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依法行政的首要问题和根本问题是( )。
A.行政与法律的关系问题
B.立法与守法的关系问题
C.立法与执法的关系问题
D.人民与政府的关系问题
2.
( 不定项选择 )《行政许可法》关于行政许可的分类包括()。A.特许
B.普通许可
C.认可
D.核准
E.登记
3.
下列哪些行为的受害人可以请求国家赔偿?
A.某检察院对没有犯罪事实的人错误逮捕
B.某派出所对没有犯罪事实的人错误逮捕
C.某法院错误地扣押了当事人的汽车
D.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人被羁押
4.
个体经营户张某因为不服区工商局五千元的处罚提出申请复议,市工商局认为处罚过轻,改为没收工商营业执照,张某如果想提出行政诉讼,应该告哪个单位?( )
A.市工商局
B.区工商局
C.区人民政府
D.市工商局和区工商局
5.
行政执法与行政权不可分离,这是由行政权的特点决定的。下列不属于行政执法特点的是()。
A.自由裁量
B.不可放弃
C.不告不理
D.主体特定
1.
答案:解析:
依法行政的首要问题和根本问题,就是人民与政府的关系问题。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对人民负责,对人民制定的法律负责,是依法行政的本质涵义。
现代政府是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其权力来源于人民,并受人民监督。公民权利是国家权力之本,是行政权力之源。
政府责任是行政权力的核心,是政府属性的本质。在人民与政府的关系上,我们应当明确:不是人民为了政府而存在,而是政府为了人民而存在,人民政府应当始终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者和维护者。
故正确答案为D。
2.
答案:解析:
行政许可是行政主体依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以颁发特定证照等方式,依法赋予行政相对人从事某种活动的法律资格或实施某种行为的法律权利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许可可以分为普通许可、特许、认可、核准、登记。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E
3.
答案:解析:
构成国家赔偿的条件包括:
(1)引起损害发生必须是由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的;
(2)引起损害发生的行为必须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务违法行为;
(3)必须有公民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客观事实;
(4)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务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5)必须法律上有明文规定(即并非所有损害国家都负责赔偿)。
《国家赔偿法》第15、16、17条规定了国家刑事赔偿的范围和不予赔偿的情形。其中:行使侦查、检察、审判、监狱管理职权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对没有犯罪事实的人错误逮捕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行使侦查、检察、审判、监狱管理职权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追缴等措施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人被羁押属于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故正确答案为A、B、C。
4.
答案:解析:
《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本题中市工商局就区工商局对张某的处罚行为进行了变更,因此由市工商局作为被告。故正确答案为A。
5.
答案:解析:
行政执法具有以下特征:执法主体的法定性和国家代表性、执法具有主动性和单方意志性、执法具有极大的自由裁量性,ABD正确。不告不理是民事司法的特点。故选C。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2021年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题(104)】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beimuxi@protonmail.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