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合“数字鸿沟”需要合力而为

 2024-12-26 04:03:01  阅读 463  评论 0

摘要:弥合“数字鸿沟”需要合力而为伴随年龄的增大,数字素养得分逐步下降,老年人正遭遇“数字鸿沟”。而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发展研究院近期发布的《后疫情时代的互联网适老化研究》报告显示,自2017年起,老年群体微信支付金额增长率基本呈直线增长,以2017年第一季度为

弥合“数字鸿沟”需要合力而为

伴随年龄的增大,数字素养得分逐步下降,老年人正遭遇“数字鸿沟”。而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发展研究院近期发布的《后疫情时代的互联网适老化研究》报告显示,自2017年起,老年群体微信支付金额增长率基本呈直线增长,以2017年第一季度为基准(100%),2021年第二季度增长为5227%。专家指出,中老年人“数字鸿沟”可以进一步缩小,而且老龄社会的数字化生活可以更贴心有温度。

“数字鸿沟”是指在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地区、行业、人员年龄之间,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的拥有程度、应用程度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而造成的信息落差及趋势。网络上曾经热传“老人无健康码乘地铁受阻”的一段视频,引发公众对于老年人遭遇“数字鸿沟”窘境的热议。疫情期间,老年人出行使用“健康码”、手机支付等遇到的困难,凸显当下老年人面对社会智能化、数字化难以适应的问题。这就是横在中老年人面前的“数字鸿沟”。

弥合“数字鸿沟”需要合力而为

我国有2亿多老年人。老年人不使用智能手机,不会操作“健康码”,不能使用手机支付,老年人乘坐公共交通或参与社会生活的困难和尴尬,必然影响老年人的幸福感、满足感。另一方面,老年人对网络及其智能化、数字化的需求很迫切又很期待。缩小“数字鸿沟”,老年人自己在努力,也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各方面合力而为。

事实上,政府方面对缩小“数字鸿沟”做了许多周密布署。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各部门聚焦涉及老年人的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切实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突出困难。民政部表示,将以老年人为中心,推动解决老年人在民政服务中遇到的智能技术困难。这对缩小“数字鸿沟”起到了方向性、目的性作用。

缩小“数字鸿沟”,社会各方积极探寻,提供了理想的途径和借鉴经验。譬如,无锡火车站为使用老人机、没有微信、无手机等无法出示“健康码”的旅客,开辟专门服务通道,以提供纸质版出站通行证的方式,让老年人不再尴尬;杭州打通“市民卡+健康码”系统,在全国率先推出“卡码合一、刷卡读码”模式,在给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代办申领健康码后,只需刷一下市民卡,即可显示健康码颜色状态。9月1日,铁路12306网站进行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上线运行,为老年人及障碍人士线上购买火车票提供更多便利。

缩小“数字鸿沟”,除了制度建设、社会服务升级,家庭作为也必不可少。应对老龄化和“数字鸿沟”,家庭成员需要平等与包容的心态,既不能把数字化、智能化当成年轻人的专利,让老年人在“数字鸿沟”面前遭遇尴尬,也不把老年人接触、学习数字化、智能化的速度和理解力等同于年轻人。处理与老年人相关的事务,家庭成员平心静气做好“功课”,不完全依赖于社会,是对老年人的关爱,也是对社会养老、敬老工作的一份贡献。

社会文明和时代进步,不应该委屈老年人,不能让老年人成为智能化、数字化时代的难民,生活在落伍、自卑或抱怨中。老年社会与数字时代的碰撞,看是老年人的智力、技术及其工具的问题,实际上是社会方方面面对老年人服务、关怀有没有尽职尽责的问题。“数字鸿沟”固然事实地横在老年人面前,但数字时代没有理由让老年人尴尬,以适老化改革和服务升级排除老年人的生存困境,才是社会文明、时代进步的必要举措。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弥合“数字鸿沟”需要合力而为】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原文链接:https://www.yxiso.com/offcn/723569.html

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
院校搜的目标不仅是为用户提供数据和信息,更是成为每一位学子梦想实现的桥梁。我们相信,通过准确的信息与专业的指导,每一位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迈向成功的未来。助力每一个梦想,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beimuxi@proton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院校搜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BEIMUCMS 3.0.3

页面耗时0.2702秒, 内存占用1.98 MB, 访问数据库24次

陕ICP备14005772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