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是一所什么大学

 2025-01-27 14:27:01  阅读 130  评论 0

摘要:学校坐落于广东省会城市、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广州,是一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高校。1977年开始培养本科生,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1年获批广东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高校,是广东省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特色提升计划建设高校。学校发挥粤港澳大湾区

学校坐落于广东省会城市、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广州,是一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高校。1977年开始培养本科生,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1年获批广东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高校,是广东省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特色提升计划建设高校。学校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和广东省职业教育的特色优势,服务产业,做中国产教深度融合的促进者;引领职教,打造中国双师型"工匠之师培养的南方高地。

历史沿革。学校前身为广东民族学院,创办于1957年,首任校长是老一辈革命家罗明同志。是全国首批学士学位授予高校;1998年更名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转型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为职业院校培养师资;2002年、2005年,原广东省机械学校、原广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和广东省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先后并入,更名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8年更名为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办学条件。学校现有东校区、西校区、北校区、白云校区、河源校区等5个校区,占地面积25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83万余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47万余平方米。图书馆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纸质馆藏总量为230万余册、中外文纸本期刊5726种;中文电子图书约112万种、中外文学位论文约480万篇。建设有校内实验及实训场所264个、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校外专业实践教学基地273个、校外教育实践实习基地179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66亿元。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是一所什么大学

人才培养。学校现设有26个二级教学单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6万余人;开设有72个本科专业,其中理工类专业35个,文科类专业37个;师范类专业36个;建有70多个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和应用型示范专业;建设90余门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在线开放课程、精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学校构建了高素质双师型"职教师资与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培养体系,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建有12个产业学院;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获批广东省大学科技园"广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单位资格;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开展协同创新战略合作项目,与知名企业共建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264个。近三年,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系列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等国内外高水平学科竞赛中屡获大奖,共获国家级奖励400多项、省级奖励900多项。就业率连年保持在同类高校前列,获评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就业先进工作单位"广东省创新创业示范校"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学校现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历史学等9大主要学科门类,民族学、教育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等5个省级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通信与信息系统、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等3个珠江学者设岗学科,教育学、民族学、新闻传播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等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电子信息、机械、能源动力、会计、新闻与传播等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是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研究生招生培养单位和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称职教专硕")教育试点单位,有29个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现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1700余人,非全日制研究生200余人。

科学研究。学校拥有一批实力较强的科研平台,入选国家民委研究基地1个(中华民族共同体华南及粤港澳大湾区研究基地),建有1个科技部协同创新平台(粤港制造云服务国际合作基地),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知识产权大数据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智库(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民族发展研究中心、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13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际合作基地,5个广州市重点实验室、2个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3个广东省教育厅科研平台、10个广东省教育厅科研团队。此外,学校还与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共建了顺德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与河源市人民政府共建了河源市广师大研究院。近三年,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和国家社科基金共59项(自然科学38项,人文社科21项);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11项,其中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教育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广东省技术发明奖1项,广东省优秀发明人奖1项,广东省人文社科成果奖2项。

师资队伍。学校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现有正副高职称教师55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30多人。教师队伍中,有双聘院士、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中国专利优秀奖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有全国优秀教师、巾帼发明家优秀奖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全国2019年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提名人物"、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全国最美高校辅导员"、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广东省青年珠江学者、广东省特支计划青年文化英才、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广东省扬帆计划"人才、广东省教学名师、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教师、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南粤教坛新秀)、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等高层次人才。

社会服务。学校先后被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民委、省教育厅选定为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院校"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国家民委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广东省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广东省中职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广东省‘双师型’教师认定机构"等。学校是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教师发展联盟、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广东职教师资培养培训联盟、中德合作职教师资培养培训联盟理事长单位、广东省产教融合促进会会长单位。学校充分挖掘民族教育和学科资源,促进民族艺术、民族体育与管理学、经济学、法学交叉融合,曾两度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获评广东省民宗委第二批广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彰显了学校民族教育的优势和特色。学校共举办各级各类职教师资培训班1700多期,培训来自全国各地的中高职院校的校长、管理人员及专业骨干教师8万多人次。

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与国(境)外开展合作与交流,具有招收港澳台地区学生资格,与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海外近20所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校先后招收和培养来自亚、非、欧、美等洲50多个国家的3000多名来华留学生;自2013年省政府来粤留学生奖学金开设以来,先后有287名学生荣获该奖项,连年位居广东省属高校前列。学校长期聘请外籍知名专家、学者等来校任教、讲学,先后选派多批专业骨干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近200人次赴海外高校培训、研修和访学。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职业教育走出去"发展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培养知华、友华、爱华"国际化人才,形成了以本科教学为主,本科、研究生教育和对外汉语教育培训多层次、高质量发展的国际交流合作新体系。

发展愿景。办学六十多年来,学校虽数易其名,却不改初心。立足新发展阶段,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秉承厚德博学、唯实求新"校训,坚持学科建设上水平、服务职教创特色"和做强新工科、做特新师范、做优新文科、做大国际合作与社会服务"发展思路,落实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凝聚稳规模、调结构、布新局、深改革、提质量、增效益"的发展共识,坚持创新发展、特色发展、系统发展、产教融合发展、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实施党建引领等九大工程、构建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等十大体系,培养高素质工匠之师"和高水平应用型专门人才,努力构建学校技术+师范"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奋力建成立足湾区、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一流技术师范大学。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是一所什么大学】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原文链接:https://www.yxiso.com/zhishi/1165417.html

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
院校搜的目标不仅是为用户提供数据和信息,更是成为每一位学子梦想实现的桥梁。我们相信,通过准确的信息与专业的指导,每一位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迈向成功的未来。助力每一个梦想,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beimuxi@proton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院校搜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BEIMUCMS 3.0.3

页面耗时0.0444秒, 内存占用2.01 MB, 访问数据库22次

陕ICP备14005772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