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到底要怎么计算?

 2024-12-24 11:15:01  阅读 934  评论 0

摘要:基层工作经历的含义及计算方法一、基层工作经历的种类一般来说,要求两年的基层工作经历是最普遍的,则两年基层工作经历包含有:1、基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工作经历。2、参加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特岗教师的工作经历。3、社会基层特定公

基层工作经历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一、基层工作经历的种类

一般来说,要求两年的基层工作经历是最普遍的,则两年基层工作经历包含有:

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到底要怎么计算?

1、基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工作经历。

2、参加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特岗教师的工作经历。

3、社会基层特定公益,服务岗位的工作经历

4、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工作经历。

5、在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单位工作的经历

6、自主创业经历(必须办理正规工商注册手续)。

二、基层工作经历的计算方法

上述种类的第1、2条基层工作经历时间自报到之日算起。

第3条以工作协议生效日期算起。第4条以自报到之日算起。

第5条基层工作经历时间以劳动合同约定的起始时间算起。

第6条中,以自营业执照颁发之日计算基层工作经历。

注: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经历,不能作为基层工作经历计算。

所以说,私企的工作经历是可以作为基层工作经验计算的。

但毕业生的社会实践实习经历不算,除非参照第3类,到特定的实习见习基地。

大家在报考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岗位时一定要正确计算自己的工作年限,以免事倍功半。

公务员考试要求的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怎么检验?

两年基层工作经验需要提供的证明,具体如下:

正常来讲只要我们毕业之后正常参加工作,基本上都是在县级以下的单位,那么也就是说只要工作满两年实际上就可以是认为具有两年基层工作经历了。

不同单位承认的材料是不一样的,审核单位要求什么材料,我们就需要提供相应的材料。常见的证明材料无非是社保缴纳记录、劳动合同、离职证明、单位出具的证明、加盖公章的工资条、具有对公账户发放的工资流水清单。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单位工作过的考生,需提供相应劳动合同或缴纳社保材料。

其他的方面

有一种情况比较特殊,有些单位只认社保,一方面社保上本身就有工作单位的名称,另一方面社保很难造假,毕竟有些人能够通过特殊方式取得劳动合同,但是社保的缴纳是都有记录的。无论是缴费的具体时间还是缴费具体时长,都是很清楚的,很难作假,劳动合同还有造假的可能,但是社保几乎没有,连欠缴和补缴状态都能显示出来。

之前就出现过一种情况,一些人在私企实际工作满两年,但是在实习阶段公司并没按照规定缴纳社保。或者缴纳社保不足两年,这时只有与公司协商补交社保。

公务员考试要求的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会要求原工作单位出具工作年满2年的证明,或者有2年社保缴费凭证。是否符合工作年限,在公务员政审环节都是会审核的。

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在区及以下党政机关、垂直管理系统基层单位、国有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组织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工作的经历。在军队团和相当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退役士兵在军队服现役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经历,不能视为基层工作经历。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应届毕业生,可按应届毕业生身份报考,如果符合职位规定的基层工作年限,也可以报考要求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职位。

:基层工作经历时间界定

在基层党政机关与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的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自报到当日算起。

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和“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中央和地方基层就业项目人员。到基层特定公益岗位(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初次就业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从工作协议约定起始时间算起。

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是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看作同具有基层工作经历,自报到之日算起。

到其他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单位工作的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以劳动合同约定起始时间算起。

自主创业并办理工商注册手续人员,他的基层工作经历时间自营业执照颁发之日算起。以灵活就业形式初次就业人员,其基层工作经历时间从登记灵活就业并经审批确认起始时间算起。

招考职位明确要求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报考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基层工作经历。

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网:基层工作经历≠基层工作经验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到底要怎么计算?】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原文链接:https://www.yxiso.com/offcn/699109.html

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
院校搜的目标不仅是为用户提供数据和信息,更是成为每一位学子梦想实现的桥梁。我们相信,通过准确的信息与专业的指导,每一位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迈向成功的未来。助力每一个梦想,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beimuxi@proton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院校搜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BEIMUCMS 3.0.3

页面耗时0.0430秒, 内存占用1.98 MB, 访问数据库24次

陕ICP备14005772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