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大学地址:天津市静海区团泊新城西区鄱阳湖路10号。
天津中医药大学(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简称“天中”,位于天津市,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天津市三方共建高校。
是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医学人文素质教指委主任委员单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联盟成员单位;是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和“首批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建设单位”、世界中联“一带一路”中医药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天津)。
入选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特色重点学科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校徽:
学校校标以“植物绿叶”和“中医针灸”为基本元素,构成“中”字变化与胚胎、太极图形融合的创意图形,象征生命之太极,医药之本源,蕴含中国传统医药哲学思想和崇尚自然、关爱生命的职业精神。
学校校徽为圆形,外环由书法家范曾手书体“天津中医药大学”中文校名和英文校名组成,中间是以象征中医药国际化的地球仪为背景的校标,校标下方有“1958”字样,代表学校建校时间。
校训:进德修业,继承创新。
进德:就有为医学献身的职业操守,有良好的医德,有为大众服务的精神。
修业:就是要不断进取、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实践,通过学习掌握不断更新的医药学知识和临床经验,给患者提供最好的帮助。
继承:“师承”是学好中医药的重要手段,中华民族中医精粹需要通过继承传统才能发扬光大。
创新: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实践、总结和升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中医药研究方法,开展中医药科学研究,加强中西医结合研究,促进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的不断完善,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
一、天津中医药大学在哪个区 天津中医药大学是在天津市静海区,具体地址在天津市静海区团泊新城西区鄱阳湖路10号,该校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中医高等院校之一,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唯一一所中国传统医药国际学院。
二、天津中医药大学简介
学校始建于1958年,原名天津中医学院,2006年正式更名为天津中医药大学。1992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加挂中国传统医药国际学院校牌,是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医学人文素质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和世中联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中药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正在建设中的新校区坐落于天津市静海县团泊湖畔,占地2600余亩,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将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中医药博物馆、中药植物园全国最先进的中医药科技园及中医药国际教育中心。
学校现有14个学院、2个学部、2个研究院所、3所直属附属医院、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本科以上全日制在校生12621人,其中本科生8289人,硕博研究生3440人,留学生及台港澳侨学历生892人。设有6个学科门类,26个本科专业,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22个博士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42个硕士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点。
学校现拥有针灸推拿学和中医内科学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3个、天津市“十三五”重点学科9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各类省部级科研基地26个。
截至2017年10月,全校(含一二附院)系统有在编教职工3635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1000人。获批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国医大师2名,教育部*、国家杰青、国家优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卫生部突贡专家等一批高层次人才。近年来,获批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支、学校获批教育部创新团队3支。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其中特等奖一项拥有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1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学校积极扩大境外合作办学,近5年,为68个国家和地区培养学历生近5198名,特色短期研修培训项目为8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中医药人才近5827人,成功举办教育部、商务部、外交部等各类对外高级培训班23期。
2015-2017年,学校新增省部级、局级以上课题共226项。国家级项目105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5项(含重点项目2项、优青项目1项),科技部项目7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项目104项,其中包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2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6项,中国工程院项目3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3项,其中天津市科技重大成就奖1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校长张伯礼院士主持完成的“中成药二次开发核心技术体系创研及其产业化”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获2016年度吴阶平医学奖。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学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中药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学校将积极谋划和部署“双一流”建设工作,以一流学科建设引领带动学校整体发展,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彰显学校特色和优势。
学校以“进德修业、继承创新”为校训,以“做精医学,做强药学,做实健康相关专业,做大社会服务”为发展战略,以重点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为优势,以中医药对外教育和转化服务为特色,坚持“传承与创新协同,科研与服务并举,以质量求内涵,全面协调发展”方针,建设高水平、外向型、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中医药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是重点大学吗
天津中医药大学2019-2020年校历及寒假放假时间安排,什么时候放寒假
天津中医药大学是几本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是985大学吗
天津中医药大学在安徽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2013-】
天津中医药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
天津中医药大学王牌专业 比较好的特色专业名单
天津中医药大学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天津中医药大学在哪里 附准确地址
天津中医药大学双一流学科有哪些 附重点专业学科名单
一、天津中医药大学邮编是多少
天津中医药大学的邮编为301617,该校地址位于天津市静海区团泊新城西区鄱阳湖路10号,是一所中国传统医药国际学院。
二、天津中医药大学简介
学校新校区坐落于天津市静海区团泊湖畔,占地2600余亩,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校园以湖水景观为特点、中药植被为标志、中医药文化为主线,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植物园、全国最先进的中医药科技园及在国际上具有影响的中医药国际教育中心。
学校现有本科生近9000人,研究生近4000人,留学生及港澳台生2000余人。全校(含附院)现有在编教职工3700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其中1人为兼聘),国医大师2人,全国名中医3人,拥有国家“*”领军人才、国家“*”教学名师、“*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一批高层次人才。有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科技部创新团队3个。
学校设有6个学科门类,以中医药为主体,医、理、文、管、工、教育多学科协调发展,共计28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市级重点建设专业19个。拥有中医内科学和针灸推拿学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9个天津市“十三五”重点学科,2个天津市一流学科,3个优势特色学科群。拥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中医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药学A-,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B+;药理学与毒理学、临床医学进入ESI前1%。
学校以立德树人、人才培养为根本。认真落实“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积极推进“四个回归”,奋力开创以质量为内涵的高等教育新局面。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拥有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教育部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及试点项目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拥有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学校以科学研究为优势。学校拥有完整且体系化的重大教学科研平台30余个,包括国家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现代中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科技部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中意中医药联合实验室、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省部共建现代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教育部方剂学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现代中药发现与制剂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连续承担国家“973计划”项目、“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重大科研任务。近三年新增纵向科研课题410项,经费3.1亿元,其中国家级课题154项。多年来,获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0项;省部级科技重大成就奖1项,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6项。重视转化服务,依托现代中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聚焦健康中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新要求,以中药产业提质增效为重大目标,以现代中药研发、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中药智能制造、中药安全性研究为重点研究方向,实施“优势互补,协同攻关,重点突破,整体提升”发展策略,服务经济社会与产业发展。特别是性提出中成药二次开发理论、方法与技术策略,突破中成药二次开发共性关键核心技术,完成了天津市30余个中成药品种二次开发研究,成果在全国19个省市近百家中药企业推广应用,推动产业技术升级换代,中药大品种集群形成,产生了巨大社会和经济效益,获得2014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学校以中医药对外教育为特色。学校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发轫于上世纪80年代,特别是1992年加挂中国传统医药国际学院院牌以来,深耕中医药国际教育30年,成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会长单位已达13年。组织研究制定的《世界中医学本科(CMD前)教育标准》已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正式发布而成为国际标准,在世界中医药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制定了《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编译《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明确了世界中医学专业内涵,规范了核心课程教学内容。学校是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教育部和外交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和“首批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建设单位”、世界中联“一带一路”中医药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天津)。学校是教育部“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项目唯一中医药院校。学校于2008年成立全球首家中医孔子课堂——日本神户东洋医疗学院孔子课堂,2016年成立泰国首家中医孔子学院——泰国华侨崇圣大学中医孔子学院。学校与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0余所院校、医院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合作举办临床药学专业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荣获“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奖”最佳国际合作项目提名,两校国际教育合作被列为中英两国卫生领域的国家战略合作之一。
学校,以,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做精医学,做强药学,做实健康相关专业,做大社会服务”为发展战略,坚持“传承与创新协同,科研与服务并举,以质量求内涵,全面协调发展”方针,努力建设高水平、外向型、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中医药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是在天津市静海区。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始建于1985年,其前身为天津中医学院中药系,2004年更名为中药学院。现开设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药学、药物制剂学、临床药学、临床药学(合作办学)6个本科专业,下设基础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分析、中药炮制、中药鉴定、中药资源、药理、药物化学和药物制剂9个教研室和1个科研中心。
中药学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为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天津市高等学校“十二五”综合投资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药学专业为天津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天津市品牌专业,药物制剂专业和临床药学专业为天津市应用型专业。中药学类和药学类专业目前实施大类招生,分流培养。
“天津中医药大学新校区坐落于天津市静海区健康产业园团泊湖畔”
天津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8年,原名天津中医学院。2006年更名为天津中医药大学。2017年,学校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2020年,学校成为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2022年,学校成为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设有静海团泊校区、南开玉泉路校区。主校区坐落于天津市静海区团泊湖畔,占地2600余亩,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校园以湖水景观为特点、中药植被为标志、中医药文化为主线,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植物园、全国最先进的中医药科技园及在国际上具有影响的中医药国际教育中心。
以上就是关于天津中医药大学地址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天津中医药大学地址】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beimuxi@protonmail.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