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招生电话是什么?

 2025-01-27 11:45:02  阅读 423  评论 0

摘要:中山大学招生电话:020-84036491、020-84111598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作为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通过部省共建,中山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现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及十家附属医院组成。中

中山大学招生电话:020-84036491、020-84111598

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作为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通过部省共建,中山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现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及十家附属医院组成。中山大学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努力成为全球学术重镇。

中山大学具有人文社科和理医工多学科厚实基础,不断追求学术创新,以国际视野开放办学,现已形成了“综合性、创新性、开放性”的特色。学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以“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为人才培养目标;以“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基本导向;树立了“三校区五校园”错位发展、合力支撑的发展思路。学校正在努力推进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由常规发展向主动发展转变,由文理医优势向文理医工各具特色、融合发展转变。现在,中山大学正站在新的起点上,为建设成为“国内高校第一方阵、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中山大学招生电话是什么?

办学总经费增长迅速:2018年学校决算总收入超过85亿元人民币。

学科实力较强,影响力突出:学校有19个学科领域进入ESI世界前1%,学科领域数量仅次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并列国内高校第2位,其中有15个学科领域进入前0.5%,2个学科领域进入前0.1%。在第四轮全国学科水平评估中,学校50个学科参评,A类学科数(A+、A、A-)14个。

师资力量雄厚:现有院士(含双聘)20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146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6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9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9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入选者57人,高层次人才数量居国内高校前列。

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效果逐步显现,人才培养质量高:拥有10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经济管理等多个本科专业通过了国内、国际认证。入选教育部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卓越医学人才教育计划、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教育计划,与法国民用核能工程师教学联盟等国际一流大学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顺利通过相关国际认证。

学生就业率(含国内外大学升学深造)、就业满意度等均居国内高校前列,毕业生基础扎实、发展后劲强:学校积极引导毕业生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实现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本科毕业生深造率逐年提升,超过一半本科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2018届毕业生到国内“双一流”高校升学超过2000人,到国(境)外高水平大学留学深造超过1200人。研究生毕业生主要前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单位和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就业,就业率、就业满意度等均居国内高校前列。在校生在ACM国际决赛、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竞赛(iGEM)、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GMC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挑战杯”全国竞赛优胜杯、美国数学建模竞赛、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等学科竞赛中成绩优异,连续八年(2011-2018年)参加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获得特等奖4次,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

科研创新能力大幅提升:2018年共获得31亿元科研经费。近三年,学校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55项,居全国高校前5位;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年度项目立项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三位,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立项数位居全国第二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受理期获资助项目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二位。学校建有一批科技创新能力强、国内外学术影响力高的科研创新平台。

医疗规模和实力居全国领先行列:拥有10家直属附属医院(其中7家综合医院,3家专科医院)。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2017年度医院排行榜(综合)中,我校6家附属医院进入排名前100,附属肿瘤医院进入排名前50,附属第一医院进入排名前10;2017年度40个专科排行榜中,23个专科进入排名前10,7个专科进入排名前5,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在其专科排行榜中位列第一。

中山大学简介是什么?

中山大学简介:

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作为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通过部省共建,中山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

现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及十家附属医院组成。中山大学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努力成为全球学术重镇。

中山大学具有人文社科和理医工多学科厚实基础,不断追求学术创新,以国际视野开放办学,现已形成了“综合性、创新性、开放性”的特色。学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以“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为人才培养目标;以“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基本导向;树立了“三校区五校园”错位发展、合力支撑的发展思路。

学校正在努力推进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由常规发展向主动发展转变,由文理医优势向文理医工各具特色、融合发展转变。现在,中山大学正站在新的起点上,为建设成为“国内高校第一方阵、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中山大学是中国南方学术与文化重镇和人才培养高地。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通过“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中山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中山大学学科总体实力居于国内高校前列。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于2012年组织开展的第三轮全国学科水平评估中,我校33个学科参评,有16个学科进入前5,32个学科进入前10,表明学校学科总体实力居于国内高校前列。中山大学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突出,根据国际机构排名,按ESI(基本科学指标)统计,学校有16个学科领域的学术论文综合指标进入世界前1%,居全国高校第2名。

近年来,我校的高考录取专业志愿满足度达到了95%。另外,我校实行大类招生,实际上在大类内部进行专业分流并不属于转专业的范畴。至于跨类、或跨院系的转专业,我校建立完善的转专业制度,使学生能根据个人爱好、特长选学新的专业,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可于每年四月提出转专业申请。转专业对学科、门类的跨度并没有严苛的限定,但各专业接受学生时会有相应的条件,比如学生原所学专业的学习成绩要达到一定要求、需要通过拟转专业的笔试和面试等。转专业(转入或转出)的学生人数最多可以达到15%。

中山大学是985院校中学科覆盖面最广最全的大学之一,有利于学生真正成为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考生通过转专业,或者是辅修、读双专业、双学位乃至考研来调整自己的专业,当然,更希望的是,每位考生能通过以上渠道,拓宽和丰富自己的教育背景和知识结构。

中山大学在哪

地址:

1、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35号(南校区)

2、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二路074号(北校区)

3、广州市番禺区外环东路132号(东校区)

4、珠海市珠海市香洲区唐家湾(珠海校区)

5、深圳市光明新区东新路南(深圳校区)

中山大学(简称:中大,英语:Sun Yat-sen University),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珠海市和深圳市,是中国大陆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直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

扩展资料

校训:

中山大学校训为孙中山先生于1924 年11月11日在国立广东大学举行成立典礼时亲笔题写。校训词为“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十字训词原文出自儒家经书《礼·中庸》。

《中庸》第二十章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按《中庸》原意是指人具有“诚”之本性,只要按“至诚”之本性从事修身,透过学、问、思、辨、行五个环节,便可以把自己修养成“君子”。

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04月,中山大学设有4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5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27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其中工程硕士共19个领域),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1个。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中山大学招生电话是什么?】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原文链接:https://www.yxiso.com/zhishi/1163799.html

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
院校搜的目标不仅是为用户提供数据和信息,更是成为每一位学子梦想实现的桥梁。我们相信,通过准确的信息与专业的指导,每一位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迈向成功的未来。助力每一个梦想,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beimuxi@proton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院校搜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BEIMUCMS 3.0.3

页面耗时0.0671秒, 内存占用2.01 MB, 访问数据库23次

陕ICP备14005772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