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制度化教育系统是一个单独的、垂直的、分层的封闭系统,这一系统不适合大众的、终身的教育。因此,当今制度化教育的改革应使所有的集体、协会、地方团体和中间组织共同承担教育责任。这体现出在当今制度化教育的改革进程中( )。
A.非制度化、非正规的教育得到发展
B.学制系统内各级各类教育发生变化
C.学校教育系统日益开放
D.学制系统从双轨制向单轨制方向发展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C选项。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多专业课程和教学机构。题干中所述,应使所有的集体、协会、地方团体和中间组织共同承担教育责任体现了在制度化教育阶段,学校系统日益开放的趋势。因此选C。
2.某小学充分利用校园内的试验基地,组织学生开展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实践活动,给每个班级分发试验田,让学生体验春种的乐趣。这属于课外活动中的( )。
A.科技活动 B.文学艺术活动 C.游戏活动 D.主题活动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课外活动的内容。
D选项,主题活动是就某一特定专题而开展的短期或长期的专门活动。这种活动往往有特定的具体目标,活动内容和形式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如主题班会、学雷锋小组等。题干中某小学开展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为主题的课外活动,属于主题活动。因此选D。
A选项,在课外活动中,学生从事科技活动时,更强调动手过程,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实践中综合利用已有知识、全面地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增长学生对某一领域的知识经验和动手能力,是科技活动的主要特点。如,航模舰模小组、园艺小组、无线电小组、计算机小组等,都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B选项,文学艺术活动是指学校的课外文体活动,包括文学、艺术、娱乐等内容。文学艺术类的活动内容主要围绕书法、歌咏、舞蹈、音乐、摄影和雕刻等展开。
C选项,游戏是儿童生活的重要内容。游戏活动,不仅能让学生有机会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有机会展现自己的生命活力和丰富想象力、创造力,也会让学生学会如何制定游戏规则,养成遵守游戏规则的习惯,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协作精神。
3.班上有些同学总是忍不住上课传小纸条,为了改变学生的这一行为,张老师坚持从提
高道德认识入手;而赵老师认为可以直接从锻炼道德意志开始,只要最后达到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即可。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张老师做得对,只有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才能彻底改变错误的行为习惯
B.赵老师欠妥,这样做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行为,反而浪费了学生的时间
C.张老师欠妥,提高道德认识需要的时间要很久,这样做会浪费学生的时间
D.赵老师做得对,学生明白不对,但忍不住,缺乏道德意志,从此着手更有效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德育过程要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的和谐统一发展。一方面,要注意统一性。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是相互作用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道德认识指导、控制和调节着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道德情感和意志又对道德认识的巩固和发展,道德情感的加深和丰富以及道德意志的锻炼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要注意多端性。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和培养品德行为习惯。但是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D选项,题干中的关键词忍不住说明可以针对学生的道德意志进行培养,根据题干所述具体情况,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比较妥当的做法。因此排除B选项,此题选D。
A选项,说法错误,德育过程没有需要严格遵循的固定不变的顺序,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
C选项,说法错误,提高道德认识也是有必要的,要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的和谐统一发展。
5.马克思、恩格斯说: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这句话主要强调的是( )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可能性。
A.遗传素质 B.学校教育 C.社会活动 D.环境因素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
A选项,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题干中的关键词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肉体组织、物质可能性说明强调的是遗传素质的作用。因此选A。
B选项,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C选项,为干扰选项。
D选项,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
6.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各种特殊能力,并运用到其它方面的学习的课程是( )。
A.研究型课程 B.基础型课程 C.拓展型课程 D.实践型课程
答案C。解析:根据课程任务的划分,该题为定义反选。
A选项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态度和能力。这是一类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探索来完成教学任务的课程。
B选项基础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基础能力,即以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学。
C选项拓展型课程重点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和视野,发展学生的特殊能力。
D实践型课程为干扰项。
故此题选C。
7.辅导是根据学生的需要,由教师给予指引的一种教辅形式。关于辅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辅导时应着重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B.辅导过程中,必要时可替学生完成作业
C.辅导有助于及时发现与补救教学中的缺陷
D.进行辅导时,可结合作业批改来评讲学生作业中的问题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在课堂教学规定时间以外,教师对学生的辅导。课外辅导任务:
一是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使他们能够独自计划学习和自我监督学习,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是做好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工作。
课外辅导注意事项:首先,要从学生实际需要与问题出发,有的放矢的进行;其次,要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第三,处理好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的关系,防止本末倒置,更不能变相搞有偿辅导。因此ACD选项,说法正确。
B选项,说法错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学习。
8.刘老师认为教师不能束缚学生的天性,因此即使班上的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也不管不问;而学生们认为刘老师教学水平低下,于是从不主动向他请教题。这属于( )师生关系。
A.专制型 B.放任型 C.民主型 D.平等型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师生关系的基本类型。
B选项,放任型是,这一类型的师生关系模式以无序、随意、放纵为其心态和行为特征。在教学中,以这种师生关系模式为主的教师采取放任的作风,不负任何实际责任,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要他们学习自己所高兴的东西。教师不控制学生的行为,也不指示学习的方法,一切活动由学生自己进行。题干中,刘老师面对学生不完成作业的情况也不管不问,符合放任型师生关系的特点。因此选B。
A选项,专制型,这一类型的师生关系模式以命令、权威、疏远为其心态和行为特征。教师在教室内采取专制的作风,并担负全部的责任,计划班级的学习活动,安排学习的情境,指导学习的方法,控制学生的行为,老师对学生严加监视,要求即刻无条件地接受一切命令;学生没有自由,只是听从教师的命令,对教师往往是敬而远之。
C选项,民主型,这一类型的师生关系模式以开放、平等、互助为其主要心态和行为特征。教师在教室内以民主的方式教学,重视集体的作用,与学生共同计划,共同讨论,帮助学生设立目标,指引学生对照着目标进行学习。
D选项,为干扰选项。
9.历史老师在讲述东北易帜这一知识点的时候,联系上堂课讲述过的知识点进行对比分析讲解,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新的知识。该历史老师的这种教学设计是根据( )的特点进行的设计。
A.程序性知识 B.策略性知识 C.陈述性知识 D.开放性知识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类型。
B选项,策略性知识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情境中对任务的认识、对学习方法的选择和对学习过程的调控。它是由学习方法、学习调控和元认知等要素构成的监控系统。是关于如何学习和如何思维的知识,即个体运用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去学习、记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题干中,历史老师在讲解知识点时,利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这是根据策略性知识的特点进行的讲解。
A选项,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人没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其存在智能借助某种形式间接推测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是一种经过学习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表现为在信息转换活动中进行具体操作,实际上是传统意义上的技能,这种知识具有动态的性质。
C选项,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他是个人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够直接加以回忆和陈述的知识。主要用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这类知识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这种知识具有静态的性质。
D选项,为干扰选项。
10.君子人教,喻也这句话体现了以下哪条教学原则( )。
A.启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直观性原则
答案A。解析:A选项,启发性教学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原则。B选项,因材施教教学原则是指教师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如闻斯行诸。C选项,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D选项,直观性教学原则是指教师应该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地掌握知识。直观教学可以分为三大种类: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三大类。如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题干中君子之教,喻也出自《学记》,意思为教育学生,要采取启发诱导的方法,体现的是启发性原则。故本题选A。
11.杨老师在讲《小马过河》这篇课文时,他希望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学会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学会规范书写棚、驮、磨、坊、
趟、筋、试这7个生字。这属于三维课程目标中的( )目标。
A.知识与技能 B.过程与方法
C.情感、态度、价值观 D.能力与行为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学目标。
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A选项,知识与技能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题干中,让学生学会生字和词语等属于学科的基本知识,因此属于知识与技能目标。因此选A。
B选项,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和具体的学习方式
C选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D选项为干扰选项。
12.学生学习三角形之后,应掌握三角形就是有三个角和三条相连接的边这样两个共同的关键特征。这属于有意义学习中的( )。
A.组合学习 B.命题学习 C.表征学习 D.概念学习
答案D。解析:题考查有意义学习的类型。
D选项,概念学习,概念是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或本质特征,是区分事物的关键。概念学习的实质就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概念学习是有意义学习的核心。题干中,掌握共同的关键特征,属于概念学习。因此选D。
A选项,组合学习。当新概念或新命题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既不产生下位关系,又不产生上位关系时,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组合关系,这种只凭组合关系来理解意义的学习就是并列组合学习。不属于有意义学习的类型,为干扰选项。
B选项,命题学习是指学习以命题形式表达的观点的新意义。
C选项,表征学习是最低层次的一种学习方式,指学习一个符号或一组符号所代表的事物和意义。简言之,就是学习单词所代表的意思。
13.学生小宁做了课前预习,在课堂上能够很好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从此以后小宁每天都会做课前预习,成绩也越来越好;小何因为某次在课堂上与同桌讲悄悄话,被老师当堂批评,从此以后小何便减少了在课堂上与别人说话的次数。上述两个例子都支持了桑代克的学习遵循( )的观点。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运动律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桑代克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
A选项,效果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定律。效果律指导教师对希望保留的行为给予奖励以维持联结,奖励不仅限于物质上的。题干中,无论是小宁得到老师的表扬还是小何被老师当堂批评都是得到了老师的反馈意见。因此选A。
B选项,练习律。对于学习者已形成的某种联结,在实践中正确地重复这种反应会有效地增强这种联结。另外,桑代克也非常重视练习中的反馈,他认为告诉学习者练习正确或错误的信息有利于学习者在学习中不断纠正自己的学习内容。练习律指导教师对所有学生进行大量的重复练习和操作。
C选项,准备律。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如果学习者做好了与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学习者就能比较自如地掌握学习的内容。准备律指导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其获得准备状态。
D选项,为干扰选项。
14.中小学的双基教学是指( )。
A.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B.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C.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D.基础理论基本原理
答案A。解析:中小学的双基教学是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其他任务只有在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基础知识,是指构成各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及其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及系统。它是组成一门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揭爪了学科研究对象的规律性,反映了科学文化发展的现代水平。基本技能,是指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完成某种实际任务的能力,而基本技能,则是指各门学科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技能。故答案选择A。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五)】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beimuxi@protonmail.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