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留守儿童

 2024-12-22 04:03:01  阅读 55  评论 0

摘要:衢州留守儿童 浙江开化县35万人口中8万多农民常年外出创业,产生1.3万名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因隔代监护、寄养监护,“留守儿童”安全缺保、教育缺位、亲情缺失、道德失范等问题日益突出。2007年以来,开化县把“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作为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构建和谐

衢州留守儿童

浙江开化县35万人口中8万多农民常年外出创业,产生1.3万名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因隔代监护、寄养监护,“留守儿童”安全缺保、教育缺位、亲情缺失、道德失范等问题日益突出。2007年以来,开化县把“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作为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构建和谐家庭、和谐农村、和谐社会的突破口,深入分析研究,积极探索实践,在开化县推广以“留守儿童俱乐部”为主的关爱教育模式,推进实施“新农村儿童健康成长计划”,为新农村建设培育后备人才。

活动实施四年多来,开化县18个乡镇已建“留守儿童俱乐部”179个,组织志愿者1500人,结对留守儿童近6000人,为7568名留守儿童免费参加了“留守儿童俱乐部责任险”。2009年,开化县被评为“全国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示范县”,并作为浙江省唯一代表于2010年参加了全国妇联和教育部联合举办的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交流研讨会。结合近几年来开化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开化县教育局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整合多方力量。成立了由开化县宣传部、妇联、教育局、关工委等部门单位组成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制定方案,采取措施,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开化县组建了多支志愿者队伍,成立由“五老”、儿童教育专家、法律工作者组成的家教宣讲团,为留守儿童进行健康教育。共组织志愿者1500人,募集专项基金65万元, 关爱服务“留守儿童”8876名。组织各种型别“代理妈妈”及代理家长近1000人,结对留守儿童近2000人,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留守儿童成长的良好氛围。

衢州留守儿童

建立健全档案。开化县教育部门充分发挥学校资源,统一为“留守学生”设计了一份花名册和统计表,要求该县各中小学分班级登记好留守学生和家长的姓名、住址、联络电话以及代理监护人的姓名、住址、联络电话等,并用书面材料的形式,全面反映其家庭情况、个人情况,然后分村进行统计汇总,掌握留守学生的第一手资料。

着力思想教育。一是加强亲情教育。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留守学生”给家长打电话、写信,汇报自己学习、生活和思想,了解父母在外工作、劳动、身体等情况,接受家长的教育与要求。开化教育局与邮政局、团县委、关工委联合开展“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书信比赛活动;二是聘请法制副校长或其他专业人员每学期开展法制教育讲座。三是融思想教育于各种活动中。学校积极开展诸如文明礼仪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等主题活动,以宣传栏、校园广播和团队活动为载体教育影响学生,培养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解决学生集体荣誉感弱、道德品行低、学习成绩差等问题。四是建立家校联络卡。整理好学生详细资讯并建成家校联络卡,代理监护人和学校各持一份,定期电话联络和家访,把“留守学生”学习情况、生活状况、思想表现等反馈给代理监护人。这样,跟踪思想教育,共同管理好留守学生。

积极给予关爱。一是建立师生结对帮扶制度。学校选派优秀教师与本校留守学生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留守学生进行关心指导,如开化二中的“德育导师制”、马金镇中心小学开展的“代理家长”活动等。二是开展学生“结对子”活动。鼓励父母在家且家庭和睦的同学与“留守学生”结对子,便于平时的作业辅导、生活关心、思想交流。三是建立安全责任制度。与家长签订《学生安全教育责任书》,明确监护人职责,配合学校严格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和管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子女的教育和管理。

关注心理健康。开化县教育局2004年就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并成立了全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积极指导全县各中小学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截止目前,该县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已全部配备 *** 心理健康指导教师,并建有各种名目的心理咨询室,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二是在学科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三是借助“心理咨询室”、“悄悄话信箱”采取面对面交谈、电话咨询、信函咨询等个别辅导方法,及时引导学生,尤其是帮助留守学生走出心理误区,培养其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加强家庭教育。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亲情缺失等问题,开化县教育工作者着力通过电话联络、致家长一封信、春节期间家长回乡上门走访、召开家长会、开办家长学校等各种形式,引导广大“留守学生”家长改变教育观念,注重平时亲情交流,切实关爱自己的孩子。例如:重点在“留守儿童”外出家长中开展“留一个外出电话、学一点家教知识、每月联络一次、每年至少回家一次”的“四个一”活动,聘请有关教育专家和安排班主任教师,利用节假日等外出创业人员集中返乡之际,对“留守儿童”家长及其临时监护人进行家教知识、监护人权利义务、维权、技术技能等培训教育,提高他们的监护能力,使每个外出务工家长明确发家致富与管理教育孩子的责任义务关系。

发挥“五老”作用。开化县教育系统广大离退休教师积极发挥余热,参与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目前该县教育系统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五老”志愿者达 179人,已成为一支从事关心培养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可忽视力量。他们走进校园积极参与学生德育教育活动,使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科学知识教育、时代精神教育更加具有感染力,富有针对性、时代感。为帮助留守儿童,许多离退休教师踊跃报名参加“留守儿童俱乐部”志愿者队伍,积极投身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管理、教育和关爱工作。音坑乡80多岁的退休教师姚志滨,以“老有所为是生活中的最高境界”为奋斗目标,协助村两委,创办了衢州市首家“留守儿童俱乐部”,并坚持担任志愿者,使姚家村里的留守儿童在俱乐部里玩得开心,监护亲人放心,外出打工的父母欢心。华埠镇中心小学退休老教师葛国华,在他的积极努力下,筹集资金1万余元,挂牌成立了华埠镇社群“留守儿童辅导中心”和“留守儿童基金会”。他本人也先后被评为县留守儿童俱乐部优秀志愿者、浙江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浙江省十佳志愿辅导员。

关注留守儿童

(1)危害:

①对孩子本身,由于长期被托养或寄养,缺少父母之爱容易导致心理缺陷,由于老人溺爱或亲友疏于管教而缺少正确的价值引导;

②导致文化的断层和全民素质的下降;

③导致的经济建设生产力的低素质;

④导致的城乡贫富差距继续变大和社会的不稳定,如我国的青少年犯罪率明显提高,并呈逐步上升态势。

(2)对策:

①需要 *** 部门的大量投入,比如在农村投资建厂,教授农民科学耕种,大力发展科技农业,倘若农村经济好转,农民赚钱不那么困难,将会大大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

② *** 部门需加大力度宣传“留守”的危害性,以多种方式让农村父母认识到“留守”对孩子的不利影响,父母尽可能不让孩子“留守”,也将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

③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比如社会团体和经济发达城市可对口支援乡村,用全社会的爱心让“留守儿童”得到更健康的成长。

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应该怎么做

楼主你好: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

学校在条件极其艰苦下,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并设立了“亲情电话”,还准备利用农远工程的电脑,在开通了网路之后,为“留守儿童”提供免费服务。让万水千山也隔阻不了“留守儿童”与父母情感交融。

3、建立了“爱心妈妈(爸爸)”值日制。

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安排一名富有爱心和教育经验的教师值守“留守儿童之家”,利用课余时间为“留守儿童”解决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所存在的疑惑和困难。

4、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把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教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5、营造关爱“留守儿童”氛围

我校教师以师德建设为出发点,将关爱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班级内、少先队中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在看似简单的“问一问”、“拉一拉”中营造了爱的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

6、大力宣传,发动社会力量。

关爱留守儿童仅仅依靠微薄的学校是不够的,所以在这次活动中,还发动了村干部、镇 *** 人员、村委会成员以及退休老师一起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此举得到了相关人士的热烈支援,纷纷担当了“代理家长”的角色,与孩子们一道,迈向新的明天。

7、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家校联络制度。

我们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络卡,通过家校联络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络,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路。

8、组织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

对于每个人来说,家是温暖的,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学校就是他们温暖的第二个家,老师就是他们对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各班在日常活动中格外照顾留守儿童:班队会上给留守儿童更多倾诉的机会,课外辅导时让留守儿童位于最前面,组织“心连心”活动也让留守儿童有更多的参与面,实践活动中细致地教他们自主生活、自护自救的知识。这一切就是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校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间和下午课后,由结对老师轮流值日在学生活动室和操场组织、安排丰富的问题活动。诸如:课外阅读、学习指导、体育活动等。暑期里,学校开展了“留守儿童暑假快乐周”活动,“留守儿童”在老师地指导下看书、读报、作业、游戏,度过了快乐而有意义的一周。

9、定期安排免费体检。

为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我校将定期为他们安排免费体检,对他们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及时了解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和健康情况。做到有病早发现,及时治疗。彻底排除他们因病失学、因病至贫的隐患。

10、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

为了切实加强这一工作的有效性和长期性,学校将对师生的结对情况过程跟踪和结果的评选考核,学校积极研究科学考核评估的办法,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治理,建立和完善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学校和教师进行了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11、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不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进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治理水平。

单亲留守儿童与双亲留守儿童是怎么看的?

单亲是指父母离异或者父母双方其中一方去世。

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在外工作或者打工,留孩子在家有爷爷奶奶或者亲戚朋友照看的孩子。

双亲留守是指:父母双方都在较远的城市打工,住在家乡(一般是农村)长期不能得到父母关心照顾的孩子。可能会有祖父母或者其他亲属照顾。缺少父爱母爱,缺少比较好的人生引导是他们比较重要的特点

留守儿童的爱情观留守儿童都是爱无能吗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或不在父母身边城里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与隔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2012年9月,教育部公布义务教育随迁子女超1260万,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2200万。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不好的“留守儿童”的事件,让人们对留守儿童问题心理的剖析深入,使得一部分留守儿童的成长压力增大。事实上,并非所有留守儿童都像报道的那样只有不好的一面。坚强乐观,自信懂事,天真活泼,爱玩爱闹也是大部分留守儿童真实生活的写照。

观《留守儿童》有感

今天,我们观看了儿童剧《留守儿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剧中的留守儿童三年都没有见到自己的爸爸了。当他就要见到爸爸时,爸爸所在的工地出了事故,爸爸也在事故中受了伤。看到伤心处时,我也难过的留下了眼泪。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父母能陪在自己身边,可是又有多少孩子因为父母要挣钱养家,不得不与自己的父母分开。想想自己,虽然爸爸工作很忙,经常加班。可是,爸爸总是挤出时间陪我学习、玩耍,给我讲很多故事。可我总是无缘无故的跟爸爸发脾气,总是不理他,有时爸爸挺伤心的,我也总是无所谓。看到剧中的留守儿童,我才体会到,自己是多么的幸福,多么的幸运。

爸爸,我想对你说:以前是我不好,以后我会珍惜和你在一起的每一分钟,好好的去爱你。

留守儿童幸福吗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留守儿童”自幼离开父母,缺乏亲情的关爱,往往易产生焦虑、烦躁、悲观、疑虑等一系列的消极情绪;在性格方面,较为突出的是性格柔弱内向、自卑孤僻;学习方面因缺乏家庭的辅导,导致困难重重;行为方面缺乏父母的管教,在监护人不敢管也管不了的情况下,“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沉迷于游戏厅、网咖等娱乐场所,引起行为上的偏差,严重者走上犯罪的道路,误入歧途。

留守儿童周围的人现在的生存压力很大,他们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他们。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间的差异有哪些

区别也不是很大

留守儿童少一点父母的关爱

自己反而还独立一点

您认为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哪种生活更快乐?

很显然非留守儿童

孤儿是留守儿童吗

不是,孤儿是父母双亡,或被父母遗弃的孩子。留守儿童是父母健在,或父母一方健在,被寄养给祖父母或亲戚抚养的孩子,一般孩子生活在比较落后偏远的地方(留守在老家),父母为了生计在繁华城市工作。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衢州留守儿童】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原文链接:https://www.yxiso.com/offcn/665992.html

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
院校搜的目标不仅是为用户提供数据和信息,更是成为每一位学子梦想实现的桥梁。我们相信,通过准确的信息与专业的指导,每一位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迈向成功的未来。助力每一个梦想,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beimuxi@proton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院校搜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BEIMUCMS 3.0.3

页面耗时0.1681秒, 内存占用2.01 MB, 访问数据库24次

陕ICP备14005772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