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在阅读申论材料时,还需注意把握阅读时间和阅读顺序,申论考试的材料阅读,一般有以下两种阅读顺序。
其一,先看文章,后看问题,再通过阅读文章来解答问题。这是考生常用的按部就班的阅读方式。其特点是有利于考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态度。但采用这种阅读方式的考生往往阅读速度较慢,因此难以在阅读时积极主动地预测文章内容。
其二,先将问题看一遍,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最后答题。其特点是针对性强,节省答题时间,较适用于解答事实性和细节性的问题,但是解答主旨性用推断性问题的效果不明显。
比较合理的作答顺序和时间安排:
首先,阅读题干。这里指的阅读题干指的是所有的题目,而并非某个或者第一个,有的同学可能会担心记不住所有的题目,这就要求学生有效的利用草稿纸,可以将每个题干的题型、要求等进行简略的记录,都记录好之后,再带着问题去读材料。
其次,阅读材料。整个阅读的过程中,因为我们是带着所有的问题去阅读材料,所有要求考生读完一遍材料,把所有相应的答案要点划出来。考生在划线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标记,根据不同的题目采取不同的记号,保证整理要点的时候能够迅速找到相应题目的要点,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
再次,整理要点。整理要点就要考生依据我们所学到的对各类题型的作答方法进行加工,注意语言要简练。
最后,将所加工的题目进行规范书写。注意写的过程中要保证字迹清晰,字体可以不好看,但一定要保证卷面工整,这是阅卷人阅卷的前提。整理要点和规范书写的时间控制在60分钟左右。
那么如何读题呢
1、 读单个题。
读单个题时要按照常规读法,抓住六要素,即题型、作答范围、作答对象、问数、字数、特殊要求即可。示例:
新技术的使用能否突破社会结构屏障,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根据给定资料2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论述全面,语言简明;不超过250字。
谈看法-综合分析(评价分析)。“是否”而字,且要求观点明确,可得出答题第一步 要提出看法,即观点(注意是材料的看法、观点)
要求有理有据,论述全面,可得出答题第二步 要展开分析(全面分析)
根据评价分析 提出观点-分析论证-得出结论/提出对策,需要在最后得出结论/提出对策
其他细节:作答范围给定资料2(答案来源);语言简明(精炼概括);只有一问。
2、 读整套题。
读整套题要求在对单个题阅读后,从整体上把握材料的主要内容,从而减小文章阅读压力,为梳理材料主旨和精神做有效铺垫。(下文重在整体审题,故省略了单个题目的要求部分)
第一题:根据“给定材料2-5”,归纳概括我国存在的“垃圾难题”的具体表现。(要求略)
第二题:请结合“给定材料8”,起草一份关于垃圾分类的经验介绍提纲。(要求略)
第三题:以“——对‘垃圾难题’的思考”为副标题,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略)
从以上三道题来看,分别属于归纳概括、贯彻执行、文章写作。而三道题所涉及的作答对象分别为:概括垃圾难题、介绍垃圾分类经验、对垃圾难题思考写文章。其实这三道题就暗含了材料的内在逻辑关系:
材料2-5指出了当前垃圾难题的种种表现——提出问题
材料8指出垃圾分类的经验——解决问题
从第一题和第二题来看,材料目前有两方面重要信息,即围绕垃圾难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所以在文章写作上就可以从最基本的角度入手,即思考垃圾难题的治理途径,从材料中找出核心思想与主要措施,并适当结合生活实际,引申出去。若能提前做好基本的审题,并且明白题目之间暗含的材料逻辑关系,不仅能够方便考生梳理材料,更重要的是能让考生明白命题人围绕某个主题的侧重方向。
申论专家指导:如何解读申论材料中的统计图表 (2012-07-16 11:43:58)转载▼
标签: 备考策略 博大弘仕 博大教育 申论 许甜甜 解题技巧 图表 教育 分类: 申论
统计图表大家一定都不陌生,行测的资料分析题目必考这类题目。但是,这几年申论的材料中也逐渐出现了图表的材料。而申论中的图表材料与资料分析题目考查点是完全不一样的,资料分析题目重点在于数字的分析和计算,考查的是数字运用和计算的能力;但是申论中的图表材料主要是通过图表分析问题,并不需要数字计算,或者非常简单的加减计算,其目的仅仅在于让考生通过这些图、表、数字等分析出问题所在,考查的分析与观察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解读申论材料中的统计图表呢?现在,博大弘仕的申论老师来为你做指导。
第一步,识别图标的“眼点”——标题
申论中的图表都不是突兀的,什么提示都没有的,他首先会出现标题,而标题的作用在于提示考生这个图表围绕着什么主题展开。因此,标题就是图表的“眼点”,是首先要看的。比如
《2010年吉林(甲级)》
图1 你认为干部学习动力如何?
博大弘仕分析这个饼状图的标题就是“你认为干部学习动机如何”,那么通过这个标题我们就知道了这个图围绕着干部的学习动机进行分析和统计,所以分析出的结果也肯定是与干部的学习动机相关的。
当然,还有部分题目是没有标题的,但是他在出现图表之前会有文字提示,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去看文字,通过文字找到图表的“眼点”。比如
《2011年安徽(B类)》
某县锦山乡锦山村地处风景秀丽的锦山山麓,是该县“乡村游”示范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该村利用独特的自然资源,开辟了一个锦山游乐园。2010年5月1~3日,记者参加了该村组织的游乐活动,并实地做了调查采访。以下是调查采访的统计表:
博大弘仕分析这个统计表并没有标题,但是我们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明确地找到这个统计表是关于“某村组织游乐活动的调查采访”所得出的统计数据,也就是说最后分析出的结果反映的是该村游乐活动的结果。
看“眼点”很关键,这是把握材料核心的关键一笔。
第二步,理清提示——图例
无论是统计图还是统计表亦或者是地图等,图表都会有一个提示信息,那就是图例。图例的作用在于制图人解释图表的意义和内涵,因此要想搞清楚图表所反映的问题就必须要搞清楚图例。所以,第二步,我们就需要去分析图例,这一步很简单,图例告诉你什么你就比照着去看图就可以了。当然,目前申论出现过的材料图标都非常简单,通常都没有图例,那么这时候就可以省略这一步了。
第三步,比较分析
(一)抓双重联系:图内-信息;图外-知识
比较分析的时候,我们要抓双重联系:图内-信息;图外-知识
这句话的意思是解读申论的图表,我们不能单纯看图表本身所包含的信息,要将图表内的信息与图表外的知识结合起来分析,尤其是其他文字材料。比如说
《2010年黑龙江》
5.世界银行环境与市政高级工程师黎明远最近在一个关于水价的论坛上称,应加快推进水价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价格杠杆的作用。他认为,导致目前水资源浪费相当严重,水污染也得不到有效治理的主要原因是水价构成不合理,水价偏低,没有反应出水资源稀缺程度和水环境治理成本。
今年4月以来,一股水价提价的“潮流”席卷了全国各大城市。
2009年全国部分城市水价调整统计表
自来水费
污水处理费
调价理由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前
调整后
上海
1.03元/立方米
1.33元/立方米
0.90元/立方米
1.08元/立方米
成本不断上升,水价多年来作调整,上海现行供排水价格与企业运用成本已明显倒挂,上调水价促进节约用水,合理配置水资源。
沈阳
1.4元/立方米
1.8元/立方米
0.5元/立方米
0.6元/立方米
水库的供水价格提高,取地下水开征水资源费等
天津
3.4元
3.9元
筹集南水北调基金,缓解供排水价格矛盾
常州
1.16元
1.41元
1.15元
1.40元
供排水企业经营亏损
兰州
0.3元/吨
0.5元/吨
成本增加
博大弘仕分析这道题,我们在解读的时候就不能单纯地看表中的数字变化,就必须结合前面的介绍的文字进行分析,文字说水资源浪费严重,污染得不到治理,原因就是水价低。那么再结合在表中水价调高,可以发现提高水的价格是正确的,而且水价调高的确有利于水污染治理,这就是需要结合表外的知识进行分析。
比如说《2010年吉林(甲级)》
图5 干部们经常阅读哪些方面的书?
博大弘仕分析这个图反映的是干部们通常阅读哪些方面的书。我们通过图表能看出各种类型的书所占的不同比例,这是图内告诉我们的信息,但是这个比例反映的问题是什么,就需要我们结合图外的知识分析。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知道作为领导干部最应该读的书是什么,首选应该是政治类、决策管理类的。所以很明显这个比例有问题,反映出领导干部没有读对正确的书,读书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谋权、休闲等。
这是对图表的整体分析,那么对于统计图表来说,我们就必须重视数据分析。
(二)重视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主要包括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和对比分析。
第一种是定量分析,主要是通过数字断想的方法,来分析数量有什么样的特征,那么这个特征反映的问题又是什么。通常我们说数量就是两点,数量是否过大,是否过小,通过这样的定量分析来确定数量特征。比如说
图3 在本单位的干部选拔任用、职务/职称晋升中,下列哪些因素的影响最大?
博大弘仕分析这个图反映的是干部选拔任用、职务/职称晋升中,三个因素的影响。那么,我们不要去着急比较分析,我们就单个地来看每个数字,很明显“领导关系”63.4%这个数字所占的比重挺大,这说明什么,有63.4%的人认为干部的晋升是靠领导关系的,所以这部分人肯定就要去拉拢领导,主要的精力就放在酒桌上、社交场合以及送礼等方面了,就会忽视读书,这样问题也就出现了。这就是通过数量的特征来定量分析。
第二种是定性分析,其目的在于分析趋势。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定性分析包括数字分析,比较然后概括或抽象,得出结论。
《2010年江西申论真题》
红博会的举办,促进了江西红色旅游的快速发展(见下表)
2004年~2008红色旅游接待人数、收入指标比较
年份
绝对数(万人次)
占全国接待旅游总人数(%)
绝对数(亿元)
占全省旅游总收入%
占全省GDP(%)
2004
1350
32.78
77
31.97
2.2
2005
1760
34.53
110
34.37
2.71
2006
2200.28
36.37
146.58
37.5
3.17
2007
2840
40
188.25
40.6
3.44
2008
3543.17
43.72
244.6
43.72
8.6
注:此表根据2004~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及江西旅游网(2008江西旅游十大亮点)整理而成。
博大弘仕分析这道题的反映的主题是2004-2008年红色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指标比较。这时候怎么定性分析呢?我们纵向来看第二列,“绝对数(万人次)”。纵向一看,数字在不断地增加,说明江西红色旅游的人数在逐年增加,这反映的问题是红色旅游是值得发展的产业,也反映出江西省政府中是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它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这就是通过定性分析,分析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规律。
第三种方法就是对比分析,其目的在于通过差异找到问题所在。统计图表中通常都会包含多组数字,这些数字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关联,因此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对比分析这些数字,找到数字的差异,通过这个差异找出问题所在。比如
博大弘仕分析这个表中,我们随便来看几个数字,比如结果是游客人均花费235元,全村人均收益304元,但是毁坏的草坪有355平米。这三个数字一对比,问题就出来了,这种乡村旅游花费多,收益少,破坏大,生态破坏严重。按照这样的思路分析,就能发现这个表中反映的问题很多。
第四种是横纵分析。对统计图来说,数字的分析是重要的分析数段和分析方法,因此数字分析的方法一定要掌握。那么数字分析的时候,包括横向分析也包括纵向分析,不能单看某一个方向的,要根据图表的特点双向分析。比如上表中,我们就既可以横向分析,如第一行关于水资源的消耗,也可以纵向分析,如第二列,旅游项目的单一。
第四步,抓主线要素——文字
在前面提到过,申论的图表要将表内的信息与表外的知识联系起来,那么同样的,解读表内的信息时一定要注意表内的文字。尤其是统计表,通常数字为主,大家都会被数字吸引,忽视文字的内容。但是申论材料的文字对数字有着重要的解释说明、补充阐释等作用,因此需要将数字与文字结合起来分析。
2009年全国部分城市水价调整统计表
自来水费
污水处理费
调价理由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前
调整后
上海
1.03元/立方米
1.33元/立方米
0.90元/立方米
1.08元/立方米
成本不断上升,水价多年来作调整,上海现行供排水价格与企业运用成本已明显倒挂,上调水价促进节约用水,合理配置水资源。
沈阳
1.4元/立方米
1.8元/立方米
0.5元/立方米
0.6元/立方米
水库的供水价格提高,取地下水开征水资源费等
天津
3.4元
3.9元
筹集南水北调基金,缓解供排水价格矛盾
常州
1.16元
1.41元
1.15元
1.40元
供排水企业经营亏损
兰州
0.3元/吨
0.5元/吨
成本增加
博大弘仕分析比如这道题中的表格最后一栏“调价理由”,这些理由同样能反映出水“市场”和“公益”调整的难点所在之一,要公益,供水企业受不了,要亏损,而且不利于水资源节约。另外,水厂的成本增加也能反映出水资源的宝贵,这也是答题的关键点之一。另外,文字说明除了表内的,还有些是以批注、备注等方式出现在表外,这同样不容我们忽视。
第五步,综合评价
申论的图表分析,最后我们一定要综合评价,得出结论。一张图表可能只有一个结论,也可能会有多个结论,但是我们必须要得出结论,这个结论就是问题所在,也就是分析概括出的内容。比如说
图4 干部在什么情况下阅读?
这个图,我们可以发现干部读书多为自己抽出业余时间或者出差的时候,而单位组织读书活动很少。因此我们必须得出一个结论:目前,我国政府部门对干部阅读的重视程度不够,干部阅读的随意性较大。
总结:申论的图表题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比资料分析要简单很多,至少不需要计算。但是,我们必须要做到两点:
一是要看懂图表,这主要是通过读懂图例而来;二是分析出问题,而且要分析全面。因此,分析的过程中,就需要用到各种方法,大家根据题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另外就是要用自己的语言将题目要求的问题概括出来,要得出结论。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做公务员申论题目时先看问题再去读材料好呢?】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beimuxi@protonmail.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