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识别定滑轮和动滑轮;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滑轮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探究实验,提高观察、分析以及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对科学的求知欲望,进一步认识简单机械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难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的探究过程。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导入
多媒体展示漫画:大人利用滑轮将重物吊到二楼,孩子想帮忙,却把自己吊了上去。
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笑话?其中蕴含了什么物理原理呢?引发学生思考,引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教学
1.定滑轮和动滑轮
实物观察:给每个小组分发滑轮实物,观察结构特征。(轮子周边有凹槽,并且可以绕轴转动)
教师讲授:其实这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叫做滑轮,并且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多媒体播放视频:升旗时旗杆顶部的工作、电动起重机吊重物时吊钩的工作。
提出问题:二者工作方式有什么不同之处?(旗杆顶部的轮子固定不动,吊钩上的轮子会随物体运动。)
教师讲授:轴始终固定在支架上不动,这种滑轮叫做定滑轮。在提升重物时,轴会随着重物一起上升,这种滑轮叫做动滑轮。
提出问题:生活中还有哪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例?(活动窗帘、有轨电车、家用电梯)
2.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提出问题:定滑轮和动滑轮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可以省力?所用的力和需要移动的距离有什么特点?
猜想与假设:学生大胆猜想,有的认为可能使用定滑轮需要的力较大,还有的认为动滑轮需要的距离较大。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提问学生需要用到哪些实验器材?(滑轮、用钩码做重物、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用刻度尺测距离)组织学生组装滑轮,提出问题:根据这些实验器材,应该如何设计具体的实验步骤以及实验记录表格?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由组长反馈讨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并在多媒体上出示实验记录表和具体实验步骤: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所受的重力G。
②用定滑轮匀速提升钩码,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重物移动的距离h、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用箭头标出重物移动的方向、拉力的方向。
③换用动滑轮重复上一步骤。
④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复以上步骤。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请同学们根据多媒体上具体的实验步骤以及实验记录表,分组合作进行实验,记录数据。
分析与论证:根据表格中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由小组代表反馈实验结论: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且费距离。
环节三:巩固提高
提问:解释导入时漫画中的现象。(定滑轮不省力,滑轮两端力相等,重物的重力比孩子的重力大,因此会出现孩子把自己吊上去的现象。)
环节四:小结作业
1.小结:定滑轮和动滑轮及其特点。
2.布置作业:查阅资料,如果既想省力,又想改变力的方向,应该怎么办?
四、板书设计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初中物理《滑轮》教案】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beimuxi@protonmail.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