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三化学说课稿【三篇】

 2024-12-25 02:45:01  阅读 107  评论 0

摘要: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钠的化合物属元素化合物知识,是本章的重点。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不仅可以加深和巩固上一节的知识,并为下一节碱金属的学习奠定基础,故本节教材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钠的化合物中,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又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故学好本节内容还有着重要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钠的化合物属元素化合物知识,是本章的重点。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不仅可以加深和巩固上一节的知识,并为下一节碱金属的学习奠定基础,故本节教材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高中高三化学说课稿【三篇】

 钠的化合物中,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又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故学好本节内容还有着重要的实际指导应用意义。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的具体内容和具体学情,本节课共分为两课时。

 第一课时:过氧化钠的性质;

 第二课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鉴别方法。

 以下我所说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过氧化钠的性质并能够熟练的运用。通过对过氧化钠用途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Na2O2与H2O、CO2的反应作为引领学生探究未知领域的手段。

 通过教学设计,授以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对比法、实验探究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在较自由的互动式、探究式的学习氛围中,通过亲身体验获得实验结果的过程培养学生形成勇于探究、善于质疑的精神以及科学求真的价值观。

 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过氧化钠的性质

 (2)教学难点: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

 二、说学情

 1.知识储备:在初中阶段,学生已学过燃烧的三要素,通过上节对金属钠的学习,学生也普遍具有了研究的热情。

 2.学生特点:高一学生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均有限,虽对探究性实验感兴趣,但却不一定能够积极地主动地去观察、思考和探索本质。故:本节课中,我将多设疑、多激疑引导,让学生都能动起手来,把实验作为探究未知领域的手段。

 三、说教法

 我的理念:建构主义理论铺开课堂,由旧知引入新知,认知冲突或疑惑激发兴趣。

 1.本节采用:“互动式”、“启发—探讨式”的实验引导分析的方法。

 2.实验方面: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演示、学生两人分组实验。

 3.多媒体辅助教学、学案导学。

 宗旨:将课堂还给学生。

 四、说学法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现象→提出猜想→分析本质→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2.引导学生掌握实验探究、对比讨论的方法。

 3.引导学生学会由Na2O2的性质,分析用途。

 五、说教学过程

 一共分为四个阶段,引入探究阶段、总结归纳阶段、练习强化阶段及课后巩固阶段。

 引入阶段

 创设情境引入:首先展示古今取火之文明,引生入境。

 依据情景设疑:“为什么能够着火 ”唤醒学生旧知识中关于燃烧三要素的认识,并以此展开后续教学。

 情景化设疑:如果我们有了燃烧三要素之一:可燃物棉花,又该怎样去生火呢 学生发展思维。从而引出吹气是否能够生火

 对比实验验证猜想:未经处理的棉花,怎么吹,都不着火,加点固体物质,再吹,通过现象“生火”,从而引出吹气能让棉花着火的神奇物质:过氧化钠及其物理性质。

 探究阶段

 新疑问:有了过氧化钠,吹气是否就能够生火呢

 引导分析:如何符合燃烧的三要素。

 设计意图:通过对着火点的分析,引出必定为人呼出的气体与Na2O2作用生火。

 新疑问:人呼出的气体有CO2、H2O、O2、N2,到底是谁的作用呢

 学生讨论引出:空气中也有大量的N2、O2,如果把包裹有Na2O2的棉花露置在空气中,不能生火,从而引出生火的原因应是CO2、H2O与Na2O2作用生火。

 过渡:但是,CO2、H2O不是常见的灭火材料吗 又如何去生火呢

 实验验证解决悬疑1:探究CO2与Na2O2作用是否能够生火。

 学生演示实验一:向集满CO2的集气瓶中投入包裹有Na2O2的棉花。

 结论:CO2与Na2O2作用能够生火,符合燃烧的三要素。

 引导分析:如何符合燃烧的三要素。

 设计意图:通过三要素O2的分析,推出Na2O2与CO2反应的产物有O2,继而分析得出产物Na2CO3;通过对着火点的分析,推出这个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过渡:CO2能够生火,水不是能灭火吗 它在中间又起到怎样的作用呢 从而引入到对水的探讨。

 实验验证解决悬疑2:探究H2O与Na2O2作用是否能够生火。

 学生演示实验二:滴水生火

 结论:H2O与Na2O2作用能够生火,符合燃烧的三要素。

 引导分析:如何符合燃烧的三要素。

 设计意图:通过对燃烧三要素O2的分析,推出Na2O2与H2O反应的可能产物有O2,继而分析得可能产物NaOH;通过对着火点的分析,推出这个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过渡:是否真是这样呢

 学生分组实验:探究Na2O2与H2O的反应

 学生根据现有仪器设计实验方案,师生互动讨论出方案后,进行实验探究验证猜想。同时,以实验报告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并由观察到的现象去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能够将实验与理论相结合。

 

 本节课中,我是一步一个台阶的由旧知:燃烧的三要素、CO2、H2O能灭火引出新知Na2O2与H2O、CO2的反应,从而达到攻克难点。

 总结归纳

 学生自主总结完成对Na2O2知识的整理。

 以一首小诗来完成对Na2O2知识的高度概括,并激发学生研究化学的兴趣。

 小诗

 过氧化钠色淡黄,与水反应可生氧;

 强氧化性能漂白,酚酞先红后退场;

 二氧化碳也反应,密封保存记心上;

 防毒面具里供氧,航天潜水受赞扬!

 练习强化

 设置了不同难度的习题,以基础的实验现象,提升至双线桥法表示电子的转移。

 1.向滴有酚酞的水中加入少量的过氧化钠粉末,振荡,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A.溶液仍为无色

 B.溶液最终为红色

 C.有气泡产生,溶液最终为红色

 D.有气泡产生,溶液先变红色最终为无色

 2.用双线桥法表示Na2O2与CO2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求出被氧化和被还原的原子个数之比。

 课后巩固

 1.查阅资料完成科普小论文:我的Na2O2更精彩

 2.设置课后习题巩固知识。

 课本:P31页一、填空题:

1、二、选择题:

1.2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见证过神奇的吹气能让棉花着火,必然对Na2O2有着浓厚的兴趣,顺势指导学生查阅资料完成科普小论文,比拼“谁的Na2O2更精彩”。

 在这里,将学习由课堂延伸到了课外,由学校延伸到生产与生活。

 六、说板书设计

乙酸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高中化学新课程准指出,高中化学新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深刻的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知识结构: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册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乙酸是羧酸类物质的代表物,本节共1课时完成,按教材的编排体系,包含乙酸概述、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乙酸的性质研究、乙酸的用途和乙酸的制法。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从教材整体上看,乙酸既是很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又是羧酸类物质的代表物,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从知识内涵和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上看,乙酸既是醇知识的巩固、延续和发展,又是学好酯(油脂)类化合物的基础。故本节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3.教学重点:根据教学大纲和以上的教材分析,乙酸的结构和性质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特别是酯化反应的特点和过程分析即对酯化反应演示实验的观察和有关问题及数据分析、推理又是性质教学中的重点。

 4.教材的处理:为了使教学具有更强的逻辑性,突出教学重点内容,充分说明物质的性质决定于物质的结构,对教材的内容在教学程序上进行了调整:

(1)将乙酸的结构特点放在乙酸的性质之后去认识。当学生对乙酸的性质有了感性认识后,再提出为什么乙酸会有这些性质呢 必然使学生联想到它的结构有何特点呢 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观点的认识,又能反映出化学思维的主要特点:由具体到抽象,由宏观到微观。

(2)为了突出酯化反应的过程分析和加深对酯化反应的条件理解,将课本P.75的演示实验做了适当的改进(详见教学过程设计),增强了学生对实验过程及实验数据的分析推断能力,达到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教学效果。

 5.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使学生掌握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主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初步掌握酯化反应。

 (2)能力培养——通过实验设计、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加强基本操作训练,培养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和求实、创新、合作的优良品质。

 (3)方法训练——介绍同位素原子示踪法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通过酯化反应过程的分析、推理、研究、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从实践到理论的自然科学思维方法。

 三、教学方法——“探究式”

 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一个过程,其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特征,为了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使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高手,。其基本过程如下:

 反馈矫正评价

 以上过程可概括为:情景激学,实验促学,构建导学,迁移博学。

 四、学情分析和学法指导

 1.学情分析:从知识结构上看,学生已经学完烃的基础知识和乙醇等内容,对有机化合物的学习特别是有机分子中的官能团和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之间的相互联系有了一定的认识,能掌握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渴望自己独立完成实验。有较强的求知欲,师生间彼此了解,有很好的沟通交流基础。

 2.学法指导: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在教学中:

 (1)通过指导学生设计多种能证明乙酸酸性和酸性强弱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掌握如何通过化学实验设计和实施化学实验达到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通过对酯化反应演示实验的改进,突出了酯化反应过程、条件和实验装置特点的分析推理和研究,使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教师创设的演示实验氛围,潜移默化地受到自然科学方法论思想的熏陶。自然科学的研究过程是以自然现象、科学实验为基础,用提出问题—探索分析—解决问题—迁移发展(再提出问题)的方法展开探索的过程。教会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五、教学手段

 教学中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学生设计实验、实物感知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共同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乙酸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高中化学新课程准指出,高中化学新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深刻的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知识结构: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册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乙酸是羧酸类物质的代表物,本节共1课时完成,按教材的编排体系,包含乙酸概述、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乙酸的性质研究、乙酸的用途和乙酸的制法。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从教材整体上看,乙酸既是很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又是羧酸类物质的代表物,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从知识内涵和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上看,乙酸既是醇知识的巩固、延续和发展,又是学好酯(油脂)类化合物的基础。故本节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3.教学重点:根据教学大纲和以上的教材分析,乙酸的结构和性质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特别是酯化反应的特点和过程分析即对酯化反应演示实验的观察和有关问题及数据分析、推理又是性质教学中的重点。

 4.教材的处理:为了使教学具有更强的逻辑性,突出教学重点内容,充分说明物质的性质决定于物质的结构,对教材的内容在教学程序上进行了调整:

(1)将乙酸的结构特点放在乙酸的性质之后去认识。当学生对乙酸的性质有了感性认识后,再提出为什么乙酸会有这些性质呢 必然使学生联想到它的结构有何特点呢 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观点的认识,又能反映出化学思维的主要特点:由具体到抽象,由宏观到微观。

(2)为了突出酯化反应的过程分析和加深对酯化反应的条件理解,将课本P.75的演示实验做了适当的改进(详见教学过程设计),增强了学生对实验过程及实验数据的分析推断能力,达到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教学效果。

 5.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使学生掌握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主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初步掌握酯化反应。

 (2)能力培养——通过实验设计、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加强基本操作训练,培养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和求实、创新、合作的优良品质。

 (3)方法训练——介绍同位素原子示踪法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通过酯化反应过程的分析、推理、研究、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从实践到理论的自然科学思维方法。

 三、教学方法——“探究式”

 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一个过程,其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特征,为了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使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高手,。其基本过程如下:

 

 反馈矫正评价

 以上过程可概括为:情景激学,实验促学,构建导学,迁移博学。

 四、学情分析和学法指导

 1.学情分析:从知识结构上看,学生已经学完烃的基础知识和乙醇等内容,对有机化合物的学习特别是有机分子中的官能团和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之间的相互联系有了一定的认识,能掌握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渴望自己独立完成实验。有较强的求知欲,师生间彼此了解,有很好的沟通交流基础。

 2.学法指导: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在教学中:

 (1)通过指导学生设计多种能证明乙酸酸性和酸性强弱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掌握如何通过化学实验设计和实施化学实验达到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通过对酯化反应演示实验的改进,突出了酯化反应过程、条件和实验装置特点的分析推理和研究,使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教师创设的演示实验氛围,潜移默化地受到自然科学方法论思想的熏陶。自然科学的研究过程是以自然现象、科学实验为基础,用提出问题—探索分析—解决问题—迁移发展(再提出问题)的方法展开探索的过程。教会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五、教学手段

 教学中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学生设计实验、实物感知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共同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高中化学说课稿

初中化学实验创新说课稿(精选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初中化学实验创新说课稿(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化学实验创新说课稿1

 知识与技能要求:

 (1)记住苯的物理性质、组成和结构特征。

 (2)会写苯的燃烧反应、卤代反应、硝化反应、加成反应等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要求

 (1)通过分析推测苯的结构,提高根据有机物性质推测结构的能力。

 (2)通过苯的主要化学性质的学习,掌握研究苯环性质的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化学家发现苯环结构的历史学习,体验科学家艰苦探究、获得成功的过程,培养用科学观点看待事物的观点。

 重点与难点

 难点:苯分子结构的理解。

 重点: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一,课始检测

 (1)烷烃、烯烃燃烧的现象?

 (2)烷烃、烯烃的特征反应是什么?

 二,导入

 这节课起我们学习一种特殊的烃,先请大家一起看以下化学史资料。

 三,科学史话19世纪初,英国等欧洲国家城市照明已普遍使用煤气,使煤炭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生产煤气剩余一种油状、臭味、粘稠的液体却长期无人问津。1825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从这种油状液体中分离出一种新的碳氢化合物。法国化学家日拉尔确定了这种碳氢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分子式为C6H6,并叫作苯。

 四,探究问题1

 (1)若苯分子为链状结构,根据苯的分子式C6H6苯是饱和烃吗?

 (2)在1866年,凯库勒提出两个假说:

 1、苯的6个碳原子形成xxx状链,即平面六边形环。

 2、各碳原子之间存在xxx交替形式。

 凯库勒认为苯的结构式:xxx;结构简式为:xxx

 五,探究问题2

 若苯分子为上述结构之一,则其应具有什么重要化学性质?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

 重要化学性质能使溴水褪色;使锰酸钾褪色。

 六,分组实验

 从实验入手了解苯的物理、化学性质特点。

 1、将1滴管苯滴入装有水的试管,振荡,观察。

 2、将1滴管苯与1滴管溴水溶液的混合于试管中,振荡,静置观察现象。

 3、将1滴管苯与1滴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混合于试管中,振荡,静置。

 4、提问实验现象是?

 5、归纳小结

 实验、现象、结论。

 水、分层、苯不溶于水。

 溴水、分层,上层为橙红色(萃取)、苯不能使溴水褪色。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分层,下层为紫红色、苯不能使高锰酸钾褪色。

 七,思考与交流

 (1)你认为苯的分子中是否含有碳碳双键?苯到底是什么结构呢?

 (2)苯的邻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说明什么?

 八,强调

 科学研究表明:苯分子里6个C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

初中化学实验创新说课稿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会正确区分元素和原子。

 3、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4、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初步知识。

 5、通过微观想像、分析、讨论、对比、认识到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

 6、通过同学之间相互合作,查阅资料,了解地壳、生物细胞和一些食品中元素的含量。

 二、课题分析

 本课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三部分内容。学生通过前阶段的学习,已经初步认识到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了解了原子的结构,本课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对它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是教学中的难点。

 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因此是教学的重点。要求学生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对于一些常见元素的符号,必须会写、会读、会用。

 教材编排“元素周期表简介”的目标,是让学生较早地学习和使用元素周期表这个工具,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提供方便。学生只要会根据原子序数查找某一元素的符号、名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以及确认该元素是金属、非金属还是稀有气体元素即可,不要随便提高要求。本课题分两课时完成:

1、元素。

2、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简介。

 三、教学策略分析

 本课题的教学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学生在阅读课文、查阅有关资料后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提供有关资料,供学生查阅,提出问题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教学中要多结合实例、多做练习,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加深理解和巩固,使所学的概念得到比较清晰的对比、区分和归类。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对枯燥无味的元素符号的记忆负担,教学过程中可组织一些有趣味的活动,如符号认位、联想记忆、查表抢答等。

 四、设计思路

 1、由问题、、文字资料推出元素概念,课本72页活动与探究得出地壳、生物细胞和部分食品中所含元素。

 2、由课本73页资料、和课文内容得出元素符号的写法和涵义。

 3、由课本74页活动与探究了解元素周期表有关用途。

 五、教具设计

 1、投影1:按照课本49至50页图样绘制水分子、氧分子、氧化汞分子图。

 2、投影2:元素与原子比较表。(空白)

 3、投影3:介绍地壳里含量较多的几种元素及其存在,简介几种食品中的元素含量。

 4、投影4:简介门捷列夫如何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引入

 提问:水通电分解的实验说明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回答

 引入课题2“元素”。

初中化学实验创新说课稿3

 ●教学目标

 1.加深对乙醇、苯酚、乙醛性质的认识;

 2.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操作能力以及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

 乙醇、苯酚、乙醛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酚羟基和醇羟基的区别及探讨性实验的设计。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激励学生大胆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的可行性,并指导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实验用品

 试管、试管夹、烧杯、滴管、玻璃棒、玻璃管、单孔橡皮塞、玻璃片、镊子、药匙、酒精灯、滤纸、小刀、火柴。

 无水乙醇、乙醇、苯酚、苯酚稀溶液、10% NaOH溶液、稀盐酸、饱和溴水、2% AgNO3溶液、2%氨水、FeCl3稀溶液、2% CuSO4溶液、乙醛稀溶液、金属钠、铜丝、pH试纸、热水、蒸馏水。

 ●教学过程

 [引言]

 课堂上我们学习了乙醇、苯酚和乙醛的性质,今天我们自己动手实验,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它们的性质。

 [板书]一、乙醇的性质

 [师]乙醇有哪些主要化学性质

 [生]①和Na反应;

②发生催化氧化;

③发生消去反应。

 [师]下面我们用实验来验证乙醇的化学性质。

 [板书]1.乙醇与Na的反应

 [师]请大家根据乙醇的性质以及钠和水反应的实验,讨论以下问题:

 [投影]1.乙醇和Na反应与H2O和Na反应相比谁快 乙醇与Na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2.如何用实验证明乙醇与Na反应生成H2

 3.如何证明乙醇与Na反应后的溶液的酸碱性 它的酸性(或碱性)是如何引起的

 [学生讨论后回答]

 1.水和Na反应快。乙醇与Na反应的实质是Na取代了乙醇分子中羟基上的H原子。

 2.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放出的气体,移开试管,用燃着的木条检验,可以听到爆鸣声。

 3.滴入酚酞变红色,说明乙醇和钠反应后溶液显碱性。其显碱性的原因是CH3COONa是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

 [师]请大家动手做Na与乙醇反应的实验并检验生成的气体及生成溶液的碱性。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巡视时解答学生发现的问题:大试管中始终有大量的不溶物,起始反应剧烈,后来缓慢。

 [指导]加入Na块过多,起初剧烈反应时生成的CH3COONa包在钠块表面,对乙醇和Na的反应有阻止作用。

 [过渡]Na与H2O,Na与CH3CH2OH反应时现象、装置选择、原理过程有相似性也有不同点。大家在完成实验报告中要重点加以比较。接下来我们学习乙醇的氧化反应。

 [板书]2.乙醇的氧化反应

 [师]有机物的去氢、得氧都是发生氧化反应。乙醇在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加热能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

 [投影]原理:

 [解释]在CuO的催化作用下,CH3CH2OH中-OH的氢原子,该碳上所连的H原子都易脱去,之后氧原子的一个电子与碳原子的一个电子重新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形成一个新的C-O键。脱下的两个氢原子与CuO中的氧原子形成水分子。

 [质疑]大家能否用实验的方法来证明乙醇脱氢氧化后形成乙醛呢 如何在加热的条件下提供CuO从而理解铜做催化剂的实质呢

 [生]铜在加热条件下形成氧化铜。若浸没在乙醇中失去氧原子后变为红色的铜。铜在反应前后质量、性质没有发生改变,即做为催化剂。

 [师]那么针对我们的实验条件,大家如何进行合理的操作,且简便易行,效果明显呢

 [学生各抒己见,讨论纷纷]

 [生甲]把铜丝缠成螺旋状,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后,伸进试管中。若效果不好,把铜丝缠成内径不同的同心螺旋管进行实验。

 [生乙]把缠好的多层同心环螺旋管放在瓷管中加热,往上面滴酒精,反应后蒸气逸出后闻生成物的气味。

 [师]肯定后,表扬学生的创新精神,补充说明:第一种方案要注意,乙醇量要少,否则生成的乙醛溶于乙醇后,不能逸出,不易闻到刺激性气味。若反复操作后效果会明显。

 第二种方案,在实验时要控制乙醇的用量和滴入的速度,以及螺旋管的红热程度,一定要保证实验安全,谨防乙醇着火燃烧。

 [生]通过点拨提示后,积极思考,探索可行性方案和操作技巧。多次实验后,安全可靠再向全班推广。

 [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1.学生把乙醇约2 mL加入试管中,把铜丝缠绕成螺旋管后在酒精灯上加热氧化。伸入试管反应后闻气味。重复多次,效果明显。

 2.有些学生没注意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致使底部铜丝一直保持红色。解释为:靠近焰心加热,氧化变黑的部分在灯芯高浓度酒精蒸气的作用下,又被还原为铜。这实际也是将乙醇氧化为乙醛的一个实例。

 3.利用瓷管实验的,注意从上部加盖单孔塞,单孔塞上装有滴管,滴入乙醇后,(滴时注意尽可能地将乙醇浇在铜丝圈上)移去滴管,集中闻气味。

 [过渡]我们知道,羟基不仅是醇类的官能团,也是酚类的官能团,而且醇和酚在性质上有很大差别,下面我们来实验验证苯酚的性质。

初中化学实验创新说课稿4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氨水的碱性以及氨与酸的反应;了解氨的水溶性;

 2、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应用化学实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3、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望,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氨的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难点

 氨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多媒体投影

 ①2007年10月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理由是他发现了哈伯—博施法合成氨的作用机理。

 ②1918年,德国化学家弗里茨·哈伯因为发明合成氨方法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③1931年,卡尔·博施因为改进合成氨方法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教师为什么关于合成氨的反应多次受到诺贝尔奖的垂青呢?氨对于我们生产生活又有哪些重大的意义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氨,了解氨的'性质。

 环节二:新课讲授

 1、物理性质

 教师多媒体出示新闻2004年4月20日上午10时,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事件,整个厂区是白茫茫的一片,方圆数百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进入厂区呼吸都感到困难。厂区内寒气逼人。同学们能从材料中获取到哪些氨气的物理性质?

 学生刺激性气味,液氨易挥发,液氨汽化会吸收大量的热。

 教师那么氨气除了这些物理性质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性质呢?

 演示喷泉实验。同学们仔细观察,实验结束后说一说你们都观察到了哪些现象?

 学生烧杯里的溶液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喷泉,烧瓶内液体呈红色。

 教师为什么会形成喷泉?这又说明了什么?

 学生较大量的氨气溶于少量的水中,使烧瓶内的气压明显小于瓶外气压,在大气压作用下,水迅速进入烧瓶,形成喷泉。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教师没错,氨气的溶解度是非常大的,1体积水大约可以溶解700体积的氨气。氨气溶于水后,与水也可以发生反应,生成一水合氨,溶液叫做氨水。但一水合氨又不稳定,受热容易分解为氨气和水。

 2、化学性质

 教师同学们继续思考,烧瓶内的液体变成红色又说明了什么呢?

 学生说明氨气溶于水后形成的氨水呈弱碱性,可以使无色酚酞试剂变红。同时也说明氨气也是一种碱性气体。

 教师氨气也是气体当中唯一的一种碱性气体,那同学们思考一下,根据氨气的性质有什么方法可以检验氨气呢?

 学生可以用湿润的红色试纸,如果气体使湿润的红色试纸变蓝,那就说明气体是氨气。

 教师既然氨气是碱性气体,那么它是不是可以与酸反应呢?

 教师演示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并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现象,并尝试写出反应方程式。

 教师氨气可以与酸反应,生成含有铵根的盐,我们就把它叫做铵盐。那同学们继续思考为什么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和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不接触就能放出白烟呢?

 学生说明浓氨水和浓盐酸均具有强挥发性。

 3、铵盐的性质

 教师组织学生自行阅读教材铵盐的性质部分,并讨论应当怎样合理地储存和施用铵态氮肥?并解释原因。

 学生

 ①由于铵盐受热易分解,所以要密封保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

 ②由于铵盐会和强碱在加热的情况下发生反应,生成氨气。因此施用时应避免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以免降低肥效。

 环节三:巩固提高

 学生在含铵根离子的试剂中加入强碱(常用氢氧化钠)并加热,如有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放出可确定有铵根离子。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氨的性质

 作业:课后搜集自然界中氮的循环过程。

初中化学实验创新说课稿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描述有关实验现象;会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道铁制品锈蚀的原因和一般防锈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逐步养成实验、观察、思维的习惯并学会其方法,能利用铁的性质分析解释有关现象和问题。

 3、德育目标:了解我国古代和现代的冶铁史,使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铁的化学性质。

 2、对“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理解。

 3、建立反应条件对反应结果有很大影响的观点。

 三、突破难点措施:

 通过比较铁与氧气反应,铁在干燥空气中、在水中、与空气和水接触的不同现象,分析原因,得出反应条件不同反应结果不同的结论。

 四、教学模式:

 开放式“超前自学”教学模式。其基本环节是:学生开放学习--交流学习结果--师生总结评价--创新应用练习。

 五、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实验、观察、分析、归纳、查阅资料。

 六、教学媒体选用:

 常规仪器(略)、录像片、实物投影仪、图表、计算机。

 七、提前准备工作:

 1、学生查阅有关资料;

 2、提前一周开始观察铁生锈的三个实验。

 八、教学过程:

 (一)专题讨论,开阔视野

 1、你知道日常生活中哪些用品是铁制成的?

 2、你知道我国古代从何时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我国古代何时发现“湿法冶金”?

 3、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钢铁工业生产状况如何?

 (二)学习交流,总结评价

 1、根据日常生活的观察,了解回忆铁的物理性质:

 _色,_态,_延展性,_传导性,硬度_,密度_,熔点_,沸点_,_磁化。

 2、铁的化学性质:

 [温故知新] 铁在氧气中燃烧有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设疑导入] 铁在空气中呢?

 [展示] 一周前开始做的三个铁生锈对比实验结果。

 [实验与观察]

 [分析与思考]

 1、三个实验的条件有什么不同?

 2、三个实验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3、这说明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

 4、如何防止铁生锈?

 5、举出你所知道的防止铁生锈的例子,它们的原理是什么?

 [启发与点拨]

 1、铁锈的主要成份。

 2、反应条件不同反应结果相差很大,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来 避免铁生锈。

 3、全世界每年因生锈而浪费的钢铁约占全世界年产量的1/4, 可见钢铁防锈具有重要意义。

 4、常见的防锈方法。

 [分组实验] 铁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观察] 有什么现象发生?

 [分析与思考] 原因是什么?化学方程式怎么写?

 [启发点拨]

 1、根据该性质可用铁与酸反应制取氢气。

 2、由该性质也可知使用铁制品应避免与酸接触。

 [展示] 提前做好的铜树的实验结果。

 [分组实验]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观察] 有什么现象发生?

 [分析与思考] 原因是什么?化学方程式怎么写?属于什么反应类型?

 [启发点拨] 铁制品不能盛放硫酸铜溶液。

 [小结与概括] 你认为应该如何归纳铁的化学性质?

 (三)议议练练,创新应用

 [想想议议] 由上述铁的两条化学性质,结合以前所学的制氢方法,你对置换反应有 什么进一步的认识?

 [诱导归纳]

 1、不同的金属(如铁、锌)可以把同种酸中的氢元素置换出来,制出氢气。

 2、同一金属(如铁)可以把不同酸(如盐酸、硫酸)中的氢元素置换 出来,制出氢气。

 3、金属铁还可以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练习与反馈] 把5.6克铁放入足量硫酸铜溶液中,完全反应后, 溶液的质量有无变 化?为什么?

 [创新应用] 查阅有关资料,看看有哪些更先进的防锈蚀的方法?形成一篇科学小论文。

;

苏教版高中化学说课稿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下面是关于的内容,欢迎阅读!

 一、说教材

 1、课标分析

 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知道活化能的涵义及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通过催化剂实际应用的事例,认识其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化学反应原理》教材的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是对必修部分与此相关内容学习的延伸与深化,也是后续学习化学平衡及移动知识的基础。在学习该单元之前,学生通过《化学2》(必修)的学习,已经定性的认识化学反应有快有慢,知道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有影响。在选修教材《化学反应原理》中,这部分内容的设置则是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在学生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现象产生的原因,逐步认识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而从微观角度加以解释,从而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升华。另外本节内容的知识在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具有非常强的实用价值。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②能用有效碰撞理论、过渡态理论等相关理论简单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观察思考、讨论归纳等学习活动体验科学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热点问题,树立辩证

 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4、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教学难点:能用有效碰撞理论、过渡态理论简单解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二、说教法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这一基本原理,本节课的教学,我采用“引导-探究”的教学模式,应用“问题讨论、实验探究、归纳总结、指导讲解”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

 通过合理有效的学案,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学有方向,促使学生积极探索发现。

 2、情境激学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如列举生活中的常见事实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3、实验促学

 通过实验方案设计和实验探究活动,促使学生在探究与合作中,更好的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4、媒体助学

 通过实验视频、动画演示、等直观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深入浅出、生动形象。

 这些方法都立足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传统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努力实现由教向学的转变。

 三、说学法

 1、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理科学生,经过初三和高一的学习,他们已经储备了一定的相关知识:诸如温度、压强、催化剂、浓度、接触面积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等;积累了一些化学方程式;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技能;基本上都养成了良好的思考、讨论、探究的习惯。本节内容的教学目标重点不是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而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问题解决,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体会到化学学习的乐趣,并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学法指导

 学生通过学案导学,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并做好相关的预复习工作,做到温故知新。

 指导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开展实验探究、进行自主学习等活动,在思考、观察、实验及交流与合作中,自主建构知识,培养和提高化学学习能力。

 指导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实际中与本节相关的化学现象,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做到学以致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学会”、“会学”、“乐学”。

 四、说课堂教学程序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完成探究实验,并交流、归纳、总结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压强的影响则是学生通过观察教师补充的演示实验得出;应用相关理论进行解释虽然是教学难点,但由于学习要求不高,所以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学来完成,能达到帮助学生从理论上简单分析、认识即可。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本节课设计为这样的学习过程:“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探究活动→自学理论依据→交流归纳总结”。

 具体的课堂教学程序如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本节课的引入可结合视频和,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我们已经知道,化学反应有快有慢,不同的反应,反应速率也不相同。比如说:爆炸反应速度是相当快的,一幢20层的高楼,在不到10s中的时间就爆破倒地;而煤和石油的形成却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

 为什么不同的化学反应,反应速率会不一样呢?决定化学反应快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得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接着指出:“反应物的性质是很难改变的,所以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常常是通过改变外界条件来控制反应速率,请大家结合学过的反应或是生活实际讨论有哪些外界条件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学生结合生活实例和已有知识,讨论归纳得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

 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很自然的引出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这种引入方式,在上课伊始就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2、完成实验探究,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方案设计,自主完成实验探究,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归纳交流,主动建构知识。这也是本堂课的主要教学环节。

 (1)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验设计。

 如:请选择合适的实验用品,设计实验,探究某一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用品:

 试管、锥形瓶、试管架、量筒、药匙、保温杯(内装热水)、气球

 铁片、铁粉、NaHCO3粉末、MnO2粉末、盐酸(2.0mol/L,0.20mol/L)、H2C2O4溶液、H2O2溶液(5%、12%)、酸性KMnO4溶液、FeCl3溶液

 已知: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为了保证实验设计的合理、有效性,教师应作如下指导:

 ①如何设计实验?

 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即探究什么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反应物,知道实验原理→在此基础上,考虑怎样操作简单,现象明显,进而采用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方法

 ②指明某一条件的改变,即进行实验设计时,只考虑有一个条件是变量,其余条件保持不变。

 ③学生实验方案设计完成后,指导学生从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和方法几方面进行交流讨论。

 (2)学生分组实验,完成实验探究。具体实施如下:

 每组都提供一定的实验用品,可分别完成相应的实验,学生选择相应实验完成探究活动,并进行观察、分析。

;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高中高三化学说课稿【三篇】】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原文链接:https://www.yxiso.com/offcn/708386.html

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
院校搜的目标不仅是为用户提供数据和信息,更是成为每一位学子梦想实现的桥梁。我们相信,通过准确的信息与专业的指导,每一位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迈向成功的未来。助力每一个梦想,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beimuxi@proton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院校搜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BEIMUCMS 3.0.3

页面耗时0.0465秒, 内存占用2.08 MB, 访问数据库24次

陕ICP备14005772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