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国家当前拉动“内需”的措施

 2024-12-14 16:21:01  阅读 286  评论 0

摘要:刺激消费 1.内需指什么?它对生产发展有什么影响?为什么要扩大内需? 内需指国内市场的需求。包括大众生活消费需求,企业生产消费需求,社会公共需求等。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是生产发展的动力。产品能否及时卖出去,决定了生产能否顺利进行。因此,消费是

刺激消费 1.内需指什么?它对生产发展有什么影响?为什么要扩大内需? 内需指国内市场的需求。包括大众生活消费需求,企业生产消费需求,社会公共需求等。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是生产发展的动力。产品能否及时卖出去,决定了生产能否顺利进行。因此,消费是社会再生产正常进行,实现良性循环的重要条件,所以,启动内需是经济发展的一大推动力。 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不外乎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蔓延和深化,国际金融市场剧烈震荡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慢,在这种情况下,扩大出口这条路越来越窄了,经济增长的重担自然就落在扩大内需上了,内部的投资和消费,是启动经济的立足点。 有效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能否解决好这个矛盾,关系到经济发展的全局,因而应把扩大内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1)今年继续扩大内需,主要途径仍然是扩大投资规模。应当按照结构调整的要求,加大投资力度;采取积极措施,鼓励民间增加投资。

(2)今年扩大内部内需的重点,应当放在扩大消费上。只有使消费有较快的增长,才能使投资者看到市场需求的增长点,从而有效地启动投资。

你对国家当前拉动“内需”的措施

(3)要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物价等各种手段,着重从体制和机制上解决问题,以保证社会需求的正常增长。 金融机构降低存贷款利率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999年6月10日起再次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这是综合分析我国当前经济、金融形势,为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 这次利率下调表面看来居民存款利息收入有所减少,实际上,由于市场物价总水平下跌幅度较大,居民储蓄存款的实际利率水平仍然不低。 下调利率水平,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下调利率水平,有利于鼓励消费。下调利率水平,有利于扩大投资。下调利率水平,也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 这次下调利率,是根据当前经济运行的新情况采取的一项宏观调控措施,它必将对刺激消费、增加投资、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发展,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 恢复征收利息税 (1)1999年8月30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我国将恢复对居民储蓄存款利息征收利息收入所得税。 对储蓄存款利息征收个人所得税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通行做法。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居民储蓄率一直居世界前列,目前城乡居民的储蓄已近6万亿。较高的储蓄率和庞大的储蓄资金,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少数高收入居民掌握了大多数储蓄存款,也获得了大部分利息收入,使这部分居民的收入越来越大;居民单一的储蓄投资方式加大了银行的压力,过多的储蓄资金存在银行,不利于社会资金的充分利用。在这种情况下,恢复对储蓄利息征收个人所得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个人收入水平,抑制少数人收入过快增长;引导城乡居民将一部分储蓄资金用于个人消费,投资于股票、证券等方面,以扩大国内有效需求,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稳定发展;可以通过分配方式将征税增加的财政收入集中用于改善低收入居民的生活。同时,也有利于规范和完善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税制。 调整收入分配政策 为了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国内有效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城镇中低收入的居民收入政策进行调整。这也是加大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 这次调整城镇中低收入居民收入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从1999年7月1日起,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水平、失业保险水平、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提高百分之三十;增加机关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工资和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一次性补发1999年6月底前拖欠的企业离退休人员统筹项目内的养老金;提高部分优抚对象抚恤标准等。 扩大居民住房消费 住房产业需求潜力大,带动性强,要尽快开放住宅二级市场,促进已售公房和商品房上市,调整房地产交易税收政策,扩大住房信贷规模,降低购房贷款利率,提高居民购房能力。

研究扩大内需的原因,举措及影响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国务院总理WJB 在08年11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 会议认为,近两个月来,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必须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当前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中国出台扩大内需10措施2010年底需投资4万亿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 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 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加快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客运专线、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铁路,完善高速公路网,安排中西部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加快城市电网改造。 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推进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 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支持服务业发展。 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 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 九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 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 初步匡算,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四季度增加中央投资1000亿 为加快建设进度,会议决定,今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明年灾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达到4000亿元。会议要求,扩大投资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要突出重点,认真选择,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和效益。要优先考虑已有规划的项目,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工程进度,同时抓紧启动一批新的建设项目,办成一些群众期盼、对国民经济长远发展关系重大的大事。坚持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又有利于推动结构调整;既有利于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既有效扩大投资,又积极拉动消费。要把促进增长和深化改革更好地结合起来,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研究扩大内需的原因:从总体上看,内需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处在工业化、市场化、现代化进程中的我国,扩大内需的潜力很大。当前强调扩大内需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的原因很复杂,既有总量的因素,也有结构的因素 ;既有需求的原因,也有供给的原因 ;既有国内原因,也有国外原因。应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防止通货紧缩进一步发展。

用增发国债筹集的资金增加投资,尤其是增加技术改造投入,并启动民间投资,把扩大投资和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持续降低,今后扩大消费需求有很大潜力。近期应着力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并降低其对改革支出的预期。中长期应对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进行双向调整,加大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的力度,并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从根本上拓宽我国消费需求增长的基础

扩展资料:

扩大内需无非是两种路径,追加投资、扩大消费。从投资来看,投资主要分为三类,即基建投资、房地产投资和制造业投资。但基建投资持续高增长已经导致地方政府债务率过高,而刺激房地产投资在过去屡试不爽,导致的结果是居民部门杠杆率过高,已经影响到消费,而房地产公司也面临资金收紧和销售不畅导致的流动性压力。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你对国家当前拉动“内需”的措施】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原文链接:https://www.yxiso.com/offcn/573183.html

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
院校搜的目标不仅是为用户提供数据和信息,更是成为每一位学子梦想实现的桥梁。我们相信,通过准确的信息与专业的指导,每一位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迈向成功的未来。助力每一个梦想,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beimuxi@proton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院校搜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BEIMUCMS 3.0.3

页面耗时0.1970秒, 内存占用2 MB, 访问数据库24次

陕ICP备14005772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