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带好新教师或年轻教师

 2024-12-25 23:42:01  阅读 307  评论 0

摘要:新教师或年轻教师由于工作经历所限相对来说教学经验还不足,为了使新教师或年轻教师尽快地适应教学工作,迅速成长,提高教学水平,在学校工会的组织下,我们教研组认真落实组内的新老教师的帮带“对子”,以“师”带“徒”的形式来促进新教师或年轻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从而提

新教师或年轻教师由于工作经历所限相对来说教学经验还不足,为了使新教师或年轻教师尽快地适应教学工作,迅速成长,提高教学水平,在学校工会的组织下,我们教研组认真落实组内的新老教师的帮带“对子”,以“师”带“徒”的形式来促进新教师或年轻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体育教研组的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作为“师父”如何带好徒弟呢?我的做法是:给新教师或年轻教师以目标。“师徒”结对后,“师父”与“徒弟”要一起协商制定指导和学习计划以及达成目标。对师徒来说目标要科学、明确、具体、可行,即目标的设定既不是轻而易举地就能实现的,也不是遥不可及的。另外“师父”还要指导“徒弟”制定具体化的、阶段性的、单项化的目标。“师父”要定期的对目标达成情况进行检查与督促,这样容易让“徒弟”明显地感到自己的进步,即使一时目标没有达成,也可清楚自己的差距。给新教师或年轻教师以示范。作为“师父”在思想上和工作上都要身先士卒,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勇于开拓进取,在教学业务上要致力于自己所教的学科,努力学习现代教学理论和新课程标准,刻苦钻研教学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教科研工作上奋力做到教有所得,研有所获,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和带动新教师或年轻教师,要经常为“徒弟”上示范课。给新教师或年轻教师以关心。作为“师父”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宽容的胸怀,要时刻关心新教师或年轻教师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正确对待自己的“徒弟”,在不影响教研组其他教师的情况下,事事处处都要为“徒弟”着想,要发现和挖掘“徒弟”的长处,在学校要为“徒弟”争取如外出学习、培训、听课、参加教学比赛等等的机会,让“徒弟”有所表现,这样才能调动“徒弟”的积极性。给新教师或年轻教师以信心。能力差是可以通过培养强起来的,很多的新教师或年轻教师并不是能力差而导致的教学水平差,主要是对自己的信心不足。因为丧失了信心必将自我放弃和颓废,“能混下来就好”,“我就这样了”。且这些教师的信心往往极易夭折,所以作为“师父”要对“徒弟”的信心格外的爱护。要正确看待他们暂时的不成熟,对他们在教学中出现的不足,要在肯定中分析,真诚地指出存在的问题,“这节课上得不错,在……方面处理得比较好,但在……方面,假如这样处理效果可能会更好,你认为呢?下次课你试试?”。作为“师父”在带徒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把握好方向。“师父”把握好方向很重要,“师父”要注意把“徒弟”的能力素质领在提高整个体育教研组的战斗力、凝聚力上,要把能力素质集中到提高教学、科研能力上,而不是争高低、评优和职称待遇上。二要注重“徒弟”的个性特征,要针对徒弟的实际情况引领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发展个性,使之努力转化为强者,成为有一两手绝活的能师。三要掌握好节奏。在带徒中,要和长跑一样要注意分配体力。有的师父在带徒时决心很大,期望值太高,一开始劲头很足,要求也很严,结果让徒弟望而生畏,失去信心。因此,在对“徒弟”的要求上要从步行开始,逐渐过渡到慢跑、快跑,使徒弟看到希望、鼓舞信心,以达到先慢后快的效果。有时还要进行有快有慢的变速跑,要经常给“徒弟”上上“发条”,但也不能让他老是绷的紧紧的。四要创造轻松活泼工作氛围。在工作中就是同事,“师父”没有必要摆上“师父”的架子,应该相互尊重。师徒之间应通过经常性的讨论、交流、一起打球、唱歌、聊天、吃饭等等的活动形式,增强师徒之间的感情,减轻“徒弟”的压力。

新教师界定分配到四十九中未满三年及2004年新任高中教学的所有老师。

www.ywtd.com.cn/mypage/page1.a... 新教师界定分配到四十九中未满三年及2004年新任高中教学的所有老师。 一、教务教科处相关安排与要求:...新教师应在教学设计中有专门的教案和学案规划,且有教学后记与反思。 鼓励创新思维; 5、半期后,教务教科处将专项组织新教师汇报课竞赛,要求电子课件、普通话、..

谈谈如何带好新教师或年轻教师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谈谈如何带好新教师或年轻教师】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原文链接:https://www.yxiso.com/offcn/720972.html

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
院校搜的目标不仅是为用户提供数据和信息,更是成为每一位学子梦想实现的桥梁。我们相信,通过准确的信息与专业的指导,每一位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迈向成功的未来。助力每一个梦想,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beimuxi@proton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院校搜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BEIMUCMS 3.0.3

页面耗时0.0436秒, 内存占用1.99 MB, 访问数据库22次

陕ICP备14005772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