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建筑发展的背景下,如何看待中国木构建筑体系的优势

 2024-12-26 11:24:01  阅读 187  评论 0

摘要:一 构件首先,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根据构件的具体作用分为大木作和小木作两个系统。大木作是指以木材为主要构造材料的结构体系,如梁、柱、檩;而小木作主要是作为维护的结构体系,如门窗、天花等[1]。自唐代后,建筑行业进一步发展,分工逐渐细化,这些构件逐渐向“标准化”和“

一 构件

首先,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根据构件的具体作用分为大木作和小木作两个系统。大木作是指以木材为主要构造材料的结构体系,如梁、柱、檩;而小木作主要是作为维护的结构体系,如门窗、天花等[1]。自唐代后,建筑行业进一步发展,分工逐渐细化,这些构件逐渐向“标准化”和“模数化”的方向发展。“标准化”、“模数化”这些词其实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如今它们已熟练应用于各个领域,然而当时在中国古典建筑中就已经有所表现。北宋的《营造法式》总结工匠在实践中的做法,提出了“材”的概念。“材”是木结构构件大小的基本单位从大到小分为八个等级,然后根据建筑的规模和性质选用一种等级的“材”作为基本尺寸,随后的、柱、大小构件都由此算出各自尺寸,这就简化了设计和施工的过程。能够以先预制、后装配的方式进行施工,极大地提高了营造速度(图1 )也就是说,在同一历史时期,中国要建造同西方一样等级的建筑可省去很多时间。举一个简单的建造实例:北京紫禁城于明朝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备料、筹建。永乐十五年(1417年)正式动工,至永乐十八年(1420年)就产全部建成[2]。短短三年就完成这样的恢宏巨构,这不能不说是传统木构“标准化’’优越性的最好体现。这样的标准化设计既可以提高效率,又能够提高施工的精度。在现代建筑中,对汽车展示中心、售楼处、汽车收费站、厕所、报亭等不受地形、人文条件限制的建筑类型都可以运用标准化设计,预先制定构件的基本模数再进行生产、装配施工,通过增加或减少模数来适应实际的建筑规模(图2)。但是,当今中国建筑的标准化程度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不仅工艺比较落后,而且施工经验也不够丰富。面对悠久的木构历史,如何借鉴古代木构“标准化”的优点,至少有两点值得我们思考:①对于定型化的木构件本身来说,古人是根据什么制定构件的形状和模数的?②对于构件之间的装配来说,如何控制木构建筑的整体精度和强度?从这些问题的普案中或可以找到一些有价值的启示。

其次,是对材料性质的掌握。木材是一种单向受力的弹性构件,构件之间用木材特有的榫卯连接方式,形成一种高次超静定结构体系,具有很高的整体性和抗震能力。山西应县的佛宫寺释工塔经历多次地震,屹立千年不倒,就是木结构优势的最好证明。除此之外,各类构件的长短、比例、形状都是和木材的特性与受力紧密相关的。弯宋时期的建筑,基本没有用来纯修饰、美化的构件,所有构件都有力学上的用途,外观上,受力和非受力构件能清晰地区分开。唐朝的木构将这一特点更是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元明以后,因为新的材料(如砖)的大量使用,使得木材的力学作用明显减小,故而有的构件逐渐失去结构的作用,显示出装饰性的特点,到清代,其结构特性的表现已经完全失去,装饰越来越复杂,反而成为一种不必要的累赘。

在当代建筑发展的背景下,如何看待中国木构建筑体系的优势

由此可见,建造应该充分体现材料的特点。木材有木材的建造方式,砌体有砌体的砌筑方式,混凝土又不同于前两者(图3)。不同的材料与其构造的方式都有着本质的密切关联,尽管相同的构造可以有多种的表现形式,不同材料的构造方式必然会被表现出来。但无论如何建筑师必须作出选择,确定某种合乎材料逻辑的表达方式。这对于当今一些盲目抄袭流行符号的做法或多或少是一种警示(图4)。

二 单体

首先,中国的传统建筑只营造空间而不定义功能。从大的类型上说,无论是小到家宅、店铺,还是大到寺庙、宫殿,它们的单体建筑都是一种模式,矩形的平面、柱网的建构、空间类型也都是一样。再细到一个家庭的空间里,这里只有按等级分的正房、厢房、耳房、罩房,而不是按功能分的厨房、卧室。正房、厢房都有着一样的空间品质,也都可以用作卧室或是书房等。这样就是说,中国的传统空间布局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与适应性。一间房,可以是住宅里的,也可以是寺庙里的;可以作仓库,也可以作卧室或是书房;儿童可以在这里各种游戏,可以引发出各种想像。一间房,一间不定义功能的房,反而会给它更多的功能,把空间利用得更充分、更丰富、更有创造力。这样的一间房也是最容易建造的,矩形平面、柱网建构,只要有木材,就可以建构起来。所以,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混沌空间,既有着很好的适应性与创造性,又很方便建造,是一种很成功的空间形态。

中国传统住宅的建造是从人的需求出发,是从人的行为、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去指导建筑生成。当然,这些是自发的,也就是说是很朴素的理论。当建筑作为一种纯使用的空间第一次生成的时候,它的形态是最自然的,也最能反映人真正的需求。在古代,不论是官宅还是民宅,都是以屋和院的形式存在的。在屋里,人们发生最基本的生活行为;其余的聊天、散步等行为都在院中完成。这样的分法完全是从需求出发,因为人们需要抵御风寒,也需要阳光、空气,这是一个很自然的宅的定位。然而自从西方引进了卧室、起居室等概念,这样事先划定的功能规定了人的行为活动,虽然在设定的房间内能得到比较人性化的体验,但是没有考虑到人的行为多样性的要求。人们只能在规定的路线中活动。例如凯文?林奇早期提出的open space的概念,虽然是针对城市提出的,但是在空间需求的灵活性上和我国传统建筑的混沌空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对于建筑来讲,建筑存在的一段时间内,一般结构基本不会改变,但是使用功能很有可越发生改变。如何利用已有的建筑容纳不同的使用功能,我们也许可以从传统木构建筑灵活的空间布局中找到一些新的灵感。其次,中国传统民间木构建筑非常注意与环境的关系,尤其是营造内部小环境,亦即院落空间。把自然引入建筑内部,增加了建筑与环境的接触面,能够以更多角度和位置接近自然。这对于当今社会人口越来越拥挤,环境质量越来越差的现代城市,显得尤其重要。安藤忠雄就一向乐于使用种做法,不仅水平方向可以形成院落,垂直方向上同样可以。在高层办公楼的设计中,把各个院落竖向叠合,形成了上下贯通或错位的空间,也是一种很好的空间形态(图5)。

三 建筑群体

首先,中国古代建筑组群的布局原则是内向含蓄的,多层次的,力求均衡对称。一组建筑中的主要建筑物通常是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场所,这一点可以从形体、装饰、配属建筑等方面看出来。由于建筑群是内向的,除特定的建筑物,如城市中的城楼、钟鼓楼等外,单体建筑很少是露出全部轮廓,使人从远处就可以看到它的形象。因此,中国建筑的完整形象必须从组群院落整体去认识。每一个建筑组群至少有一个庭院,大的建筑组群可由几个或几十个庭院组成,组合多样、层次丰富也就弥补了单体建筑定型化的不足。在官式建筑中,建组群的一般平面布局取左右对称的原则,房屋在四周,中心为庭院。大规模建筑组群平面布局更加注重中轴线的建立,组合形式均根据中轴线发展。甚至城市规划也依此原则,以全城气势景宏伟、规模最巨大的建筑组群作为全城中轴线上的主体。这种空间结构层次递进的做法把各个等级的空间以中轴线为线串联起来,能很好地体现建筑群体的气势。这种建筑外部空间的处理方法也可以用于现代建筑。例如苏州相城区的政府行政办公楼的布局就参考了这一点,以中轴线来控制总体布局,主体建筑中又以环形走廊连接四组次一级的院落空间。空间结构逐层递进:中轴线一建筑一院落,很好地表现出政府办公楼的恢宏气势(图6)。

其次,中国传统民间木构建筑组群也非常注意与环境的关系适应外部大环境,这在建筑选址上有很好的表达:“最好北面有山岭屏障阻挡寒风,最好门前南面平原、耕作招凉,最好水源顺驻,最好远景悦目、最好农地方屋终年都可以见到太阳。”[3]最初纯朴的愿望历代延续,被称为风水。这种对自然选择的重视,在当今社会的建筑选址中也很有指导意义,如风水中提出的建筑应该北面靠山,南面临水,这是因为北面需要防止北风来袭,南面有水面调节小气候,正好适于人类活动居住。因而,风水就其科学的一面来讲,仍为众多的规划、建筑学者研究探索以上三方面中国木构建筑所表现出来的优点,恰好反映了目前大部分中国建筑最薄弱的一面。中国建筑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经历现代主义的发展阶段,有太多的设计者未能清楚西方现代建筑所经历的发展过程,未能了解促使其形成的内在因素,仅停留在表象的层面看待现代的含义。这造成了国内许多象形建筑的产生和竞相抄袭国外建筑的表象。这对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我们不妨深入研究自己的传统的木构建筑,并以之为基础,开辟一条中国特色的建筑道路。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在当代建筑发展的背景下,如何看待中国木构建筑体系的优势】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原文链接:https://www.yxiso.com/offcn/727986.html

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
院校搜的目标不仅是为用户提供数据和信息,更是成为每一位学子梦想实现的桥梁。我们相信,通过准确的信息与专业的指导,每一位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迈向成功的未来。助力每一个梦想,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beimuxi@proton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院校搜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BEIMUCMS 3.0.3

页面耗时0.0631秒, 内存占用2 MB, 访问数据库24次

陕ICP备14005772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