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基础练习

 2024-12-18 00:12:01  阅读 539  评论 0

摘要:1.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是学习历史的必备能力之一。春秋时期楚庄王问鼎中原反映了( )。A.分封制遭到破坏 B.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C.废除了贵族特权 D.打破了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2.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下列成语中源自晋楚争霸的是( )。A.退避三舍 B.纸上谈兵C.卧薪

1.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是学习历史的必备能力之一。春秋时期楚庄王问鼎中原反映了( )。

A.分封制遭到破坏 B.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

C.废除了贵族特权 D.打破了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

春秋战国时期基础练习

2.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下列成语中源自晋楚争霸的是( )。

A.退避三舍 B.纸上谈兵

C.卧薪尝胆 D.围魏救赵

3.对题中图示秦国有关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A.商鞅变法成效显著 B.分封制基本瓦解

C.诸侯混战破坏经济 D.改革图强成为风潮

4.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对环境的巨大破坏,让人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对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问题的高度重视。下列选项中与解决这一问题的主张相似的是( )。

A.兼爱非攻 B.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C.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D.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5.春秋战国时期一思想家认为: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颈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该思想家的核心观点应是( )。

A.清静无为 B.兼爱非攻

C.仁政治国 D.以德治民

6.《淮南子》载: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其寓意主要体现了( )。

A.道家的无为思想 B.儒家的礼制要求

C.墨家的节用倡议 D.法家的变革主张

8.在我国古代,人们会以牛耕作为名,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9.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这副对联赞美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项著名工程?( )。

A.都江堰 B.长城

C.大运河 D.灵渠

10.《史记》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下列哪一项商鞅变法的内容直接解释了上述现象( )。

A.改革户籍制度 B.严明法度

C.确立县制 D.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11.把以孝为先的和谐家庭作为社会基础,以德服人作为治国方略的思想来自( )。

A.儒家 B.道家

C.兵家 D.墨家

12《老子》一书中说:人法(效法,学习)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体现的老子的思想是( )。

A.顺其自然 B.仁政爱民

C.兼爱非攻 D.中央集权

二、判断题

13.战国初期,晋国被韩、赵、燕三家大夫瓜分。( )

14.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成为各国先后掀起变法运动的根本原因。( )

15.我国古代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中,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 )

三、简答题

16.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17.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是什么?这一局面的形成有何重大意义?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春秋时期楚庄王‘问鼎中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其寓意是企图夺取天下,说明分封制受到破坏。A项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项。

2.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晋楚在城濮交战,晋文公避楚锋芒,退避三舍,诱敌深入,取得决战胜利,晋文公一跃成为中原的霸主,A项符合题意。纸上谈兵出自长平之战,卧薪尝胆与吴越争霸有关,围魏救赵出自桂陵之战,所以BC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项。

3.答案A。解析:根据图示材料可知,秦国先后在公元前358年、公元前340年击败韩军和魏军,这主要和商鞅变法(公元前359年-前338年)增强秦国的综合国力有关,A项符合题意。从材料中不能得出分封制基本瓦解的结论,B项排除;CD两项表述与材料无关,排除。故本题选A项。

4.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是孟子的主张,意思是砍木伐林都是要讲究时间和规律的,不能乱砍乱伐,生态环境有自己的循环规律,不能随便破坏,D项符合今天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兼爱非攻是墨子的主张,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兵家孙武的主张,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体现了道家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项。

5.答案C。解析:材料中文言的意思是现在天下国君,没有一个不嗜好杀人。如果有一个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普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期待着他来解救。如果像这样,老百姓就归附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这哗啦啦的汹涌势头,谁又能够阻挡得了呢?这段话是强调要善待百姓、施行仁政,可知该思想家的核心观点是仁政治国。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6.答案D。解析:材料讲述了郑人买履的故事,讽刺了只知依照陈规旧俗,而不懂得变通的人,这与法家的变革主张是相符合的,故D项符合题意。道家的无为思想主张清净自守,反对任意妄为,不符合题意,排除A。儒家的礼制要求遵守社会规范,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墨家的节用倡议节约用度,反对铺张浪费,排除C项。故本题选D项。

8.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牛’‘耕’作为名,由此判断与我国牛耕技术的使用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牛耕技术的使用,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之交,中国铁制农具的出现及牛耕技术使用,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力的进步,A项符合题意。选项BC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项。

9.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信息润泽天府两千年可知,这副对联赞美的是我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筑的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项。

10.答案D。解析:材料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表明商鞅辅佐秦孝公的十年,旧奴隶主贵族大多怨声载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内容之一,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损害了旧贵族利益,因此出现了题干中的现象,D项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项。

11.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儒家创始人孔子的主要思想是以仁为核心,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还主张为政以德。儒家提出三纲五常,重视孝道,故A项符合题意。BC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项。

12.答案A。解析:根据人法(效法,学习)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知,材料体现老子顺其自然的主张,A项符合题意。仁政爱民是儒家学派的主张,B项不符合题意。兼爱非攻是墨子的主张,C项不符合题意。建立中央集权是法家的主张,D项不符合题意。综上可排除BCD项,故选择A项。

二、判断题

13.答案×。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初年,晋国的卿大夫瓜分了晋国,形成的三个国家是赵、魏、韩。故本题说法错误。

14.答案√。

15.答案√。

三、简答题

16.参考答案

(1)商鞅变法成功了。

(2)原因:衡量一场改革成功与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由于守旧贵族的反对,商鞅被处死,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狂和统治者的昏庸。但是通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逐渐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同时商鞅推行的新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其变法的精神对后世具有重要的影响。秦国虽然杀了商鞅,但商鞅制定的新法仍在继续推行。所以说商鞅变法成功了。

17.参考答案

(1)背景

①经济上:生产力的发展。奴隶主经济的崩溃,土地私有制的产生,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上的繁荣提供了物质上的条件。

②政治上:春秋战国时期是政治大变革时代,周王室衰微,诸侯混战,士阶层日益活跃,追求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③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学者,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和自由的学术环境。

(2)意义:它是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诸子思想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中国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春秋战国时期基础练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原文链接:https://www.yxiso.com/offcn/621084.html

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
院校搜的目标不仅是为用户提供数据和信息,更是成为每一位学子梦想实现的桥梁。我们相信,通过准确的信息与专业的指导,每一位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迈向成功的未来。助力每一个梦想,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beimuxi@proton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院校搜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BEIMUCMS 3.0.3

页面耗时0.1116秒, 内存占用2 MB, 访问数据库24次

陕ICP备14005772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