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人的简介

 2024-12-12 00:42:02  阅读 706  评论 0

摘要:重听人,从其他角度来定义,大致分类为三种定义:相对聋人来说,是存在残余的听力的人;从生理角度来定义,听力90分贝以下便是重听人;前面讲了两种定义,第三种定义,是生长环境角度,读普校的是重听人,这是人们区分群体最广泛最常用的办法。《手语族与聋人文化》作者:梅芙

重听人,从其他角度来定义,大致分类为三种定义:相对聋人来说,是存在残余的听力的人;从生理角度来定义,听力90分贝以下便是重听人;前面讲了两种定义,第三种定义,是生长环境角度,读普校的是重听人,这是人们区分群体最广泛最常用的办法。

《手语族与聋人文化》作者:梅芙生(北京第三聋哑学校退休教师,1994年评为中学特级教师)

有这样的故事,花果山的一只石猴下山找同伴,他跑到豺狼身边,豺狼不跟他打招呼;他跑到虎豹身边,虎豹也不答理他;他又去跟獐鹿打交道,獐鹿看见他,箭一般跑掉了;他刚朝一对仙鹤走去,仙鹤看见他拍拍翅膀飞走了。石猴觉得很奇怪,跑到溪边去喝水,在水影中看见自己的模样,原来跟豺狼、虎豹、鹿鹤不是一类。他最后找到了一群猴子,大家欢迎他入伙,他乐坏了……

聋人的简介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故事讲的就是这个 道理。聋人是手语族。他们的特殊之处,就是由于他们听不见,说不了话,谈话的形式(方式)、习惯与一般人不同,自然形成手语群体。这犹如操着不同口音的人,自成群落一样。 健全人与健全人在一起会感到交际自由自在十分方便,这一点,聋人亦然。不过,聋人听不见,独自一人的时候,往往有一种不可名状的窒息感,这是处于无声世界里,有种强烈的什么声音都听不见的难受感觉。所以,聋人喜欢与聋人在一起过群体生活。他们可以用手语聊天玩乐,可以自由自在地交流思想感情,并由此获得一些信息,不至有与世隔绝之感。就连聋哑学校的小学生,每到放学之际,都不想马上回家。这并非他们不爱家,只为回家没人陪他聊天、玩耍。所以,他们宁愿在学校多呆会儿再走。难怪他们对聋人那套手语无师自通,很快成为手语族的成员了!

为什么一些发达国家都重视聋人俱乐部的工作呢?这主要是为了适应聋人文化生活的需要。有了俱乐部,聋人工作之余,可以来搞多种文娱体育活动,他们可以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交流信息、休息谈心聊天……聋人俱乐部就是聋人之家。我国50年代和60年代中期,在不少城市的聋哑人福利会也兴办过聋人俱乐部,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取消了。总而言之,聋人虽听不见,生活在手语族中,同样渴望学习、获得信息;渴望有丰富的文化生活;渴望社会交往。他们的思想感情、七情六欲、心理活动,都与健全人一样。只是由于语言不同,加之一些小说、影视等媒介不准确的宣传,外界不了解聋人,往往把聋人描绘成愚昧、简单、鲁莽、甚至是野蛮的低能人,因而使一些人产生误解,从而疏远聋人。其实聋人与健全人一样,好人是多数,坏人败类只是极少数 。一些机关企业单位,嫌聋人“不便沟通”,即使有大学文凭,也不愿录用。但有的单位,在与聋人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和相处之后,就觉得聋人虽然耳听不见,不会说话,但可以用笔谈来沟通;通过工作,又会觉得聋人心灵手巧工作踏实,耐劳肯干,因而从“勉强用”到“可以胜任”,再到“你最好干下去,别离开”,这种情形并不少见。 美国人说手语是聋人的文化特殊性征,在美国聋人学校里还设置了聋人文化课。这些文化课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不得而知。其实,见面便微笑招手,就是聋人的文化表现。聋人哑剧、舞蹈、魔术、聋人教育……只要是有手语伴随,都属于聋人文化教育范畴。聋人因听不见,对戏剧、**、电视无法很好的欣赏,国外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影视,都配有英、中文字幕,唯我国大陆很少上中文字幕,这无异于剥夺了聋人的收视权利,使他们错过了学习语言文字知识和获得信息的机会,甚是令人遗憾!

聋人自编自演哑剧、舞蹈、滑稽小品、魔术等以自娱已是很平常的事了,各大城市都有。聋人的哑剧,大多根据京剧,或历史故事,或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改编的,如:《三岔口》、《武松打虎》、《闹天宫》、《马大哈》等。聋人哑剧,好看易懂,不但为聋人所喜爱,就是健全人,也能从中体味出它的节奏、气质、风格之美。同时,也显示了聋人相当高的领悟力,以及不乏表现细腻感情的艺术才能。

此外,聋人爱好体育活动、绘画、摄影、集邮、旅行……这既是生活的需要,也是文化教育的需求。聋人听不见,但视觉敏锐,想象力丰富。那么,努力反映生活美,自然美,不正是可以证明聋人的视觉敏锐,善于形象思维吗?总而言之,聋人失去听觉,生活在无声世界里,要靠视觉来生活,须臾也离不开手语。这正像健全人须臾也离不开语言一样。聋人的文化,就是手语文化。因此之故,一方面就要让聋哑小学生从小接触手语,以便于交往;另一方面聋人与健全人交往,没法靠听觉语言也不可能靠手语,只能靠视觉语言——书面方案。所以, 对聋哑小学生,又必须从小教会他们识字、看书,学会用文字表达意思。这也是聋人教育要全力以赴的事。

聋人虽属有困难的群体,但是通过发音训练的教育模式纠正,可以成为回报社会的有用之材。所以说他们是“可造之材” 的群体。至于当前多数聋哑人文化水平偏低、掌握谋生技能有限、下岗后再就业困难,阻碍他们回报社会,这种现象并不是聋哑人愚昧。根源是我们的聋哑教育无视聋哑人为手语族,过分偏重口语教学。虽然老师花费多年苦功,但是学生所学的文化知识还是过于浅陋,毕业后依然使用手语,不足以与健全人社会交往之用,对较高深的科学技术知识,更无条件学习,因而导致了聋人文化危机。假如对那些不适于口语教学的聋哑儿童,区别对待,从小就依照他们自身条件,偏重于手语及写话的教学,相信这样做了,会使大多数手语族成员的文化知识水平大幅度提高。那时的情形就会不一样了。总之,提高和发展聋人文化是关系到聋人切身利益的大事,聋哑教育应从承认和适应聋人生理特点的需求,顺其自然,重视手语教学,并着重知识和能力的教育,这样才能使手语族的同胞们实现平等参与生活,回报国家与社会,自强、自立。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聋人的简介】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原文链接:https://www.yxiso.com/offcn/535010.html

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
院校搜的目标不仅是为用户提供数据和信息,更是成为每一位学子梦想实现的桥梁。我们相信,通过准确的信息与专业的指导,每一位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迈向成功的未来。助力每一个梦想,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beimuxi@proton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院校搜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BEIMUCMS 3.0.3

页面耗时1.4884秒, 内存占用1.98 MB, 访问数据库24次

陕ICP备14005772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