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象:
2.主要目的:(一句话)
3.主题:(简洁明了)
4.问题内容(可分点,对应写采访内容)
5.结论或启示或总结或小结(简短)
格式可大致参考社会实践调查表
希望能帮助你~
给你个例子
采访提纲
远程教育工程
余胜泉博士:
您好!
未来的教育和学习将是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的或者是通过网络实现的,而现今关于网络教育怎么做,将关系到以后的发展。目前,国内开展网络教育试点已一年有余,而网络教育究竟应该怎么做,都在探索、研究之中。
为此,我们想请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专家组的专家,就网络教育一些关键问题,谈谈您个人的具体而切中实际的意见和见解,以供业内人士参考、借鉴,促进我国现代远程教育有序、快速、健康地发展。
敬请支持!
一、关于网络教育的技术支持
1.据您了解,目前我国网络技术状况,特别是改造后教科网在世界上居于怎样位置,还存在哪些不足?
对于科教网,若只针对主干网速度2.5G的主干传输速度,已达到发达国家的同等水平,但它支线连接速率、连接普及率、开放的程度、服务的意识和水平还远远不够 。与其它主网络互联互通的速率还是比较低。
2.教科网主要应用功能之一就是发展现代远程教育,那么,改造后的教科网能否满足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在技术上的需要,并将为其提供哪些方面的保证和支持?
还远不能满足。目前,CERNET只是在一些重点大学之间的连通性较好,它无法为社会普通民众提供廉价快速的接入,而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针对对象就是社会普通民众,而不是针对校内全日制的学生。改造后的科教网,还需要在如下几个方面作大量的工作:
(1)大范围的拓展分支节点。向中小学、社会办学机构、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等延伸,使其有广泛的连通性基础。
(2)大力加强与其它网络的互联和互通,使得其它网络的用户能够方便快捷的访问科教网的资源,充分利用其它网络接入的普及率。对于CERNET的主干节点,尤其要注意与当地城市的综合带宽网络互联互通,尽可能提高教科网的可访问性。
(3)将各校园网络服从管理机构改变成公众服务机构,使其能够真正为普通用户服务,提高网络的差及率和使用率。其中,技术支持和培训服务是网络中心的重要职责之一。
(4)获取政府更多的政策支持,为教育网络争取更多的免费连接,降低网络学习所需的高昂资费。
3.目前来看,普通高校大都建立了技术比较先进的校园网,在校园网的内部上网学习和从该校园网的外部上网学习对一个学校的网络的要求是否一样,为什么 在网络硬件平台建设中应注意哪些方面
要求是不一样的。校内学习对网络速率的要求,是很容易满足的,因为是一个局部的范围,网络速率都很高,一般的校园网均可满足要求。需要调整的话,只是小范围内的事情。只要有很强的需求,就会很快得到满足。但校外学习,速率瓶颈不在于校园网内,而在于校园网与外部网络的互连上,它要求学校网络有很高的外部连通率,而且最好不只是有一条连通路径,而是要有多个连通出口。目前,绝大部分学校的校园网络外连出口不能满足大规模的远程学习需求。学校在建设校园网时,要满足远程教学的要求,就要注意与外部网络的连通性问题,要多设几个连通出口,最好是主纤直通主干网。
4.要实现远程教学实时交互和在同一时间内多人调用网上课件,改造后的教科网、试点学校的技术条件对其支持程度如何
在科教网上实现实时的视频交互,若在主干网上,是可以实现的,但处在分支网络上的话,是无法实现的。多人并发访问网络课件,若是网页形式的课件的话,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若是大数据量的视频流,并发60人以上访问,一般都会出问题。可能有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服务器处理瓶颈,这可以用服务器集群的方式解决;一是网络带宽的问题,一般通过多设几个出口或提高出口速率都能解决。我认为目前大部分试点学校的网络设备及其网络互联速率都不具备实施大规模的网上教育(10000人以上)的实力。但目前哪一个学校的招生规模都不可能这么大。若真到了这么大的规模就是强大的市场需求,就有资金支持,网络技术的支持是不会有问题的。若有充裕资金的话,通过提高主干网速率,提升网络设备的性能与档次,服务器集群等多种方法和途径来解决。
5.据您个人看来,今后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应该走什么样的技术模式和发展途径?
我认为我们国家的远程教育,近二十年内不可能回采用单一的技术形态。目前,常用的远程教育的技术有:电视广播、视频会议、互联网络、电视逆场传输(VBI)、有线电视、卫星数字频道等。它们各有优势,各有劣势。使用这些技术可以从四个方面考察:异步/同步、有交互/无交互、低廉/昂贵、简单/复杂,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络在这四个方面都有优良的表现。而其它技术则都存在某些方面的局限。所以,从总体来说,技术应用的主体应该向互联网络发展,也就是说,未来的远程教育中,互联网络将是教学传播的主体,其它技术手段只是一种补充、辅助的作用,而是随着互联网络的技术的发展,其它主流技术的特征将包括在互联网络之中,如:视频会议系统。就我们国家的具体情况来说,新型的远程教学机构和远程教学点,应该选择互联网络为主。我可以肯定,我国互联网络规模和速率的发展,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肯定会超前(或者至少是同步)于新兴远程教育机构技术需求的增长的,我们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而不能以静止不变的思维来处理事物。我们还可以从成本/效益比的角度来决定技术形式的应用。对于新兴远程教育机构,选择互联网络无疑将是有最佳的成本效益比。但选择互联网络是不是意味着要排斥其它技术呢?不是的,远程教育技术的发展,不是一种替代的关系,而是一种主体置换的关系,现阶段可以采用多种应用技术,尤其是对于已经采用传统技术开展远程教育的机构来说,更是这样。比如中央电大,它有很好的教育电视的频道资源,将电视和互联网络的结合,将是现阶段最佳的解决方案,用电视解决授课问题,用互联网络解决教学过程的反馈和控制问题。现阶段,电视、互联网络、VBI、镜像教学点等措施,将是比较现实的组合,其它技术代价过高,难于大范围内使用。
二、关于网络教学模式
1.据您个人了解当前关于网络教学模式有几种形式,您对各种形式有什么看法,比较适宜我国开展现代远程教育需要的形式是什么?
关于网络教学模式的详细介绍,请参阅附文一。
比较适宜于我国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学模式为异步式讲授模式。异步讲授传授知识,问题解决训练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异步讲授模式决不仅仅意味着老师只准备讲课的材料,教师必须经常在网络上主持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发表意见,并将基本的教学环节在网上实现,如:作业、考试、答疑等。
2.教育部已批准清华大学、湖南大学等几所普通高校举办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您是如何看待试点学校的网络教学模式
四所试点院校采用的都是视频会议系统(清华采用卫星传送),其授课形式是传统课堂授课的延伸,无实质性的交互(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有多少人通过视频会议交互),与现有电大电视授课无实质上的区别。现代远程教育应该重新界定教师的教学活动,以辅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为核心,并据此来考核教师的工作业绩。重新界定学生的学习活动,强调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并将其作为学生评价的一个重要维度。关于学生学习活动和教师教学活动的重新界定。请参考附文二。
3.据您了解,目前试点高校在网络教育中采用了怎样的学制、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体系和考试形式,您对此是怎么看的?而且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体系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修改,还是重新考虑、安排,为什么?
据我所知,试点高校基本上延用了在校学生培养的学制、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考试形式,我认为,是不适合。在此方面需要比较大的修订,应适合参与远程学习的学习者特征,加大学习者的灵活性。其中最关键的是对学生的评价剃度,我认为网上教育采取自考的形式比较合适,控制关键点和关键模块,最终成绩应由几部分构成:学习的参与度,平时考试和作业情况,过关考试成绩,各成绩之间应有一定的相关度。作业和考试应以开放题为主。
4.您个人认为网络教学怎样运作才能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原则?网络教学与课堂面授教学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有哪些方面的不同,网络教学更注重什么?
网上教育打破了传统学校教育的课堂授课模式,同时也突破了传统远程教育无法实施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的局限,它要求建立一种全新的教学与学习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知识传授者到学习帮助者、促进者,改变传统的课堂授课活动,从课堂授课转变网络教学课件制作、网上答疑、网上布置/批阅作业、网上组织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提供学习资源等;同时这种教学模式也要求学生改变传统的学习观点和学习方法,从主要接受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自主学习为主,从以课堂听课为主的学习活动转变为网上听课、课后答疑、讨论、测验练习、浏览相关课外资源、笔记记录等一系列的自主学习活动。
要实现这种教学模式、教学(学习)活动的大转变,有两个因素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是从教育观念上转变,从重视“教”到重视“学”,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等指导“教学”的教学理论转变到“建构主义”等指导“学习”的学习理论,要进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从新定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其次,要有一套能够很好地支持网上教学(学习)的支持工具,要能够使教师能很方便的实施新模式下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很方便在网络上进行学习。
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网络教学,要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根本和关键就在于授课模式的转变。如果网络教学只是传统课堂老师讲课的网上搬迁,是不可能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关键在于实施以问题为驱动的学习,不要直接阐述问题的解决,而是提出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相关案例资源帮助。教师要改变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和活动。在这一方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给我们有很多的启示,关于这方面的理论论述,国内已有很多学者论述过了,但缺乏实践支持,我们需要在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方面做大量实践工作的。还需要强调一点的,网上教学(学习)模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并不是一门课程只是一种教学模式,比如单纯知识性的内容,可以采用讲授式的方式,而对于复杂的知识、技能的培训,思维的训练,则可以采取问题驱动的学习模式。
网上学习与课堂授课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师生在地理位置上的分离,这从而导致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的转变,教师的教学活动从单纯的讲授转变为网络课件的开发,网上答疑,组织网上讨论,网上布置作业,批阅作业等等。学生的学习活动从单纯的课堂听讲变为网上的积极地、主动地、发现式的学习。学生的积极参与是网上学习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而学生学习参与度的高低,是与主讲教师的活动是密切相关的。主讲教师要真正在网上主持学习,不要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孤独感,他要感受到老师的存在,要得到老师的指导和帮助,要与老师通过网络进行人际交流。对于老师来说,网上教学决不意味着简单地将教学内容往网上放就可以了,更多是开始教学后,后面的教学主持与参与工作。网络教学的成败的关键就在于教师教学的参与度与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5.目前,有人提出要建立“虚拟校园”,比如给参加学习者安排宿舍、座位等,据了解,学习者对一些校园内的社交、联谊活动等不是很有兴趣,您对此是怎么看待的?哪些方面采取“虚拟”环境会对学习者有帮助?
激发学习者在网上学习的兴趣,确实是一个大问题,也是一个值得去深入研究的问题。我们应该深入到教学实践中调查、总结和研究后,发现规律,制订对策希望有更多的一线教学教师做一些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但有两点激励机制是很明显的,也是很有效的。一是学习的评价,二是教师与学生联系的紧密度。对于学习评价,绝对不能单纯以最后一次考试成绩作唯一评价,而是要记录学习者参与学习的一些基本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作为评价的基本依据,比如学生上网学习的时间提交的作业数讨论过程中发表的文章数,提供的学习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等等。对于教师与学生的联系,要求教师要有很强的责任心,而且要转变教学观念,真正地在网上实施教学辅导,教师的教学工作的优劣,也可以通过网上记录的一些基本数据来进行评价,还可以通过网上向学生发问卷调查的方式取得相关的教学情况的数据。
创建让学习者有成就感和归属感的学习环境,肯定是学习者所需求的。
6.在网络教学模式中,您认为如何解决实践性教学环节问题?另外,有人认为远程教学包括网络教学主要是知识性的内容,素质教育和培养总是落实不到位,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网络教育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和培养?
网上教学的实践性环节是其最大的局限性所在。解决的方式无外乎两种。一种是面授和网上授课相结合,对于一些确实需要实践教学调节支持的教学内容,而且是需要高精尖的昂贵仪器的支持的,就必须采用进驻校园面授的方式。但对于一些普通的实践性的内容,比如编写程序,做社会调研等,完全可以在网络上组织实施。另外一种解决办法是通过软件仿真,实现虚拟实验。目前,虚拟实验教育技术界前沿的研究课题,实用还需一段时间。
网上教学绝对不仅仅是知识性的内容,网上教学比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空间来实施素质教育。基于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自主思维能力,小组的协作学习可以实现人际间的协作交流,培养人的情绪智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网上能不能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若单纯的课堂教学网上搬家,那就无所谓素质教育,但若能在网上实施创新教学模式,则能实现创新教学能力的培养。
附文三介绍网上三种学习模式及其支持工具。
三、关于网络教育管理机制
1.在网络教育宏观管理中,政府应侧重哪几个方面?
2.网络教育涉及面比较广,需协调的部门也多,您认为办学单位应如何进行统筹协调管理?
3.据您个人看来,关于网络教育的教学、教务管理机制是什么样的?办学单位在管理工作中应强化哪些方面?
关于网络教育的管理机制,我认为应该强调学制、学分的灵活性,强调要依据教师教学过程的信息和学生学习过程的信息进行评价,不能以单纯的结果作一次性的评价。
4.在网络教学过程中,如何建设国家与办学单位相合结合的管理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
四、关于网上资源建设
1.请您大致介绍一下目前网上资源建设进展情况,在网上资源建设中还存在什么问题?
2.网上资源建设工作侧重点放在哪些方面?
3.在网上教学平台和教学课件的开发中,应该遵循什么样的设计思路和原则?
网上教学支持系统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在于:我们认为网上教学不仅仅是将教学材料在网上发布,而更多的是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充分沟通与交流,由于远程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在空间上的分离,这种沟通与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传统教学过程中一些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如作业、考试、图书馆、笔记记录等,都应该能够在网上得到很好的支持。所有的沟通与交流以及关键教学环节的支持,都需要一些专用的工具来支持,而现有Internet技术并没有提供这些工具,因此需要进行工具开发。此外网上交互式的程序设计,是一般非计算机专业教师所难以做到的,因此,需要开发了一套网上的教学支持平台,为教师在网上实施教学提供全面的工具支持,屏蔽了程序设计的复杂性,使得教师能够集中精力于教学,也使得网上教学从简单的教学信息发布变成一个充满交互与交流的虚拟学习社区。系统设计应遵循如下基本构想:
1.一体化管理
网络教学支持系统应该与教学内容紧密集成,应该实施一体化管理,而不是相互分离的系统。目前,Internet上的一些现成工具,如电子邮件、WEB、新闻组等,都有一定的教学功能,还有一些大学也开发了一些教学支持工具,如用户注册系统、讨论组、聊天室等,但这些工具都是与教学内容相分离的,是一些相对独立的系统,对教学的紧密性要求支持不够,象某些系统,要学习几门课程,就需要登录几次,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一体化管理就是要使教学支持系统真正符合教学的要求,在一个统一的系统中可以完成教学(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活动,而不需要来回在几个系统之间切换,降低操作的复杂度及学习的难度。
2.完全开放
远程教学所涉及的行业范围大,学习者的数量多,教学内容的形态需求复杂,这就要求系统具有完全的开放性,能够容纳各种形态的网上教学内容,不能仅仅限于支持某些专用工具开发的教学内容,不能只是支持某些文件格式。本系统将采用开放的文件存储格式,支持所有能够在网上运行(包括需要插件的文件)的课程内容与文件格式,不对课程开发工具作限定要求,只要求该工具开发出的课程内容能够在网上运行即可。
3.简化交互式教学设计的复杂性
我们认为,网上教学不仅仅是将教学内容在网上发布,更为重要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充分沟通与交互,从而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授课模式。由于师生在物理空间的分离,师生之间的交互显得更加重要,可以说,这种交互的广度与深度,是决定网上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因素。网上教学包括一些基本的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的发布、作业、答疑、考试、讨论(同步/异步)、作笔记等等,而现有Internet工具并不能很好地支持这些活动,需要教师进行复杂的交互性程序设计,这对大部分教师来说,是无法完成的。教学支持平台就是要解决这些交互式工具支持问题,使得教师无需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开发程序,就可以很方便获得很好的交互性支持,从而可以专注于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教学支持平台的首要功能就是降低实施网上教学的技术难度,提供方便实用的教学工具,简化交互式教学设计的复杂性。
4.支持多种教学策略
网上教学完全打破了传统课堂授课的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和教学的组织者转变为学习的帮助者和引导者,学习者已经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加上教师与学生在地理空间上的分离,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师生关系,在这种新的关系下,传统教学过程所采用的教学策略相当一部分已经不再适用,网上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新的教学环境中,它不能完全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要引进新的思想、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支持平台必须能够充分体现这些新思想与新方法,必须能够支持探索式学习、协作式学习、角色扮演式学习、辩论式学习等适合网络学习环境的新教学策略,应该提供实施这些教学策略的实用工具。
4.您个人认为关于网上资源建设应采取怎样运作机制 在具体项目开发中,您认为怎样才能做到既能统筹规划,又能充分调动积极性?
5.要真正实现网上资源共享,您认为还应该着重做好哪些工作
另外,在上述四个方面中,您个人对哪一个方面或其他方面感兴趣,有想法,请以此为主深入谈一谈您的看法、见解。如果您认为还有一些重要的问题需要纳入该范围,有的问题提法不合适,请按照您的意思行事。
用较多的时间寻找线索、收集资料,并拟订一个完善的采访提纲 一般的新闻报道也很重视采访的前期工作,记者应该善于研究分析资料,并以此为据写出采访提纲。但这种资料分析是有限的,采访提纲也是粗略的。因为一般新闻采访最主要的目的是得到一个相对独立的事实。所以,只要记者精于提问,往往就会有收获。然而,单个的、相对独立事实的深度对于深度报道是不够的。在Why(原因)和How(怎么样)上的探究,使背景资料的收集和研究成为深度报道采访前期工作中新闻工作者耗费大量精力的地方。 首先,通过对社会现实状态和发展变化的研究分析,找准受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能否准确、敏锐、富有远见地选择报道题材直接关系到深度报道的成功与否。这就要求记者对现实生活要有敏锐的嗅觉,对社会动态有明智的把握。《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是以深度报道见长的专栏,那些看似冷点的新闻事件,却正是一段时间内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冰山一角”,新闻记者通过艰苦的调查研究在凌乱琐碎的线索中找到适宜的报道题材。 其次,作好背景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新闻事件的背景大致包括:补充性的历史资料、展示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资料、提供人物必要经历的资料、数据性的事实等,收集并分析这些背景材料对深度报道采访的前期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对报道的全过程也有深远的推动作用,包括帮助记者获得采访机会、迅速进入采访角色和取得采访对象的信任。中央电视台记者水均益为了能独家采访基辛格博士,就在准备了大量相关背景材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基辛格博士的性格特点,然后直接打电话同基辛格的办公室联系采访事宜,还当面向办公室工作人员阐述了基辛格接受采访的种种好处,最终使基辛格接受了独家访问。 最后,拟订一个全面的、深入的、思路清晰的采访提纲。采访提纲是记者逻辑思维和思考问题层次的体现,一个好的采访提纲,能够帮助记者坚定信心,临阵不乱、掌握采访的主动权,使采访得到完善的结果。杜骏飞在《深度报道原理》一书中提到,美国内华达新闻学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在拟定采访提纲方面推出了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他提醒记者在设 计提问时应该涉及到下列一些具体的问题: 目标———你们(或组织)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的阻力是什么? 解决———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是否有解决矛盾的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是根据谁的意见提出的? 当然,采访提纲的拟订还和记者本人的采访习惯、交流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但确保问题的独特、准确、连贯、创意、引人入胜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归根结底,一次采访无非是一场生动活泼而富于思想的交谈,具体的提问技巧包括: 1、抓住核心问题,开门见山,切中要害。这种方法是一开始就提出硬性的、紧扣主题的问题,然后扩展为比较笼统的问题。它适用于采访那些善于言辞、敏于思考、感觉自信的对象。开门见山会让对方觉得你坦率有效率,切中要害可以使对方觉得你懂行,值得交谈。 2、由浅入深,追问问题,发掘未知的细节。深度报道的提问有许多尖锐的问题,有时难免让记者碰壁,采访对象要么 拘谨不安,支支吾吾,谈不到要害,要么有心拒绝,闪烁其辞,加以敷衍。这就要求记者具备追问的毅力和技巧。可以先用一些宽泛的话题缓解气氛,逐渐引入正题;或旁敲侧击,追本溯源,引出未知的细节。 3、诱导性的提问,引出生动活泼、论点鲜明的谈话。在诱导性提问中,采访对象得有较好的敏感性,并肯于争辩,而记者则需要掌握好谈话的时机,运用语气、声调或措辞来引诱对方作肯定性回答。诱导性提问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取决于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建立融洽关系的程度。因为诱导性提问容易使谈话达到互不相让的地步,但只要融洽关系得以保持,便可能引出意想不到的真话。 4、适度的沉默。沉默也是深度报道采访提问中的一个重要的技巧,因为深度报道的提问多是要点性、针对性、独家类的提问,需要给采访对象留出思考和阐述问题的时间。聪明的记者一般不会打断采访对象的话,这样可能得到直接询问得不到的情况。故意地不露声色,有时同样有效。美国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迈克·华莱士说:“我发现,在电视采访中最有趣的做法就是问一个漂亮的问题,等对方回答完毕你再沉默三、四秒钟,仿佛你还在期待着他更多的回答。你知道会怎样吗?对方会感到有点窘促而向你谈出更多的东西。” 善于观察与倾听,捕捉采访问答中所不能显现的事实。艾丰提醒所有的记者“在采访时别忘了带上眼睛和耳朵”。我们强调观察和倾听是因为深度报道采访需要记者全身心地投入,许多鲜为人知的原因和珍贵的新闻事实,都是记者调动所有感官包括心灵去感知到的。 (1)选择正确的视角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这个视角可能是指宏观的,把握事物相互关联的全局视角;也可能是指记者个人情感、思想的视角;还可能是指在现场观察时的微观视角。总之,正确的视角加上细致的观察,会让记者获得准确的、直接的、富有特征的资料。 (2)做一个有心的听众,邝云妙在《当代新闻采访学》中提出:一名记者,特别是一名老练的记者,应该是最善于倾听的人,而不是喋喋不休的人。的确,善于倾听的记者往往更容易有丰厚的收获,也更容易与采访对象沟通。稍纵即逝的新闻线索,谈话对象的弦外之音,都会因为你的有心倾听而被发掘,对新闻事实的领悟或许就会更接近其本来面目。 采访具体要求: 1.时间、地址的预约; 2.如有变动,第二方案的制定; 3.采访内容的拟定,包括问题的准备; 4.事前对采访对象的背景了解和资料收集; 5.事前对中大历史(包括康乐园和石牌)要有一定了解; 6.对于是否可录音和照相要事先询问被采访者; 7.采访进行时对主题的把握(尽量不要离题)、时间的控制; 8.采访时要与被采访者形成互动; 9.采访时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语速、说话的清晰和明了; 10.采访时遇到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提问,绝对避免主观编造和添加; 11.采访后可询问是否可以提供相关资料; 12.赠送一定的礼品表示感谢; 13.将完成的采访稿寄回给被采访人,请其过目并可适当让其修改; 14.将最终出版物寄送一份给被采访人并再次表示感谢。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采访提纲怎么写】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beimuxi@protonmail.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