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言语理解题:巧用尾句判断作者意图

 2024-12-22 13:39:01  阅读 691  评论 0

摘要:(一)关注尾句出现的同义互换词例题绿叶蔬菜中的硝酸盐被人体摄入后,一部分不吸收而被大肠细菌利用,最终排出体外;另一部分被吸收,在几个小时当中逐渐缓慢转变成微量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存在时间只有几分钟,然后转变成一氧化氮,发挥扩张血管的作用。换句话说,如果需要

(一)关注尾句出现的同义互换词

例题

绿叶蔬菜中的硝酸盐被人体摄入后,一部分不吸收而被大肠细菌利用,最终排出体外;另一部分被吸收,在几个小时当中逐渐缓慢转变成微量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存在时间只有几分钟,然后转变成一氧化氮,发挥扩张血管的作用。换句话说,如果需要亚硝酸盐扩张血管的作用,完全用不着吃剩菜;而且一次性大量摄入亚硝酸盐是有害的,摄入硝酸盐之后,在体内缓慢转变成亚硝酸盐,才能发挥有益作用。

这段文字反驳了哪种观点?

A.过量食用绿叶蔬菜也有风险

行测言语理解题:巧用尾句判断作者意图

B.吃剩菜可以扩张血管

C.人体无法避免摄入亚硝酸盐

D.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

答案B。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食用绿叶蔬菜一部分硝酸盐转换成亚硝酸盐,起到扩张血管作用。接着通过换句话说来对前文内容进行总结,说明不需要吃剩菜来发挥亚硝酸盐扩张血管的作用,并且摄入硝酸盐要缓慢转变亚硝酸盐才能发挥有益作用。本题问反驳哪种观点,那么通过尾句判断可知作者反驳的是吃剩菜可以扩张血管的观点。故本题选B。

(二)关注尾句出现的指代词

例题

在讨论科学与宗教作为认知方式的差异和优劣时,常常有人提出科学不是万能的,科学也会出错的观点。这显然很正确,但在那种讨论中,在没有人声称科学永远正确的情况下,主动插入这种观点,却明显是在用所有认知方式都非完美无缺这一事实,来故意混淆不同的认知方式。这是极具误导性的。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知道,作者想说的是:

A.在关于认知方式的讨论中不应偏离议题

B.任何一种认知方式都不会是完美无缺的

C.生搬科学会出错的观点有时会混淆视听

D.科学和宗教这两种认知方式并没有优劣之分

答案C。解析:首句指出在讨论科学与宗教作为认知方式的差异常常有人提出科学也会出错的观点。接着进行转折,强调在没有人声称科学永远正确的情况下,主动插入这种观点,是故意混淆不同的认知方式。尾句通过指代词这极具误导性做出评价,表明作者意图。因此,作者意在说明用科学是错误的观点混淆认知是具有误导性的。分析选项:C选项是作者意图的同义转述;A选项讨论认知方式不该偏离议题,文中并没有提及,排除;B项文中提到认知方式不会完美,但并不是文段重点内容,排除;D项作者未谈及科学与宗教优劣问题,排除。故本题选C。

大家面对主旨观点题时,我们可以通过关注尾句有没有指代词、同义互换词,初步判断文段重点所在,然后再结合行文进一步确认文段主旨。所以大家对尾句出现的提示词语保持敏感将有助于解决此类题目。

行测推荐》》》

>课程:2024省考深度系统班升级不加价

>直播:月半时政盘点|30秒秒解行测核心

>资料:行测资料每日免费拿|易错题盘点

>图书:公务员考试轻松学题库套装10册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行测言语理解题:巧用尾句判断作者意图】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原文链接:https://www.yxiso.com/offcn/671744.html

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
院校搜的目标不仅是为用户提供数据和信息,更是成为每一位学子梦想实现的桥梁。我们相信,通过准确的信息与专业的指导,每一位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迈向成功的未来。助力每一个梦想,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beimuxi@proton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院校搜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BEIMUCMS 3.0.3

页面耗时0.0641秒, 内存占用1.98 MB, 访问数据库24次

陕ICP备14005772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