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上午,暖暖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阳台上。
那本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我买来好久了。
炉子上的水开了,沏了一壶飘着桂花味的香茶,那馥郁的香气顿时弥漫整个房间,氤氲袅袅,令人陶醉。
冬日、暖阳、香茗,再配上一本喜欢的书,哇!好惬意。
《信客》是余秋雨先生的一片散文,但我看来它更像一篇短篇小说。
故事梗概讲述了一个游走在在城市和乡村替乡邻传递书信货物往来的信使,哦,对了,不是一个,是两个,后来老信客又收了一个徒弟,但主要讲述了老信客的一生。
文中讲到信客的产生,大概在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后。上海宁波很多的农村青年农民到城里谋生。当时的交通通讯都不发达,也没有邮政业务,于是自然而然的就有了信客这个职业。
做信客是相当的辛苦和劳累的。一个担子挑着两地,用文中的话就是:“一头是没了家的男人,一头是没有了男人的家,两头都踮着脚,怎么也看不到对方,我是帮他们跑跑腿。”
我一口气把这篇文章读完,故事令人回味咀嚼和感叹。
最让我感动和唏嘘的一个故事情节是:老信客常年游走在外,自然而然认识了很多码头和小客栈的老板。有一次在上海的一位乡人让他往家乡捎一匹那个年代很贵重的红绸缎面。他当时住在一个小客栈里。这个客栈是他经常歇脚的地方,时间长了和这个老板娘有点熟识了,就开玩笑的说把她家女儿认他做干爹。他这次路过正巧这家的女儿要出嫁。事情有点仓促,他也事先没有准备什么礼物。还好不远处有个书店,他走进书店捆了一叠商务印书馆的优秀读物。因为是结婚礼物嘛,感觉书有点太素了,他就剪了一条红缎带子下来捆扎,图个喜气。
没想到,万万没想到。这位乡人在红段子的头上画了一个小圆圈。事先让别人告诉他的老婆做的记号,他的老婆收到红段子。发现没有那个小圆圈,就怀疑信客在红锻上做了手脚,剪掉了一幅。于是她告诉了族长,告诉了乡邻,告诉了所有的所有的人。
信客懵了,只有他自己知道那是很窄很窄的一小溜儿红布条。可谁去听他解释啊?他也不去解释,也解释不清楚。
信客的信誉轰然倒塌,犹如五雷轰顶,他的世界突然崩塌了。
虽然那是一条窄窄的红缎带。可信客有信客的规矩,逾越一步都不可弥补。大家怀疑他以前的什么什么丢失的什么什么的,都是他贪污了,他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天下的受屈人都无法自辩。但他清楚的知道这些村子里不能没有信客。
于是他物识到一个妥当的人来接他的班。
他无限凄然又掷地有声的对徒弟说:“一头是没有了家的男人,一头是没有了男人的家,两头都惦着脚,怎么也看不到对方。”然后又无限深情的嘱托道“不管怎么说,总得有人帮他们跑跑腿,尽管两头不讨好。”
这个徒弟很有出息,根据师傅的经验和教训加上自己的体会,他制定了几项行为规则。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出过什么差错。
后来,再后来,过了许多年。老信客已经凄然离世,随着社会的进步。邮政渐渐发达了。信客这个职业也走向了没落。
机缘巧合,老信客的徒弟也是识文断字的,那时候文化人很少,于是他就在乡村小学当了一位教师。
又过了若干年,因为他的教学水平很高,不久,他被任命为校长。
在担任校长的时候,有一次去省里开会,一位很有气质的中年女厅长说她命运的改观,得益于一位送她一捆书的一位信客,那些书改变了她,她居然在结婚以后去考了大学。她说捆书的红缎带她一直留着,有时候还用红锻带来扎头发,因为那是文化传递的信号。
老信客的徒弟听的一脸泪水。他找到那个女厅长,他给女厅长讲了老信客的故事,他让女厅长把缎带从头上解下来,久久的、久久的看着红缎带上的那个小圆圈………
就是这个小圆圈,就是这个小圆圈断送了老信客的大半辈子,毁了他的一世清誉。
我读到这段的时候,不由得鼻头一酸,唏嘘的泪水夺眶而出………
余秋雨真是一位讲故事的好手,文章写的朴实无华又感人至深。
真的,读一本好书,读一本优秀的书,真的就好像在作者的灵魂里面漫步一样,让你感动满满,让你收获满满。
致敬余秋雨先生!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读《信客》有感】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beimuxi@protonmail.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