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作品《牧童》,感受歌曲中所表达的对美好生活以及童年时光的热爱之情,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
2.通过对歌曲《牧童》的演唱,并配以讨论、分析、探究等方法,学生能够了解合唱的艺术魅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认识切分节奏以及变化音,了解合唱的形式,掌握合唱的方法,并能够用亲切、真挚的情绪完整有感情演唱歌曲,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作品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能够用自然活泼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
难点
能够掌握切分节奏以及变化音的演唱,能够用和谐统一的声音进行二声部合唱。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播放斯洛伐克民歌《八只小鹅》的视频,并提出问题:这首歌曲是那个国家民歌?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这首歌曲是斯洛伐克民歌,乐曲轻快活泼。斯洛伐克是中欧的一个内陆国家,景色优美,艺术氛围浓厚,今天,我们就要走进斯洛伐克,了解一下斯洛伐克少年的童年生活。顺势揭示课题《牧童》。
(二)初步感知
1.教师播放歌曲,并提问: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这首歌曲的速度为中速,情绪是欢快活泼地。
2.教师带领学生复听歌曲,并提出问题:歌曲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讲述了斯洛伐克小牧童一天的快乐生活,描绘了一幅草原美景下,小牧童在美丽牧场快乐放牧的场景,悠哉悠哉,怡然自得。
(三)学唱歌曲
1.发声练习:教师弹奏钢琴,带领学生以a为母音,以531531为音阶,进行跳音的发声练习。并提醒学生用自然的声音进行发声,注意嗓音的保护。
2.视唱乐谱:教师弹奏旋律,学生进行高声部乐谱视唱。并提出问题:在视唱乐谱的过程中,哪一句唱起来难度最大?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并组织学生针对性练习:歌曲的二、三、四乐句都出现了切分节奏。生活中的切分节奏有大大的、高高的等词语;带领学生进行反复练习,并完整视唱高声部旋律。
3.教师再次弹奏低声部旋律,学生进行低声部旋律视唱。并提出问题:视唱过程中,大家发现了哪些音乐要素?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先探索,之后总结并讲解:第二乐句出现了变化音#4。教师带领学生模唱34,解决变化音这一难点。
4.乐谱视唱完毕后,教师播放录音,由教师进行指挥,进行二声部的乐谱合唱。提醒学生注意音色的统一以及切分节奏、变化音的演唱。
5.教师组织学生有节奏朗诵歌词,并请学生思考: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学生讨论并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并讲解:这首歌曲表达了斯洛伐克人民对生活的赞美之情,也表达出了对童年生活的热爱之情。
6.教师引导学生完整演唱歌曲,并提问: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和情绪演唱歌曲?
学生自由展示。
教师总结:演唱时可以用自然亲切的声音,情绪饱满的进行演唱,演唱时注意两个声部的和谐统一,低声部不要被高声部带跑了。
7.完整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巩固提高
教师以布谷鸟合唱团为主题,将学生分为两个大组,向学生分发奥尔夫乐器,为歌曲进行伴奏创编,练习时间为5分钟。最后请学生用合唱的方式表现作品。
学生进行展示。
教师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并总结:让我们一起用和谐、轻快的声音来表达歌曲中惬意的牧童生活,感受童年时光的美好。
(五)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教师呼吁学生能够感受生活的美好,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课后作业:搜集与牧童有关的音乐作品。
四、板书设计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小学音乐《牧童》教学设计】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beimuxi@protonmail.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