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黄河大合唱》,体验慷慨激昂的气势,感受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聆听、比较、哼唱等方法,提升音乐欣赏能力。
3.了解《黄河大合唱》创作的背景与表演形式,能够哼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黄河大合唱》创作的背景与表演形式,能够哼唱歌曲。
难点
体验慷慨激昂的气势,感受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播放关于黄河的图片、视频,并提问:有谁见过黄河么?黄河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黄河气势磅礴,是我们的母亲河。许多作曲家更是对黄河情有独钟,本节音乐课就让我们来感受最具有代表性关于黄河的作品,由此引出课题《黄河大合唱》。
(二)初步感知
1.教师初次播放歌曲,并提问从乐曲中感受到了什么?作品可分为几部分?分别采用怎样的声乐演唱形式?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激昂澎湃的气势。全曲分为八个乐章,《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黄河颂》(男声独唱)、《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黄水谣》(女声三声部合唱)、《河边对口曲》(对唱、轮唱)、《黄河怨》(女声独唱)、《保卫黄河》(齐唱、轮唱)和《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
2.教师在播放音乐中介绍作品相关的背景故事。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黄河大合唱》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最重要的代表作。1938年9月,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队第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1939年1月,光未然抵达延安后,创作了朗诵诗《黄河吟》,并在这年的除夕联欢会上朗诵此作,冼星海听后非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3月,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冼星海抱病连续写作六天,于3月31日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作曲,以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热情地讴歌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
(三)分段欣赏
1.教师引导学生聆听音频,欣赏《黄河船夫曲》并提问学生:这段音乐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音乐要素较重复,运用了船夫号子的音乐素材非常具有律动性,描绘了船夫们与风浪搏战的动人场面。
2.教师播放《黄水谣》,教师提问学生:旋律上有什么变化?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是《黄河大合唱》的第四乐章,女声二声部合唱,它同样描绘了黄河两岸的美丽风光,速度为慢速,抒情婉转。
3.教师再次播放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对比聆听,思考与前两首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这首乐曲是《黄河大合唱》的第八乐章,演唱形式为合唱,速度为快速,气势雄壮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控诉了侵略者的残暴。
4.完整聆听三个选段,思考想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顽强、永远压不跨打不倒的象征。通过对黄河的歌颂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在困境中怒吼的力量。
(四)巩固提高
教师带领学生演唱《黄河船夫曲》以及《黄水谣》《怒吼吧!黄河》。
(五)小结作业
教师与学生复习总结,三首歌曲的选段,他们的情绪情感是怎样的?
教师总结: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灿烂文明的国家,我们伟大的民族是一个不屈不挠、历经磨难而自强不息的民族。所以生活在和平环境下的大家更应该努力学习,用自己的力量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作业:收集其它乐章的歌曲并聆听。
四、板书设计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高中音乐《黄河大合唱》教学设计】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beimuxi@protonmail.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