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含义
科举制含义:科举制度,历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是中国古代文人学子参加人才选拔考试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炀帝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298年。在1905年9月2日正式废除科举制度。
二、科举制度的作用
科举制度把选拔人才和官员任命权力集中到中央,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同时地把读书学习、考试和当官紧紧连在一起,打破特权垄断,多样化的吸取人才,加强了官员的能力与文化素养。在科举制形成初期以及隋唐、宋元时期,大量庶族子弟科举做官激发了读书的热情,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促进了文学的大繁荣发展,比如唐诗宋词元曲的出现。但是,科举制度实行后期特别是明清时期,采取八股取士大大阻碍了思想与科技的发展。
三、宋朝科举制度的特点
宋朝的科举制度在规模与制度上相较于唐朝有进一步提高:
(1)科举制地位有所提高,科举制度为取士正途。
(2)科举的名额扩大。
宋代的进士分为三等,一等赐进士及第,二等赐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一般情况下一甲三人,一甲的第一名叫状元,一甲的第二名叫榜眼,一甲的第三名叫探花,二甲的第一名叫传胪,二甲三甲人数不确定,除以上常例录取的正奏名,还特别设置了因多次科考不上的举人,在遇到皇帝策试时,可参加附试,称其为特奏名或恩科及第。
(3)中试之人的地位和待遇得到提高,吸纳广大人才,特别是出生寒门的学子。
(4)确定考试时间。
宋英宗(公元1065)时确定了科举考试时间为三年一贡举就是三年一次大考,唐朝是一年考一次,而宋朝三年一次的大比之年主要就是指由礼部主持的会试以及之后的殿试,这样三年一次相较于唐朝一年一次就可以节省部分人力物力财力。三年一大考一直使用到科举制被废除。
(5)内容改革。
王安石变法时,废除贴经、墨义、诗赋等传统科目,改试经义,专用《三经新义》取士。
(6)殿试成为定制。
殿试始于唐朝武则天,但没有成为制度。宋朝初期时形成三级科举考试制度。后又将殿试成绩评定等级。
(7)建立新制,维护考试的公平,防止作弊。建立了新制度,具体如下:锁院制、别头试、糊名法、誊录制等。
试题练习(单选题)
1.科举制度当中,殿试成为定制的时期是():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答案C。解析:殿试始于唐朝武则天,但没有成为制度。宋太祖时形成三级科举考试制度。后又将殿试成绩评定等级,此后殿试成为定制。故本题答案为C。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2023公共基础知识历史知识:宋朝科举制度的发展特点】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beimuxi@protonmail.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