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言语理解主旨题之“忠于材料”

 2024-12-16 12:15:01  阅读 563  评论 0

摘要:例题站在亲情的角度,人们都希望逝者没有真正地死去,希望他们永远地活下去。这是很正常的情感。但是,站在客观的角度,每个死亡的生命至少在肉体上已经失去了生命的特征,并且整个肉体也必然会消失。从精神层面上讲,生命的延续是脱离生物学概念的,一个人生命在精神层面存在
例题

站在亲情的角度,人们都希望逝者没有真正地死去,希望他们永远地活下去。这是很正常的情感。但是,站在客观的角度,每个死亡的生命至少在肉体上已经失去了生命的特征,并且整个肉体也必然会消失。从精神层面上讲,生命的延续是脱离生物学概念的,一个人生命在精神层面存在多久,取决于这个生命为世界带来了多少值得怀念的东西。现代生命观跳出了肉体的观念,将捐出自己的器官视为生命的延续,以及自己在这个世界存续的最好方式。

这段文字主要表明:

A.精神层面的死亡不同于肉体层面的死亡

行测言语理解主旨题之“忠于材料”

B.捐献器官是延长生命在世界上存续的时间的一种方式

C.生命观应该跳出肉体的层面,倡导器官捐献

D.人们不希望亲人离世,也不愿意捐献他们的器官

解析

首先,分析文段。文段的前两句话说明了,站在亲情的角度,人们舍不得亲人逝去,希望他们永远活下去。接着作者通过一个转折词但是表达自己的观点,说明在客观的角度上来说肉体已经死亡。接着论述精神层面存在多久,取决于生命为世界带来了多少值得怀念的东西。通过转折后的表述我们可以知道,此时作者的倾向是在肯定肉体的死亡是一种不可逆的事实。接着又指出,现代生命观跳出了肉体的观念,将捐出自己的器官视为生命的延续,以及自己在这个世界存续的最好方式。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对于捐献器官这件事是持肯定态度。再结合前两句话,结合人们的一般愿望,捐献器官可以实现人们对于亲人的情感寄托。

其次,对比选项。B项是对主旨句的同义替换。选择B选项。这道题,很多考生通过自己的主观臆断认为既然捐献器官是件好事,那么是不是应该倡导呢?大家注意,倡导在原文中,作者并没有明确表示,仅仅属于做题人的主观想法,不代表作者的观点。因此,不能选C。A与D选项与作者的观点无关,直接排除。

综上所述,做主旨题时一定要尊重作者的主观表达,切忌带入过多自我的揣测。希望通过讲解,各位考生们能对主旨题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2024省考推荐》》

尊享会员:申论-10项会员权益|行测-11项会员权益|面试-9项会员权益

申论素材积累|申论考点爆破营|重要会议专项写作素材

我为题狂——易错题盘点|妙解行测|行测速解36计|行测黄金考点渗透营

时政学习:2023年月半时政|常识理论学习|69.9元看国考省考180个核心考点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行测言语理解主旨题之“忠于材料”】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原文链接:https://www.yxiso.com/offcn/599527.html

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
院校搜的目标不仅是为用户提供数据和信息,更是成为每一位学子梦想实现的桥梁。我们相信,通过准确的信息与专业的指导,每一位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迈向成功的未来。助力每一个梦想,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beimuxi@proton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院校搜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BEIMUCMS 3.0.3

页面耗时0.0800秒, 内存占用1.99 MB, 访问数据库22次

陕ICP备14005772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