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不管是上中小学还是大学大专,都能领到补贴。原则上来讲,贫困生和助学金等级的对应关系是只能下不能上,也就是说一级困难的贫困生可以领取一、二、三等助学金的任意一等,而三等贫困生只能领取三等助学金,不能领取一等或二等助学金。
并符合国务院扶贫办发布的《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相关规定,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建立电子信息档案,持有《扶贫手册》的普通高中学生。
是否脱贫家庭学生填是。
一般大学生填表时应填为贫困户。中国已在2020年宣布全部脱贫,大学生填表时应填脱贫户。而不是建档立卡脱贫户的大学生在填写有关表格时应填写为一般农户。
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是指经过国家民政部门设立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后,被认定的一等贫困生。建档立卡贫困户是各省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坚持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对每个贫困户进行建档立卡,建设全国完善的扶贫信息网络系统。
其中将专项扶贫措施和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地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以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稳定脱贫的目标。
脱贫家庭一般指的就是低于国家规定贫困线的家庭,经过扶贫帮助能够脱贫的。主要包括绝对贫困户,相对贫困户,而建档立卡户就是经过了县乡村三级实地考察并建立了贫困档案的贫困户。贫困户指生活困难家庭,没有专门政策补助,通常指年人均纯收入低于865元的家庭。
孩子能上大学,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是值得开心的事,但是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对于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来说根本不是事儿,对于条件有限的家庭来说就是问题,中国的父母亲只要孩子能够考上大学,都是倾其所有,那怕找亲戚。
农村每出一个大学生,就产生一个贫困户,这种说法,我认为不太符合实际,农村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确实要花费不少的钱,对于父母在家务农的来说,压力真的比较大,对于从事其它行业的家庭来说,影响不是很大。
现在国家政策好了,农民除了种田种地以外,也可以选择外出经商、也可以选择进厂打工、或者从事建筑行业,总之,只要有技术,有能力,只要能赚钱,干什么都行。
我们村里有几位大学生的父母,他们常年在外靠从事建筑行业,虽然辛苦,但一年可以赚11~12万,除了家里生活开支和送子女读书以外,每年还可以攒下4~5万。
子女读大学,对家庭影响不是很大,在农村家庭,培养一个孩子上大学,是要看家里经济条件的,如果父母没有任何特长,靠种田种地,送子女上大学,确实困难不少。
现在农民种地不赚钱,三岁儿童都知道这个道理,特别是南方,人均耕地面积少,只有一亩左右,绝大多数一个户口只有3~4亩土地,1984年以后出生的人口,基本上没有分到土地。
因此,在有限的土地上,要想赚大钱,谈何容易?种一亩水稻需要播种、育秧、插秧、施肥、打药、除草、收割长达4个月时间,每亩地产稻谷最多1000斤,按现在单地的收购价,每100斤/150元计算,也只有1500元毛收入,还要除去化肥、农药、种子、机械耕地、收割以外,纯收入在450~500元左右。
农村一个劳动力,最多只能种5亩,收入在2250~2500元左右,平均每个月收入560~620元,将全部粮食卖掉的情况下,才有以上这笔收入,如果家里再留一部分口粮,收入更加少得可怜。
普通的一所大学,一个学期要一万多元学费,一年就要两万多元,还要吃的、穿的、用的,样样要花钱,大学四年时间,最少要花十几万现金,普通农民家庭,根本拿不出这笔钱,要想供他们读书,就得跟亲戚朋友借钱,所以农村每出一个大学生,就多一个贫困户,此话虽然有一定片面性,但还是有一定的道理。
大家有什么不同观点,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学生资助政策】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beimuxi@protonmail.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