地。
学校是四川省人民政府确定的“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示范科研单位”;学校拥有3个省级重点学科;
5、个二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2个研究所(室)。其中酿酒生物技术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是我国研究白酒酿酒技术唯一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四川理工学院被誉为中国白酒人才培养的摇篮;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是我国研究盐文化的唯一的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近4年来,学校承担和完成各类科研课题500余项,获得各级各类科技成果10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500余篇,被SCI等权威检索系统收录文章200余篇。
学校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大力实施教学质量工程。“十五”以来, 1门课程被推荐参评国家精品课程,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7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0项。我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成绩突出,共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14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2项,国家级二等奖18项。
四川理工学院是一所“三线建设”内迁、具有五十余年本科办学历史的普通高校,2012年和2016年两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高校。学校是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的“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示范科研单位”,四川省首批高校创新改革试点单位。
学校属性:省属重点大学小211
办学思想体系
经过50余年的办学历程,学校凝练出“以黄岭精神为底蕴,崇尚学术、发扬民主、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学思想体系:
愿景:不断增强教职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在校学生和校友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把学校建成川南人民心中的精神家园。
使命:通过学术的传播、创新与应用,为学生成功奠定基础,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
定位:立足自贡、根植川南、服务四川、面向全国、胸怀世界,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应用型综合性大学,着力培养“三心四能五结合”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价值观念:育人为本、社会担当、学术自由。
办学理念:学生中心、教师主体、引领社会。
办学模式:坚持大学文化、办学理念、管理制度、实践探索相统一的办学模式。
发展战略:全面实施内部治理战略、人才强校战略、国际合作战略、校地合作战略、校校合作战略。
学科与师资
学校设有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本科专业82个。其中工学、理学、管理学是主要学科门类。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638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689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42.06%,其中具有正高职务的187人(含教授175人)。具有硕士学位的专任教师1217人,占专任教师的74.30%;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344人,占专任教师的21.00%。学校现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中组部“千人计划”专家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四川省“千人计划”专家8名,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教学名师等近50人。学校聘请特聘教授、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共计1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4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2人。
人才培养
学校践行“学生中心”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狠抓高水平的课程体系建设和浓郁的育人环境营造这两个关键环节,通过“专业核心课程制度”、“课程实施大纲”和学生“十个一”的养成教育活动,努力提升学生的“三心”(责任心、好奇心、进取心)、“四能”(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谐能力),促进“五个结合”(社会担当与健全人格、职业操守与专业能力、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历史眼光与全球视野、创新精神与批判思维相结合),持续夯实学生实现人生理想的基础。
学校现有21个二级学院,82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等3万余人。
学校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大力实施教学质量工程。学校现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 5个国家级“卓越计划”教育培养专业,9个省级“卓越计划”教育培养专业;
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12门省级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课。
近年来,在校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全国重大比赛,获得国家级奖励近300项,省部级奖励近500项。毕业生素质过硬、视野广阔,基础扎实、吃苦耐劳,适应能力强、创新后劲足,总体就业率超过95%,得到社会高度认可,是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
半个世纪来,学校培养了近20万毕业生,涌现出如中科院院士颜德岳、泸州老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良、四川省妇联主席吴旭、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爱德华兹维尔分校(SIUE) 最杰出研究教授罗朝俊、国务院学位办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审专家重庆大学教授/博导侯长军、著名翻译家四川大学教授/博导曹明伦等一大批在科学届、企业界、政界、教育界成就斐然的杰出校友。
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自动化;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5个: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自动化、网络工程;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宜宾丝丽雅集团—过程控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共建)、泸州老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固态酿造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共建)、四川化工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化工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共建);省级特色专业9个: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会计学、工程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化工程;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4个: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自动化、网络工程、自动化、网络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环境工程、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四川省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酿酒工程;校级特色专业12个: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业设计、应用化学、法学。
以上就是关于四川理工学院是几本学院是哪年成立的?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川工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beimuxi@protonmail.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