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渣土管理处
长沙市渣土管理处成立于1995年2月,为副县级全民事业单位,隶属于市城市管理局。现有职工72人,在职在岗职工45人。内设机构为五科一室,即人事教育科、计财科、勘查办证科、稽查科、消纳砂石管理科、办公室。主要职能是:对全市建筑垃圾运输处置进行计划、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管理与执法管理。其具体职责是:
(1)开展渣土管理调研工作,建议政府建立渣土管理长效机制,参与政府起草和修订渣土运输处置的相关法规和文件。全面贯彻实施政府颁布的、关于全市渣土管理的相关法规和文件。
(2)对全市建筑垃圾运输的处置,进行统一计划、组织、协调,检查指导各区渣管办开展建筑垃圾管理工作。
(3)按建筑垃圾处置核准程序办理建筑垃圾运输处置手续。
(4)指导、督促、稽查全市建筑垃圾运输施工工地(含建筑垃圾消纳场点)建立防污设施,确保施工工地具备良好的防污条件。
(5)严格稽查、现场监控各施工工地做好防污工作,确保车辆密闭出场、净车出场。
(6)建立应急措施,及时指导区渣管办消除突发性建筑垃圾污染。(7)组织调度各区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建筑垃圾运输道路进行清洗、保洁,消除污染。(8)协调组织市城管建筑垃圾执法部门对全市建筑垃圾运输进行执法。(9)按照工作标准和目标责任对各区建筑垃圾管理的过程进行检查、考核、评比。(10)完成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长沙市建筑垃圾管理机构在城市建设管理发展中诞生,同时又随着事业的发展而发展。进入新世纪,由于班子团结干事,锐意进取,奋力拼搏,带领全处职工与各区渣管办及城管执法部门团结协作,冬冒严寒、夏战酷暑,日复一日,昼夜奋战,取得了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丰收。10年来,共计为防洪、道路、桥梁等重点工程调土5000多万立方米,为政府节约资金近10亿元。建筑垃圾管理的显著成效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广大市民的认可,为长沙的城市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以来,全处职工深入开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活动,锻炼培养出了一支勤政廉洁、具有较强管理能力的职工队伍。连续三年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市级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2005年,处工会被市总工会授予市级“模范职工之家”荣誉称号。
市城市管理绩效考核评价中心
市城市管理绩效考核评价中心成立于2007年5月,为副县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职能职责:负责拟定和完善长沙市城区城市管理检查考核标准及奖励办法,并报市城市管理局核准后执行;负责组织实施对各城区城市管理组织领导、市容环境卫生、市政设施维护、园林绿化维护、渣土管理等综合绩效以及街道社区等城市管理日常工作进行检查考核与绩效评价;负责组织实施对城市相关公用设施日常维护状况的全面检查考核与绩效评价;负责对全市城市管理相关行政审批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现场查实和考核评价;负责对城市管理工作检查员和监督员队伍的管理、考评、监督;负责组织市民满意度的随机测评及市民投诉涉及城市管理问题整改情况的跟踪督查督办;负责协同市城市管理局督查考核处对各城区城市管理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负责全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监督网络的运行维护;完成市委、市政府及市城市管理局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市城市维护质量监理中心
长沙市城市维护质量监理中心为副县级全民事业单位,1987年以前为长沙市环境卫生管理处科教科;1987年7月2日,经市编委发文,成立长沙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正科级),环卫处主任兼任所长;
2、005年,长编办[2005]23号、长管发[2005]25号文明确,长沙市环卫研究所更名为长沙市城市维护质量监理中心(正科级);
2、006年正式更名为长沙市城市维护质量监理中心,长编委办[2006]47号文明确中心为副县级全民事业单位。配备书记、主任各一名,副主任二名,内设办公室、财务室、人力资源部、业务一部、业务二部,现有正式编制22人,退休人员3人。单位职能职责:负责对全市环卫、市政、绿化、亮化等城市管理基础设施质量状况进行评价;负责对全市环卫、市政、绿化、亮化设施的新建、改扩建、大中修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和计量审核把关;负责对新建的环卫、市政、绿化、亮化设施竣工移交的工程质量进行先期技术验收,参与对新建环卫、市政、绿化、亮化设施建设过程工程质量监理的监督;负责对参与城市管理工程建设公司、工程公司以及监理公司的资质条件、主要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和监督;负责对道路、下水、广告、亮化、公厕建设及安装的基础、主体结构等关键性部位的主要材料、构配件的质量进行抽查和监管;负责绿化材料的质量监督,参与城管的建设工程质量和维护管理质量的评优工作和信誉评价管理;负责对城管的建设工程和维护管理的质量投诉给予调查、核实和提出处罚意见;向局或其它委托机关报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报告》,对工程建设施工和维护作业的质量文件进行核查;负责对全市城市管理维护量的计量统计,建立和管理全市城管维护作业基础数据库工作;负责对广告安装质量的安全监管;负责对市局管理的亮化工程进行维护;负责对全市环卫、市政、绿化、亮化等城市管理基础设施的维护等级进行评价和技术界定;完成市委、市政府及市城市管理局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市固体废弃物处理管理处
长沙市固体废弃物处理管理处是长沙市城市管理局下属二级机构,成立于2000年9月(原名长沙市固体废弃物处理中心),为正科级全民事业单位,现有正式在编职工22人,内设办公室、计划财务科、业务监管科和综合管理科四个部门。单位运行初期 ,主要负责长沙市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场的建设与运营,以及长沙市第一垃圾中转处理场和处理场填埋气发电厂的建设与监管工作。2006年底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市城管局授权,单位正式更名为长沙市固体废弃物处理管理处,长沙市固体废弃物处理管理处的主要职责是:
1、按照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原则,编制和实施长沙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专业规划;
2、负责长沙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场和长沙市第一垃圾中转场的日常营运监管、计量监督、作业工艺监督、环境监测和关系协调等工作;
3、负责对营运合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4、负责长沙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场未纳入特许经营权范围内的有关设施建设;
5、负责有关垃圾处理方面的技术研究等工作;
6、完成政府及上级机关交办的其他工作。内设机构主要职责是: 办公室:主要负责单位日常办公管理、人事劳资管理、后勤接待管理等工作。 计划财务科:主要负责单位财务审核及管理等工作。 业务监管科:主要负责对我市生活垃圾处理体系的日常监管、关系协调、技术研究等工作。 综合管理科:主要负责相关设施建设及生活垃圾处理体系环境监测等工作。 长沙市固体废弃物处理管理处具体监管下的第一垃圾中转处理场、固体废弃物处理场及填埋气发电厂共同形成了规模化、规范化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实现了无污染中转、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目标,对改善长沙市城市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长沙市的城市固体废弃物由长沙市城市管理局统一负责管理。其中收集环节由各区环卫部门及有关环卫作业单位具体负责;中转运输和终端处理环节由长沙市固体废弃物处理管理处具体负责监管。
市市政维护油料场
长沙市市政维护油料场于1991年1月组建,同年7月正式投产,为长沙市五区市政局对全市道路维护及大中修工程供应沥青混合料。单位自建立以来,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亲切关怀、支持、指导下,精心操作,优质服务,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在保证长沙市道路维护用料的基础上,我们也为各级道路施工单位的大中型工程提供沥青混合料,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沥青混合料的合格率为100%。长沙市市政维护油料场致力于沥青混合料的开发改进, 根据道路工程的需要,提供不同的沥青混合料,现已能提供改性沥青混合料﹑彩色沥青混合料﹑冷补沥青混合料。并能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技术咨询和施工设备租赁服务,承接各种道路工程维护和施工﹑排水工程施工﹑人行道板的加工制作。目前单位现有职工38人,其中具有各级工程技术、经济管理职称人员8人,下设党政办、生产科、财务科、销售科、供应科、实验室六个科室。拥有各类机械设备5台(套),公司拥有固定资产3000万元。沥青搅拌设备三台,时生产量达到300吨,日生产量3千吨以上。拥有沥青混合料实验设备一套,经长沙市技术监督局专家的审查,取得了国家CMA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证书,能准确化验各种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沥青三大指标等。长沙市市政维护油料场以 “务实﹑奋进”的精神,以“优质﹑细致﹑周到”的敬业准则,以用户致上的原则,先后为雨花大道、东风路、曙光路、迎宾路、劳动路、黄兴南路、韶洲东路﹑梓园路﹑开园西路﹑星沙LG生产区道路、三 一重工生产区道路、芙蓉区政府大院、中江锦城、金霞大道、青竹湖大道等工程提供沥青混合料,其中黄兴南路、劳动路获长沙市建委系统优良工程,合格率达到100%,不仅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得到了各级道路施工单位的一致好评和肯定。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使单位能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运作,长沙市市政维护油料场通过认真学习和规范管理,经检验认证机构的严格审查,取得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资格,加快了现代化管理的步伐。
市环卫机械研究开发中心
长沙市环卫机械研究开发中心为市城管局二级机构,属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地处长沙市远大一路239号。主要从事市容环卫和城建专用车辆及机械设备的研究、开发、维修、制造工作。为美化市容环境提供机械服务,是湖南省专用汽车的发源地。研究中心所研制的产品通过了中国质量论证中心3C论证和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论证。自行研发出了洒水车、流动厕所车、吸粪车、打药车、吸污车、垃圾车等9大系列40多种环卫专用车和4代垃圾车。产品销往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部分产品还远销往东南亚地区。市环卫机械研究开发中心于上世纪70年代初由长沙市环卫处车辆试制组和汽修厂共同组建而成,当时全称为长沙市环卫处机械厂。1987年5月明确为长沙市环卫处二级机构(非法人事业单位),1991年6月更名为长沙市环境卫生管理局机械厂,1997年9月更名为长沙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机械厂,2002年8月,再次更名为长沙市环卫机械研究开发中心,并于2003年1月变更为事业法人单位。根据市编制办有关规定,市环卫机械研究开发中心现有在编职工85人,退休职工62人,聘用职工72人。中心内设人事行政部、质检部、技术部、财务部、生产部、供应部、销售公司七个部门。
一、当前超大城市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管理方式与超大城市治理需要不相适应。庞大的人、物、资金、信息等各类要素向超大城市集聚,城市经济社会系统复杂、市民对美好生活期望值不断提升,在编制相对恒定、严控总量的情况下,仅靠现有人力和技术手段难以精准把握末端情况,城市管理突出问题和隐患问题很难实现全面感知和快速处置,新老问题交织堆积的一些突出问题演变成顽症痼疾,已成为制约区域发展和稳定的重要矛盾。
(二)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与管理手段相对匮乏矛盾突出。新经济业态、新商业模式、新兴生活方式这些崭新的管理领域对管理方式创新以及新型工具应用的要求越来越高,管理部门的观念和思维还不能有效顺应数字共生时代,对管理对象的高速、动态变化不敏感,雾里看花,对城市管理的深层次、规律性问题想不到、不知道,难以制定有效的针对性方案。
(三)部门间的协同协作不足。城市管理日益成为一个系统性工程,基于“条块”和“层级”的分工体系固化了各部门的思维和视角,缺乏管理统筹指挥、数据采集分析、风险隐患预警、应急高效处置的协调中枢,导致部门间难以整体联动、高效协同,使得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和服务乏力。
(四)业务部门靠前研究不够。虽然设置了区智慧治理中心牵头智慧城市工作,但中心不承担任何条线上的巡查、处置等具体业务工作,对各管理部门协作协同解决突出问题的业务逻辑并不熟悉,即便具有推进业务数字化的牵头职责和技术能力,也难以围绕“高效处置一件事”,推进科学合理的线上线下业务数字化流程再造。
二、成华区智慧治理组织体系基本情况
(一)机构设置
2019年,按照机构改革有关要求,经批准设立成华区智慧城市治理中心,为区政府直属公益一类正处级事业单位,核定编制13名,其中配备主任1名,副主任2名。内设智慧城市建设科、数据资源管理科、网络理政科等5个科室。在全区11个街道统一设立街道智慧治理中心,为街道所属公益一类正科级事业单位,核定编制6名,其中配备主任1名。
(二)运转情况
一是率先建立“大联动·微治理”体系。在构建以网格化管理为核心的社会治理体系基础上,运用互联网思维、智能化手段,以建设“安全防控、政企互动、政民互动”三大平台为抓手,以实施社区网格员专业化、社会化和巡办分离综合改革为突破,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为重点,建立了“多网合一、多方联动、多元共治”大联动·微治理社会治理新格局。各街道智慧治理中心与街道网格中心(平台)、综治中心(平台)一体化运作。
二是初步建成“一网统管”的“城市大脑”。充分发挥智慧治理中心“数据管理、指挥调度、城市治理”的三大功能,将中心打造成“一网统管”的“城市大脑”。建成城市公共数据资源池和交换共享平台,逐步实行跨层级、跨领域、跨区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以智慧治理中心为核心,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指挥调度体系,实现突发事件的及时快速处置;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立了“警情、案情、民情、舆情”四情协作干预机制,初步实现城市运行的在线监测、分析预测和实时预警,服务成华经济社会发展。
三、“智慧成华”职能体系建设的初步设想
(一)加快推进区级城运中心实体化运作。拟将区智慧治理中心由独立运行调整为区政府办代管,并加挂“区城市运行中心”牌子;会同区委办、区政府办、区应急局、区智慧治理中心等单位,把握城运中心“受理监督”“指挥协调”“信息研判”“应急联动”“数据应用”等重点环节的履职方式、工作量、工作难度等,研究优化区智慧治理中心(城运中心)内设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实现智慧治理中心、城运中心、应急中心、综治中心“四中心合一”,切实发挥指挥枢纽作用;按照市委“即时转换、无缝衔接”的平战结合要求,优化工作流程,理顺“平时”与“战时”两套职责体系,确保平时时刻做好准备迎接战时,战时能够兼顾平时的日常工作,实现管理可闭环。
(二)大力加强智慧城市顶层统揽。有机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和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统筹城市管理和经济发展,优化区智慧治理中心职能定位,牵头全区智慧城市建设,承担智慧城市规划、建设工作;推进跨部门、跨单位数据融合;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工作;统筹应用场景开发,指导各部门街道开展工作流程数字化工作。加强新基建布局和数字经济与智慧城市建设协调,强化区新经济和科技局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职责。
(三)有序推进街道城运中心建设。将街道城运中心设在街道智慧治理中心,推动力量下沉、重心下移、保障下倾,实现区街一体化建设;重新优化街道和职能部门的职责关系,优化街道智慧治理中心和相关内设机构职责关系,在智能感知的基础上,统筹各类力量,联勤联动,发现问题、控制风险、解决问题,承担辖区内风险预判、舆情上报、巡查核实、处置配合、执行反馈等工作,提升城市管理综合指挥、协调联动和基层治理等实战能力,推动实现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有人办。
(四)不断完善协同联动机制。优化专班制工作机制,形成各方联动、共同推进的强大合力。按照“应用为要,管用为王”的价值取向,“观、管、防、处”一体化推进,由应用场景牵头单位靠前研究,会同有关单位根据管理需要和业务逻辑,开展集中攻关。城运平台的生命力在于不断迭代完善,以城市治理“高频急难”为视角的数据场景开发将不断催生出更有价值的治理应用,使智慧治理是先有管理、治理上的“想法”,再有信息技术上的“算法”,最后成为管理服务的“办法”,促进以部门为主导的管理理念、制度、模式创新,推动线上线下联动,部门相互赋能,协同高效处置最突出问题,真正实现“一网统筹”实践中管用,基层干部爱用、市民群众感到受用。
1、鼓励社会资金、外国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参与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资结构。对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经营性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公开向社会招标,选择投资主体。
2、允许跨地区、跨行业参与市政公用企业经营。采取公开向社会招标的形式选择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企业的经营单位,由政府授权特许经营。
3、通过招标发包方式选择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日常养护作业单位或承包单位。实施以城市道路为载体的道路养护、绿化养护和环卫保洁综合承包制度。
4、城市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特许经营权的授予工作,各市政公用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特许经营的具体管理,承担授权方相关权力和责任。
市政公用行业主管部门直接由管理转变为宏观管理,从管行业转变为管市场,从对企业负责转变为对公众负责、对社会负责。其主要职责是,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行业发展政策、规划和建设计划;制定市场规则,创造公开、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行为;对进入企业的资格和市场行为、产品和服务质量、履行合同情况进行监督;对市场行为不规范、产品和服务质量不达标和违反特许经营合同规定的企业进行处罚。
扩展资料
政府作用
第一、审定和监管市政公用产品和服务价格。在充分考虑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保证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根据行业平均成本并兼顾企业合理利润确定市政公用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收费)标准。
第二、保障市政公用企业通过合法经营获得合理回报。若为满足社会公众利益需要,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定价低于成本,或企业为完成政府公益性目标而承担政府指令性任务,政府应给予相应的补贴。
第三、以法律的形式明确投资者、经营者和管理者的权力、义务和责任,明确政府及其主管部门与投资者、经营者之间的法律关系。
第四、通过规定的程序公开向社会招标选择投资者和经营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规定,首先向社会发布特许经营项目的内容、时限、市场准入条件、招标程序及办法,在规定的时间内接受申请;
组织专家根据市场准入条件对申请者进行资格审查和严格评议,择优选择特许经营权授予对象;在新闻媒体上对被选择的特许经营权授予对象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公示期满后,由城市市政公用行业主管部门代表城市政府与被授予特许经营权的企业签订特许经营合同。政府直接委托经营权的,由主管部门与受委托企业签订经营合同。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基础设施建设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长沙市城市管理局的直属单位】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beimuxi@protonmail.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