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是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常考的内容,并且分值占比较高,由此可见,掌握教育学的知识非常重要。由于各个地区考试的题型和分值不统一,因此,下面选取河南省近两年有关教育学的部分考试试题,供大家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政府颁布并实施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是1904年由清政府公布的( )。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壬子学制 D.壬戌学制
1.答案A。解析: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颁布于1904年,是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或实行新学制的开端。故本题答案为A。
2.活到老,学到老体现了现代( )。
A.建构主义教育思想 B.全纳教育思想 C.终身教育思想 D.全球化教育思想
2.答案C。解析: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需要受到各种教育培养。活到老,学到老强调要终身学习。故本题答案为C。
3.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说话,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发挥影响,这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法 B.榜样法 C.锻炼法 D.陶冶法
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德育方法。情感陶冶法(陶冶教育法)是指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情感陶冶主要是运用以境染情、以境触情、以境陶情的原理对受教育者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在认识上和情感上逐渐完善。情感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题干中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说话,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发挥影响体现了环境陶冶,故选项D符合题意。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教育的发展,表述正确的观点是( )。
A.中国隋唐时期,已经出现了完备的二馆六学的官学体系
B.七艺是中世纪骑士教育的主要内容
C.普遍实施中等义务教育是近代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
D.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携手并进是现代社会教育的特征
1.答案A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发展的历程。
A选项,二馆六学的官学体系是在隋唐时期出现的,体现了教育的等级性。符合题意。
B选项,七艺是中世纪教会教育的主要内容,而骑士教育的主要内容为七技。不合题意。
C选项,近代社会并未普遍实施中等义务教育,应为普遍实施初等义务教育。不合题意。
D选项,现代社会教育的特征包括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携手并进。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择AD选项。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出了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的支柱包括( )。
A.学会关心 B.学会做事 C.学会生存 D.学会共同生活
2.答案BCD。解析: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标着终身教育体系的最终形成。其中提出:终身教育建立在4个支柱基础上,这4个支柱是指: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故本题答案为BCD。
3.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 )。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教育法 C.陶冶教育法 D.自我修养法
E.实习作业法
3.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德育方法。德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说服教育法;
(2)榜样示范法;
(3)实际锻炼法;
(4)情感陶冶法(陶冶教育法);
(5)道德修养法(道德指导法、自我指导修养法);
(6)品德评价法(奖惩法)等。因此,本题选ABCD。
三、简答题
1.简述在教学中应如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参考答案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确良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河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历年试题】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beimuxi@protonmail.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