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过程的原则

 2024-12-10 05:06:02  阅读 502  评论 0

摘要:以下是德育过程的原则:一、知行统一原则知行统一原则, 也叫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是指教师进行德育时,要把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他们言行一致。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

以下是德育过程的原则:

一、知行统一原则

知行统一原则, 也叫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是指教师进行德育时,要把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他们言行一致。

德育过程的原则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并联系实际进行传授;第二,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运用知识于实际的能力;第三,要教育学生懂得理论来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的道理;第四,要注意补充乡土教材,联系当地实际。

二、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性,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贯彻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坚持正面教育原则;第二,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第三,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等,并且认真执行,严格管理。

三、疏导原则

疏导原则是指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循循善诱,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讲明道理,疏导思想;第二,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第三,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四、严格要求与尊重理解相结合原则

进行德育时要把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 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费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贯彻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第二,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第三,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要认真执行。

五、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指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教育集体、培养集体,处于集体中,并通过集体去教育个人。集体影响个体,个体影响集体。该原则由马卡连柯提出。他认为,良好的集体必须有共同的目的,一致的行动;必须有正确的舆论,必要的制度和纪律,以培养集体义务感、责任感和荣誉感。

他主张建立教师集体,对集体教育和个人教育应当有一致的方向。 因此,他把为了影响个别学生而影响集体的方法称为“平行影响教育法”。

贯彻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引导学生关心、热爱集体,重视培养学生集体意识;第二,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学生个人转变影响集体;第三,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个别指导,促使其个性在集体中得到充分发展,并初步培养他们自己教育自己的能力。

六、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原则

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把对学生的教育与学生的自我教育结合起来,以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贯彻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第二,要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第三,要正确处理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关系。

七、教育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针对学生的特征进行有区别的教学;第二,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八、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贯彻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第二,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第三,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

九、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长善救失原则)

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克服消极因素。

贯彻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第二,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第三,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德育过程的原则】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原文链接:https://www.yxiso.com/offcn/508829.html

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
院校搜的目标不仅是为用户提供数据和信息,更是成为每一位学子梦想实现的桥梁。我们相信,通过准确的信息与专业的指导,每一位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迈向成功的未来。助力每一个梦想,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beimuxi@proton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院校搜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BEIMUCMS 3.0.3

页面耗时1.5760秒, 内存占用1.98 MB, 访问数据库24次

陕ICP备14005772号-15