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述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参考答案: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于需要,需要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源泉。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通过采取一些强化和训练手段使学习的要求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学习需要。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通过立志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启发学生自觉、勤奋地学习。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一种主观判断,它与个体的自我概念有密切的关系。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应从培养正确的自我概念入手,方法包括:
(1)创造条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2)为学生树立成功的榜样。
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相信成功与努力之间有必然的联系,人就不容易表现出消极行为,不容易产生无力感,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训练学生的步骤如下:
(1)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
(2)让学生进行某种活动,并取得成功体验;
(3)让学生对自己的成败归因;
(4)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
二.试述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参考答案:
(1)态度定势
个体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性,这种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信息的量。
(2)道德认知态度和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道德准则和对规范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取决于已有的道德判断水平。实施道德教育时,不应只注意道德教育的形式,进行道德说教。而是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切身体验,晓之以理。
(3)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表明,学生的态度与品德特征与家庭的教养方式有密切关系。若家庭教养方式是民主、信任、容忍,则有助于儿童的优良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若家长对待子女过分严格或、放任,则孩子更容易产生不良的、敌对的行为。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2015年教师招聘小学教育理论论述题专项练习一】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beimuxi@protonmail.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