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事业单位政治知识《事业单位考试之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马哲考点预测》,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各位正在备考的青年啊,已经到了3月份了,是不是公基的理论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呢?那就在各位已经差不多复习完理论的基础上,让我来为你送上一份未来复习的哲学指南吧,我们来一起顺一顺哲学当中的一类考题--人文哲学题,也好让你在公基的海洋里稍微抬起头来,透透气。
所谓的人文哲学题,也就是那些人文知识当中体现出的哲学观点,现在的公基考试,也越来越喜欢考一些人文哲学题了,整理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包括:古诗词、名人名言、俗语等)之中的哲学观点,做成题目供大家直观的看到这类题怎么考,同时为各位以后的哲学复习提供一点帮助。
以下的内容主要以题目的形式出现,请各位认真分析一下题目中和选项中蕴藏的哲学依据,能够帮助各位更好的突破哲学的瓶颈。
(一)唐诗宋词里的哲学
之前,我们备考人文,也只会知道唐朝最为盛行的文体是唐诗,唐诗的代表人物是唐朝三位伟大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他们分别是什么样的诗作风格,有哪些代表作而已,但现在你可能会发现,原来这里面会有很多的哲学依据,比如你看,下面的这三个题:
1.朝看花开满江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一首唐诗形容了人和花一样,世间万物没有不变的东西。这主要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C.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D.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完全否定
1.答案A。解析:这首诗的意思是早上看花开,一时缤纷,满树都是灿烂红花;晚上红花凋谢了,美景不再,空余一树枯枝。假如我们用花来比拟人生,花的朝开暮谢是无常,人的有生有死也是无常。人与花的事理一样,世间上没有不变的东西。故本题选A。
2.苏轼《琴诗》中说: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与君指上听?这句话体现了什么样的哲学依据:
A.联系是普遍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B.实践决定认识,要重视实践的作用
C.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发展是永恒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答案A。这首诗的意思是:如果说琴声发自琴,那把它放进盒子里为什么不响呢?如果说琴声发自手,为何你的手上听不到声音?由此解释,没有琴就无法听到美妙的琴声,没有手也听不到动听的琴声。体现了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故本题选A。
3.(多选)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不畏浮云遮望眼也是习近平主席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所提到的。对于这首诗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要用因果关系的哲学道理分析问题
B.要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C.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
D.要做到透过现象认清事物的本质
3.答案ABCD。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不畏表现出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只缘告诉我们要用因果关系的哲学道理分析问题。故本题选ABCD。
(二)孔老夫子中的马克思主义
孔子是春秋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马克思在1848年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他们之间差着近两千年,但是中国古代诸子百家的思想其实也能够体现出很多的哲学原理的,不信你看看下面的这两个题呀。
4.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关于人的学问,重视现实的人与人生问题是其最根本的特质。儒学的人文精神,既是对传统的继承,也是对传统的发展,更对传统思想文化的进一步演变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孔子曰,天地之间,人为贵。荀子曰人最为天下贵。以下关于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的本质在社会劳动
B.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C.人是历史的创造者
D.人的价值在于社会对人的贡献
4.答案B。人的本质在人的社会性,人与人的区别在社会关系,A说法错误。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C错误。人的价值在于人对社会的贡献,即人的社会价值,D错误。故本题选B。
5.人们对义利观的探索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孔子主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孙中山提倡大义所在,坚持革命和民族大义,反对重私心而忘公义;中国共产党倡导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自身的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对于这段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人们的真理性认识是不一样的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认识会随着实践的变化而逐渐深化与发展
D.矛盾具有特殊性
5.答案BC。解析:相同条件下人们对某一确定事物的具体认识是一样的,被称为真理,故A错误。人们对义利观的探索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这句话表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正确。题干是不同人对义利关系的理解不同,为认识的主体性而非矛盾具有特殊性,D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C。
(三)生活中的哲学
很多句子我们都知道,口头上也能说出很多,虽然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不知道这些句子是谁说的,出自于哪里,但是他们确实包含着一些哲学依据,而我们在引用这些话的时候也正是在运用他们的原理来去证实自己的观点,比如说:
6.70年前毛主席曾经写了一首十分豪迈的诗,后来也被众多人争相背诵,其中有这样一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当时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一举击溃国民党军队。一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将毛主席当时内心的豪迈直接表现出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意识能转化成为物质,要重视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性
B.事物及其运动规律都是客观的。
C.要善于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
D.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答案C。原本项羽有优势可以灭掉刘邦,但是却选择了分地而治,分天下而管,导致后来刘邦的发展,并最后将项羽逼到乌江自刎,含恨而死。当时国共内战,长江以北大部分为解放区,以南国民党部队仍然负隅顽抗,于是解放军做出百万雄师下江南的作战计划,解放长江以南地区,毛主席的这首诗就是为鼓励当时的革命部队所创作,意思就是不分和反动派妥协,不能给予以喘息,迅速将其歼灭。要善于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正从此体现出来。故本题选C。
7.(多选)下列言论与其哲学原理对应一致的有: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新事情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最终能战胜旧事物
B.郑人买履——做事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终将一事无成
C.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7.答案ABD。解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只见部分,不见整体,在以形而上学孤立的观点看问题。故本题答案选ABD。
8.下列言论,与其他三项的观点不一致的是:
A.因势利导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刻舟求剑 D.庖丁解牛
8.答案D。解析:A项因势利导是遵循客观事情发展规律办事,利用规律取得成功。B项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事物变化发展有自己的规律。C项刻舟求剑是否认物质是运动的,在以静止的观点看问题,是形而上学的。D项庖丁解牛是认识和把握事情的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收到好的效果。ABD三项都与规律相关,故本题答案选D。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中国古代哲学智慧
我们现在的哲学题,很喜欢考一些习主席引用过的名言名句,习主席在很多场合引用过中国的传统言论,包括苏轼的词,再如儒家的思想等来去使得自己的言论更加有力。这些言论的引用出自于习主席的各种场合的讲话,我在这儿列举了几个例子,你来分析一下。
9.习主席曾多次引用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儒家处世之道的重要原则,即以忠恕之心对待他人,达到推己及人、和谐共生的境界。习近平在国际舞台引用这句儒家经典古语,体现了中国愿意与世界各国携手前行、互利共赢的广阔胸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矛盾双方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矛盾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C.矛盾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之中
D.矛盾具有普遍性
9.答案C。解析:推己及人、和谐共生的观点以及中国愿意与世界各国携手前行、互利共赢的广阔胸襟都体现出了我们的共同体意识。同时各个国家还各有自己的特点,强弱不一,这体现出的中国和世界各国关系,既是竞争的关系,但是又是共存的,表现出矛盾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之中。故本题答案选C。
10.习近平多次表示他很喜欢苏轼的这句话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这句话表明:
A.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要重视事物量的积累,防微杜渐
D.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0.答案ABC。解析:苏轼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下的祸患,最不好办的,是表面上太平无事,但实际上却有无法预料的隐患。坐在那里看着事情在变化,却不想办法去解决,恐怕事情就会发展到不可挽救的地步。表面上太平无事,但实际上却有无法预料的隐患,这句话表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相互转化。不能坐着不动,因此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事情在变化,可能会发展到不可挽救的地步,表明要重视事物量的积累,防微杜渐。故本题答案选ABC。
好啦各位,今天的内容我们先到这儿啦,各位加油备考吧!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事业单位考试之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马哲考点预测】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beimuxi@protonmail.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