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什么时候上学?

 2024-12-24 13:12:01  阅读 835  评论 0

摘要:每年9月1日前满6周岁的孩子,可以上一年级。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

每年9月1日前满6周岁的孩子,可以上一年级。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十一条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小学一年级什么时候上学?

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而制定的法律。

2、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扩展资料

国家规定六周岁上学,但是在一年的生日中是以9月1日为界,也就是在当年的9月1日之前满六周岁的可以上,未满六周的孩子就得在下一年上学。绝大部分省市自治区仍然明确2017年入学年龄截止日期(8月31日)暂不修改。也就是说,仍然执行入学时满6周岁规定。

2017年全国各省市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年龄规定,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17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

《通知》指出,就读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统筹确定,教育部不会统一规定具体入学年龄截止日期。也就是说,8月31日有可能不再是小学入学铁定的截止日期了。

参考资料:

新华网-学一年级适龄入学时间或不限于当年9月1日前出生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一、历史因素:

1、06年前,也就是1912年,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郑重宣布:将老一套的农历改为如今的公历,同年,《壬子葵丑学制》又新鲜出炉。这个学制第一次将全国中小学的开学时间定为题主所说的9月1日。

二、电视节目效应:2008年9月1日,中央电视台和教育部首次联合推出《开学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大型公益行动,节目以生命意识教育和应急避险教育为主题,将奥运精神与抗震精神相结合,通过奥运冠军和孩子们的互动,寓教于乐,凸显了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守护生命。

《开学第一课》播出后,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社会反响强烈,节目在中央一套及二套重播多次,《开学第一课》也成为一个知名品牌。因此9月1日自然而然地被定为全国开学日。

三、气候因素:因为中国大部分地区,一般都是七八月份最热,在酷热的天气里面学习,肯定也是心浮气躁,学不好的,所以干脆就让孩子们回家避暑,这也是“暑假”这个词的寓意。

四、取一个良好的寓意:大多数都以为秋季是个收获的季节,这时候天气逐渐凉爽,适合专心学习,开学以后,大家会升到一个新的年级,新的学期也就是一个新的开始,接下来的一年学生们就会像秋天一样收获硕果累累。

9月1日是幼儿园开学的日子,也是幼儿的节日。进入大班的孩子对周围世界的有着积极探索、求知的态度。

扩展资料:

开学日是学校在每一学年首日回校的日子。不同地区的开学日都在不同的季节,而开学日所做的事,各地亦有所不同。

香港

香港的开学日一般都在秋季的9月第一个上学日。往常即使第一个上学日在星期六,亦会照常上课。

在2007年,由于全香港大多数中学、小学皆已转为全日制学校,当地首次把开学日订为星期六以外的第一个上学日,即当年的9月3日。开学日变更,引起新入职教师的资历计算问题。

一直以来,香港教育部门对新入职教师的资历计算,都由新历月的第一个工作日开始计算。但由于2007年的首个工作天并非开学日,若新入职教师在9月3日才正式上班,当月的所有工作日都不会获计算到资历里。

所以,有不少学校都安排在9月1日当日举行校务会议,使新入职教师亦能在历月的开始上班,从而得以保存这个历月的资历。

中国大陆

一年有两个开学日:一个是一个年级的第一学期开学日,是在公历的9月1日;另一个是一个年级的第二学期开学日,一般都是在农历的正月十五左右。

日本及韩国

日本及韩国的开学日一般都在春季,开学日当日会有“开学式”。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9月的节日

百度百科-全国中小学开学日

百度百科-开学日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小学一年级什么时候上学?】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原文链接:https://www.yxiso.com/offcn/700271.html

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
院校搜的目标不仅是为用户提供数据和信息,更是成为每一位学子梦想实现的桥梁。我们相信,通过准确的信息与专业的指导,每一位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迈向成功的未来。助力每一个梦想,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beimuxi@proton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院校搜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BEIMUCMS 3.0.3

页面耗时0.0448秒, 内存占用1.98 MB, 访问数据库24次

陕ICP备14005772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