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教你如何识别作者的“弦外之音”

 2024-12-22 17:30:01  阅读 246  评论 0

摘要:例1空气、水、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三大必需条件,然而相对于大气污染和水环境污染,公众对土壤污染并不够重视,防治意识要弱很多,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雾霾来了我们能看到,河水变臭我们能闻到,可我们并不知道自己吃的大米、蔬菜是在什么样的土
例1

空气、水、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三大必需条件,然而相对于大气污染和水环境污染,公众对土壤污染并不够重视,防治意识要弱很多,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雾霾来了我们能看到,河水变臭我们能闻到,可我们并不知道自己吃的大米、蔬菜是在什么样的土里种出来的,含有什么不该有的元素。更可怕的是,土壤污染一旦发生便很难恢复,如果今年这片地里种出的庄稼有毒,明年也必定带毒,若想恢复如初,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土壤污染与其他生态污染有哪些不同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教你如何识别作者的“弦外之音”

B.公众应重视土壤污染并提高防治意识

C.土壤污染危害的发现为何具有滞后性

D.土壤污染治理应舍得投入时间和财力

解析B。文段先提出公众对土壤污染不够重视,防治意识很弱的问题,然后介绍了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以及土壤污染带来的严重后果。故文段重在呼吁公众重视土壤污染问题,提高防治意识,即B选项。A项土壤污染与其他生态污染有哪些不同并非文段重点,文段是要通过这些不同来引起公众对于土壤污染的重视,排除;C项为何为分析原因的表述,并且滞后性对应文段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表述片面,排除;D项投入时间和财力文段中并未出现,排除。故本题选B。

例2

蓝藻本身没有多少危害,就怕蓝藻上浮形成水华。蓝藻形成水华时,一方面将严重抑制浮游植物利用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另一方面也阻隔空气中的氧进入水体,导致水体中溶解氧严重不足,造成生态失衡。长期以来人们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导致大量含有氮、磷营养元素的污染物质不断排入海洋、江河、湖泊和水库等水体,造成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状态,为蓝藻的暴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谨防蓝藻上浮形成水华阻隔氧气进入水体

B.蓝藻暴发会影响生态平衡以及水资源开发

C.治理水体污染是控制蓝藻暴发的根本措施

D.适当引种蓝藻吸收氮磷元素以优化水环境

解析C。文段首先介绍了蓝藻上浮形成水华对生态的严重危害,然后分析了蓝藻暴发的原因,是人们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由此可推知,要避免蓝藻暴发的危害,应合理利用水资源,治理水体污染。A项阻隔氧气进入水体是蓝藻形成水华的危害之一,概括不全面;B项因果倒置,蓝藻暴发是水资源不合理开发的结果;D项文段未涉及。故本题选C。

通过这两道题,我们可以看到,当文段介绍目前存在的问题,接着分析问题导致的危害时,或者当文段介绍事物的危害,接着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时,我们可以根据文段中的问题,或者文段中对问题原因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来解决问题,这就是作者的弦外之音。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教你如何识别作者的“弦外之音”】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原文链接:https://www.yxiso.com/offcn/674053.html

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
院校搜的目标不仅是为用户提供数据和信息,更是成为每一位学子梦想实现的桥梁。我们相信,通过准确的信息与专业的指导,每一位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迈向成功的未来。助力每一个梦想,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beimuxi@proton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院校搜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BEIMUCMS 3.0.3

页面耗时0.0454秒, 内存占用1.99 MB, 访问数据库22次

陕ICP备14005772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