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新生转专业

 2025-01-23 17:21:01  阅读 286  评论 0

摘要:入学时在初选专业的盲目性。部分同学在选择专业时并非出于“己愿”,而是迫于高考的成绩或各种就业压力,没有更多的思考自己喜欢什么专业,适合什么专业。新生转专业(申请条件和时间) 成了大学生很想知道的问题,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转专业的相关内容,仅供参

入学时在初选专业的盲目性。部分同学在选择专业时并非出于“己愿”,而是迫于高考的成绩或各种就业压力,没有更多的思考自己喜欢什么专业,适合什么专业。新生转专业(申请条件和时间) 成了大学生很想知道的问题,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转专业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新生转专业(申请条件和时间)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转专业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新生转专业

第一条 为切实尊重学生专业学习的选择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 21号)、《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浙江省普通高校学生转专业的指导意见》〔浙教高教[2012]165号〕和《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校学生转专业工作的通知》〔浙教电传[2014]173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 转专业的原则

第二条 以生为本原则。学院把学生成长成才放在第一位,树立多样化成才理念,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尊重学生转专业需求。

第三条 适度调控原则。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与资源配置情况,制定本专业的转入计划,对申请人数大于转入计划的则由转入专业所在系组织考核,按计划录取。

第四条 公平公正原则。定时公布各专业接受转专业计划人数,相关结果进行公示,接受广大师生监督。

第三章 转专业的基本条件

第五条 学生申请转专业,除下列情况外应允许:

1.应予退学、正在休学、保留学籍或保留入学资格的;

2.从外校转入的;

3.上级招生主管部门和学院在招生时明确规定不能转专业的;

4.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转专业的(同一外方合作学校的除外);

5.单考单招录取的(单考单招同一专业大类之间的除外);

6.中高职“3+2”和五年一贯制入学的;

7.不同校区间(茶山校区和瑞安校区)就读的;

8.提前招生入学的(提前招生专业间且符合转入专业提前招生报名条件的除外)。

第四章 转专业运行规程

第六条 各系成立学生转专业工作小组,根据教学资源与专业特点,制定接受转专业的计划人数和考核标准。加强对学生转专业的指导,做好专业引导工作,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专业选择有机结合,努力发挥学生学习潜能。

第七条 学院第一学期发布转专业通知,公布转专业申请时间、各专业接受转专业计划人数。

第八条 学生根据转专业通知,填写《转专业申请表》,在规定时间内向转出系提出申请。转出系签署意见后,按系汇总统一报教务处。教务处根据学生申请转入专业名单进行汇总,将名单与申请表交转入专业所在系。

第九条 转入专业所在系对申请学生进行资格审核,若转入专业学生申请人数超过接受转专业的计划人数,由转入系组织专项测试,按照学生测试成绩从高到低录取。转入专业所在系签署意见,报教务处审核。教务处将审核结果予以公示,并将公示结果报学院批准后发文。

第十条 经核准转专业的学生在开学二周内填写补修及免修课程申请表,原已获得的学分凡符合转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的,经转入系和教务处共同确认,计入转入专业的必修或专业选修课学分,其它课程学分则列入公选课学分;对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而未获学分的课程学生必须进行补修,并在该课程开课学期初提出申请。因转专业引起的课程补修、奖学金无法评定等相关事宜由学生本人自担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一条 学院在第一学期办理学生转专业事宜。除入伍学生退役复学时申请转专业以及在校二年级学生申请降级转专业外,其它时间学院不接受学生转专业申请。

入伍学生退役后经学院批准可以复学,复学时允许转到同类招生性质的专业就读。

第十二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原温职院学〔2015〕109号文件同时废止。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王牌重点专业

国家示范性重点建设专业(6个,不全):鞋类设计与工艺、家具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电机与电器、房地产经营与估价

省级重点建设专业(4个,不全):机械设计与制造、会计等

省级特色专业(11个):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国际商务、计算机应用技术、工程监理、市场营销、传媒策划与管理、金融与证券、电气自动化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服装设计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新生转专业】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原文链接:https://www.yxiso.com/zhishi/1109565.html

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
院校搜的目标不仅是为用户提供数据和信息,更是成为每一位学子梦想实现的桥梁。我们相信,通过准确的信息与专业的指导,每一位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迈向成功的未来。助力每一个梦想,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beimuxi@proton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院校搜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BEIMUCMS 3.0.3

页面耗时0.0363秒, 内存占用1.99 MB, 访问数据库22次

陕ICP备14005772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