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村史馆、村史长廊、脱贫攻坚陈列馆等乡村文化设施如雨后春笋,蔚然成风。然而有一些新建村史馆不接地气,甚至“变味走样”:老百姓去看的少,干部看的多;展品中,本村特色的少,全国通用的多;展板上,本村内容少,领导照片多……这些村史馆建设中存在的乱象引发了网友的吐槽。
解读
[提出观点]
搞乡村建设,要体现农民的需求,不能主观意志,更不能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
[综合分析]
建立村史馆,初衷是通过挖掘村史,展现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反映人民群众奋斗创业历程。从这个角度来看,村史馆目的是展示乡村精神风貌、激发大家建设家园的精气神,主角理应是村民。然而当村史馆变成不接地气的“文件摘抄和标语展示”,变成千篇一律的“旧货杂物市场”,变成“村民不看、专为领导考察准备”的景观工程,不仅与建设初衷背道而驰,更承担不了乡村文化建设的重任。
以上现象表面来看,是一些地方将乡村文化振兴简单等同于建村史馆,将村史馆建设简单等同于模式化的展板和老物件,缺少对村史的生动挖掘展示,而村史馆建设毕竟是个精细化的活,基层又缺乏这方面的人才。但究其根源,还是在于形式主义。对于一些基层的决策者而言,接不接地气、有没有人看不重要,重要的是完成了上级的任务,这就造成村史馆建设流于形式、粗制滥造。而少数人把村史馆建设当做看得见、摸得着的面子工程,眼中只有政绩和上级领导,对是否劳民伤财、是否符合村民需要毫不关心,这更是赤裸裸的形式主义。这些现象无不提醒我们,乡村振兴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容小觑。
[参考对策]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首先就要解决形式主义这个顽疾。一方面要通过制度建设来纠正错误的政绩观、通过强化监督来规避形式主义,对于那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及时查处、予以纠正,想问题、办事情多从老百姓立场出发,这一点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各地已经积累了充足的经验。
另一方面要提升基层治理的能力和水平,从科学决策的角度强化对乡村建设项目全过程管控和监督,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更多吸引社会专业力量参与,避免拍脑袋决策、凭喜好办事的现象。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村史馆“变味走样”是形式主义之祸】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beimuxi@protonmail.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