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行政执法队伍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需要,是实现依法治区的根本要求。行政执法人员每年必须有定时间参加法律知识更新学习培训,并把规范政府行为的公共法律法规和本职工作所需要的法律、法规作为学习重点,集中培训,对所学习内容组织统一考试,不合格者不得从事行政执法工作。
2、通过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学习和培训,使做到熟练运用法律规范处理行政违法案件,严格依照法定职责和法定程序开展执法活动,自觉做到依法办事。
3、切实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推进依法治区的根本保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把政府各部门负责实施法律、法规、规章的职责,分解落实到具体的执法机构和执法岗位,依法确定职责权限、执法标准、工作程序、工作制度以及保障实施的措施,确立政府及其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依法行政的第一责任人,明确每个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责任。
还要建立与其相关的行政管理公示制、评议考核制、错案追究制,使行政执法监督作用切实有效发挥。是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检查,由法制局对各行政执法部门进行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把行政诉讼、行政复议、行政赔偿、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收费、行政执行等涉及政府行为共同规范的法律、法规、规章的实施情况,作为政府法制监督检查的重点,及时纠正和查处各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中的违法和不当行政行为,确保法律、法规正确的实施和政令畅通。
4、同时,政府各行政执法部门要自觉接受县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及社会舆论监督,广泛征询社会各界意见,听取对执法工作和执法人员的批评建议,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坚持提高依法办事能力,推进依法治区,是人民赋予政府行使行政职权、实现行政法制化的根本要求。应当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切实加强依法办事行政执法能力,积极推进依法行政进程,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为“加快发展、争先进位”目标顺利实现作出新的贡献。
公务员如何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的能力
1、加强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学法工作,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在学法工作中的示范带头作用 ;
2、定期或者不定期对领导干部进行依法行政知识培训 ;
3、积极探索对领导干部任职前实行法律知识考试的制度 ;
4、把依法行政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各个环节,列入各级政府社会经济发展的考核内容。
二、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的主要措施是:
1、建立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制度 ;
2、强化依法行政知识培训、教育和宣传 。
三、建立和完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考核制度
要把依法行政情况作为考核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重要内容,定期开展对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的考核工作,并完善考核制度。
四、积极营造全社会尊法守法、依法维权的良好环境 依法行政是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基本要求,但营造全社会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立在更加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上。《实施纲要》明确要求逐步形成与建设法治政府相适应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实施纲要》对公务员依法行政观念和能力建设的发展
具体表现在: 1、《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了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的概念,将“不断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单列一节,体现了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在公务员通用能力框架中的地位和对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观念和能力建设的重视。
2、《实施纲要》总结了《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若干意见》实施以来的经验,对担任领导干部的公务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实施纲要》在1999年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中提出“要不断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了教育和培训在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建设的中的重要地位,要求实行领导干部的学法制度,定期或者不定期对领导干部进行依法行政知识培训;要求建立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制度,强化依法行政知识培训。
4、《实施纲要》强调把依法行政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各个环节,列入各级政府社会经济发展的考核内容。
5、《实施纲要》明确提出,应积极探索对领导干部任职前实行法律知识考试的制度;建立和完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情况考核制度,并把依法行政情况作为考核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重要内容。并要求完善考核制度,制定具体的措施和办法。
一、 乡镇公务员应提高建设新农村的工作能力
乡镇公务员是最基层的公务员,与农民朝夕相处,是农民的衣食父母,在指导和引导农民开展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乡镇公务员应尽快将工作任务转移到新农村建设上来,时刻把农民的冷暖记在心头,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补脑”和“充电”,做到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逐步增加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各方面知识的“杂家”和“通才”,善于运用所掌握的广博的知识来回答和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探索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式、新途径和新方法,增强建设新农村的工作能力。
二、提高乡镇公务员建设新农村的工作能力,主要从以下三点出发:
第一,学习现代农业知识,提高引导农民科学种田的能力。农民依靠农业而生活,勤劳而艰苦,由“土地”到“家庭”两点一线式的封闭式的农村生活,束缚了农民的视野,使他们吸收不到现代农业的新空气,传统的耕作方式已极不适应现代大农业的要求,在新的形式下,不转变观念,不讲求科学,就会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作为农民衣食父母的乡镇公务员,应主动承担起这一历史重任,努力学习现代农业科技知识,通过办样板,做示范引路等方式方法,教给农民干,干给农民看,让广大农民从传统的耕作模式中解脱出来,实行科学种田,使现代农业在农村遍地开花结果。
第二,学习市场经济知识,提高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能力。农民观念落后,大部分农民市场经济意识淡薄,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上,“等、靠、要”思想严重,障碍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一是农特产品变不了钱,造成大量浪费;二是不懂得市场经济规律,生产不出能赚钱的农特产品;三是目光短浅,只停留在眼前利益上。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镇公务员有责无旁贷的责任,自己不仅要精通市场经济知识,还要帮助农民树立市场经济意识,在农业生产中,运用市场经济知识,帮助农民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第三,学习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帮助农民享受权利的能力。农民知识浅薄,法律法规知识知之甚少,当自己的各项权利受到侵害时,不知道如何去维护,有的不懂法,做事犯法,有少数农民甚至视自己的权利为儿戏,随随便便,使其享受权利无从谈起。乡镇公务员应主动承担起这份责任,自已应首先学好涉及到农民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知识,广泛向农民朋友宣传,组织农民学习,提高帮助农民享受权利的能力。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如何提高公务员依法办事能力和行政效率】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beimuxi@protonmail.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